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可化幹戈為玉帛。理智的人具有良好的是非認知能力與行為自控能力,麵對各種複雜的矛盾,既知是非,明利害,又能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避之,從而興利避害,實現知與行的統一。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說明了這一點。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不辱使命,趙王封他為上大夫,位置在名將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眾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了,卻處處回避廉頗。一次,他乘車外出,廉頗的車子迎麵衝過來了,他連忙吩咐車夫調轉車子避開。他手下人氣壞了,藺相如解釋說:“強秦不敢攻趙,是因為有我和廉頗。我忍讓廉將軍,是考慮到國家的安危啊!”這話傳到廉頗耳中後,廉頗又感動又慚愧,主動負荊請罪,二人結成刎頸之交。理智促使趙國將相和,一文一武,團結一致,共同為國家出力。假如二人都意氣用事,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理智可變被動為主動,理智可使死棋中有活招。《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唱的一曲空城計,就說明了這一點。當蜀國大將馬謖大意失街亭之後,魏軍切斷了蜀軍進退的咽喉要道。魏國名將司馬懿率軍長驅直入,大軍直逼諸葛亮的指揮部。麵對滅頂之災,諸葛亮臨危不亂,大智大勇,從容部署撤退,而後大開城門,隻帶領二名小童,登上城樓,焚香彈琴。一座空城,一副嫻靜之態,嚇退了司馬懿和他的大軍。諸葛亮是理智、冷靜的典範。他理智地分析了司馬懿的心理,可謂是知己知彼,從而變被動為主動,使蜀軍轉危為安,全身而退。他的理智是以他的超人的智慧為前提,理智就是智慧,是一種理性化的智慧。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不理智,一時衝動,出現過激言行,而導致後悔莫及的惡果,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的確令人痛心疾首。如何使自己更理智、更成熟呢?理智源於深厚的文化知識修養,理智源於厚實的社會生活閱曆,理智源於豐富的實踐經驗積累。大喜大悲之時,急難險要關口,有無自控能力、是否實施正確的抉擇,是理智與否的重要標誌。做到理智關鍵是善於調整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古代很多智者,每當大事臨機決斷,總喜歡焚香一炷,閉門靜坐,反複思考,權衡利弊,三思而後動。正如哲人所言:不管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曆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隻有這樣,才不會魯莽行事,才不會因一時衝動而造成親者痛、仇者快的結局。
為人坦誠但不能不分對象。為什麼有些人贏得一些小成就,卻難以實現大成功?關鍵就是不能以坦然之心與合作者長久交往下去,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變了一套做法,結果不但失去人心,而且還失去了做大事的籌碼。做人必須坦誠,這是眾所周知,但不能不分象,這要結合實際靈活掌握的。
坦誠是對真誠的回報,但絕不能為狡詐的人所利用。如果不問對象、不講時間、地點地展示自己的內心,不是傻瓜蛋就是神經病。
《農夫和蛇》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傳,家喻戶曉,原因就在於它對人生有重大啟示:不要憐憫毒蛇似的人。且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時代如何進步、知識如何“爆炸”、人類如何進化,隻要存在著正義與邪惡,“農夫和蛇”的故事就不會成為絕唱!對人坦誠本應是做人的基本品行之,但無數事實證明,坦誠的對象必須是大寫的人——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對這樣的人坦誠,是對真誠的最好回報。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同誌之間,大多是披肝瀝膽、坦誠相見,無話不說、無密可保。真正達到這樣的關係,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與此同時,也不乏“蛇”似的狡詐之徒,表麵看來非常可憐,似乎很值得你信任,值得你伸出援助之手。但當他喘過氣來,便吐出毒箭,給你致命一擊。生活中常常見到這種情形:當你走順風時,他拚命地與你套近乎,拚命地投你所好,拚命地阿諛奉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拍馬屁”。但當你一旦“倒黴”後,第一個翻臉不認人的往往就是他,到處“放炮”的也是他。說不定,正當你與他坦誠相處時,他就把你的坦誠當作攻擊你的“炮彈”,轟你早點“下課”,他轉而便立即去討好新的主子。所以許多人下“課”後立即清醒過來,大罵這種人“真不是東西!”卻往往悔之晚矣。相反,當你在台上時,愛當麵挑“刺”,“說壞話”,“搓反索”者,大多是真正與你坦誠相見之人。這種人,當你失意後,反而替你“打抱不平”,反而對你格外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