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按照國外的理論,曾有人提出情商與智商關係的新的可能: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占30,而情商占70。可見情商在人的發展中的意義。
其實,通俗地理解,智商就是智力與智慧的綜合,也就是我們常常稱讚、誇獎某人聰明,是理論上的思維和意識形態,還沒有付諸於行動;而情商,則是將理論上的思維和意識付諸於行動。兩者的完美結合,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往往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訣,都是先天的聰明,加後天的行為教育,理論聯係實踐,一步一個腳印努力的結果。生活中,我們常常誇某人膽大心細,說幹就幹,不會怕這怕那,歸根結底就是這個人的情商極高。那麼,我們都明白人的情商是後天的因素,究竟從何而來呢,也就是怎樣培養起來的?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
綜上所述,研究發現和事實證明,人的情商的高低,取決於後天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尤其關鍵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環境。這裏所指家庭教育,不是封建家長製教育;家庭生活環境,也不是指榮華富貴、衣食無憂。
家庭教育根據監護人的文化程度、社會閱曆、能力、修養密切相關,可以分為行為教育、語言教育和行為和語言相結合教育三種方法。監護人係文盲,但忠厚老實、有涵養,基本上都是采取默默無聞,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和榜樣作用,無意識地用行為教育了孩子;文化程度不高,有一定智商的監護人,心裏清楚榜樣作用對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有意識地正麵引導孩子,即使自己有一些不正當的言行,也不會在孩子麵前表現出來;文化程度較高,閱曆豐富的監護人,了解什麼是情商,明白情商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論怎麼忙和累,都會擠時間陪孩子一起去公園玩,與孩子一起玩遊戲,看電視、看書,分析、討論問題,鼓勵孩子獨立分析、處理、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即使監護人之間有矛盾和誤會,都不會在孩子麵前吵鬧,盡量控製自己的言行,私下再解決,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作為監護人,如果做不到以上三種方法,也絕對不能諷刺挖苦孩子,不但不去發現孩子的優點,挖掘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反而拿其他同齡人去比較孩子,今天不如這個,明天不如那個,當著孩子的麵吵吵鬧鬧,甚至大打出手。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長大成人後,也是膽小如鼠,膽小怕事,瞻前顧後,不敢嚐試,不敢將自己的計劃、想法、夢想,付諸於行動,沒有任何成就,反而活得很苦、很累。
一個人事業成就如何,取決於智商和情商的綜合值,在綜合值相同的前提下,成就差別決定因素在於情商值。
人性修養對於一個人成就事業的作用大約不會有人否認,但人性修養的作用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恐怕就莫衷一是了。近日,筆者偶然在《文摘報》上看到摘於1999年8月26日《體育參考》上謝國芳同誌題為《常李差距何在》的文章,深深感到人性修養對於事業的成就是何等的重要。
謝文認為,在最近結束的第三屆中韓圍棋天元對抗賽上常昊敗於李昌鎬,其原因在於常昊在棋內棋外功夫方麵都與李昌鎬存在較大的差距;李昌鎬棋藝高人一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人性修養高人一籌,隻學他的棋是永遠也不可能達到他的境界的。
加強修養是中國傳統文化人生觀的基點,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作為“齊家”和“治國平天下”的基本功和前提,足見人性修養之重要。
什麼是人性修養呢?從廣義方麵講,任何有益於提升人的才智的生活方式都是人性修養,既包括思想道德審美方麵的修養,也包括科學技術方麵的知識和從業經驗的獲得;從狹義方麵講,人性修養特指思想修養。也就是說,廣義的人性修養既包括“棋內功夫”,也包括“棋外功夫”,而狹義的人性修養則單指“棋外功夫”。人們常說的人性修養一般是狹義的涵義。“棋內功夫”對於事業成就的意義不言而喻,是一個人才能的具體體現,也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基本條件。然而,“棋外功夫”不僅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基本條件,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某一領域獨領風騷的最重要的條件。可以說,在“棋內功夫”相當的情況下,誰的“棋外功夫”深,誰就會贏“棋”,誰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成就更大的事業。沒有濃厚的“棋外功夫”而想在任何領域獨步天下都是絕對不可能的;在一切領域獨步天下者,都是“棋外功夫”高人一籌的高人。在當今世界棋壇,李昌鎬就是這樣一個高人。
現代科學表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的智商相差無幾,而人的情商卻有較大差異,從根本上決定一個人事業成就大小的是情商而不是智商;決定人智商的是“棋內功夫”,決定人情商的則是“棋外功夫”。因此,“棋外功夫”在一個人成就事業方麵起著根本的決定作用。這也是人性修養的重要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