正文 第45章 鬆下的經營理念(5)(2 / 3)

我們應以更遠大的目光來看問題,如失業問題不能單以減少失業人數為目標,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在這種情況下,減少失業人數才是值得誇口的,如果這種情況能在我國實現,一定可以比美國更為繁榮。

站在這個觀點上,失業問題、減稅問題及其他各種措施,才能與繁榮連合在一起。希望參與政治與經濟的決策者多考慮挖掘人才的問題。

日本目前正為物價上漲而傷腦筋,政府與國民都在費心,如何使物價能夠穩定下來。為什麼日本與美國會有這樣大的差別?鬆下先生認為其原因在於經濟基礎的深厚度不同,日本的厚度沒有美國那麼深,換句話說,美國的一些公司因為有很多的積蓄,所以能夠三十年之間都以同一種價格來出售自己的產品。

再從更根本的地方來想,就是美國與日本對於事物的想法不同。因此政治也好,經濟的內容也好,自然就會不同。經營也是這樣,在美國,如果沒有健全的體製,一般的觀念是不可能經營的,這是與日本不同的地方。

戰後日本各企業都以貸款經營的方式拖到今天,因為這段期間算是非常時期,無可非議。可是戰後已經二十年的今天,已不再是非常時期,那麼戰後特殊情況之下,所允許的信用膨脹和貸款經營的形態,要想繼續適用下去是不正常的,應該改變公司經營法才行,學習美國的那種不勉強、充裕而安定的經營形態。改革的時期已經來臨了,政府在經濟政策上,應該加入新的內容,企業家也該有與此相應的想法與覺悟。對於經營方法,鬆下先生提出了一種“水壩經營法”。

讓河川的水流失而不能發揮價值是很可惜的。不但如此,如果一下子水流暴漲、泛濫成災也不行,然而幹旱缺水也不行,所以在河川適當的地方建造水壩,調節河水流量,又可利用來發電。上天所賜的水,一滴都不浪費,而能有效地使用它。

公司的經營也可以用這個道理來說。經營上也需要有個水壩。

現在日本各企業在設備上是沒有“水壩”的。為了迎接開放經濟,拚命地擴充設備,全力運轉,製造產品,產品漸漸賣不出去,隻好將其設備的百分之十或二十停止生產,這並不是所謂的“水壩經營法”,不是因為有水壩意識,為防萬一而把設備擴大,而隻是被經營所迫而做的。因為猜想大概可以賣出商品大賺其錢,所以才擴展設備,結果又因為銷售情況不能如願,不得已才使設備的一部分停頓下來,這種狀態不算是“水壩經營法”。

構成罪惡原的東西並非金錢,而是對金錢的愛。

——[英]斯邁爾斯

鬆下先生所講的“水壩經營法”,是一開始就先把設備增加一成或兩成,這也就是平時安定經營的姿態,這樣一來經濟上或需要上稍有變動,也不至於物品不足,而使物價上漲,那時隻要開動增設的那些設備就可以應付了;相反的,如果生產過多,就把設備多停一部分就行了。這就像把存於水庫的水,依其需要慢慢地放水一樣,這是極為安全的。那麼最理想的標準在哪裏呢?鬆下先生認為設備中有九成為正常操作就可以了。

日本的做法,常把需要估計得過高,而依據這種不確實的估計,很勉強地將設備拚命地擴充。因為是勉強地擴充,所以想盡量開動所有的設備,使它全數操作,否則不夠成本。大部分是這樣的經營法,這怎麼能算是“水壩經營法”呢?說不好聽一點,這是沒把握的經營,也是不負責任的經營,這是不行的。今後在設備方麵,也該有“水壩經營”的想法。

不切實的多角化經營,會使公司的技術、能力和資金分散。

差不多十年前,關西地方事業本部主辦過一次研討會,當時鬆下先生在會議上就經營方麵提出兩項建議。

其中一項是曾經提過的“水壩式經營”,另一項就是現在要說明的“切實經營”。所謂切實經營,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公司的實力,做結合實際經營的意思。應該特別強調經營的專業化尤勝於多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