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靠眾人(9)(1 / 2)

現代社會生產的一個突出特點,也就是它不同於過去作坊式生產的地方,它是以流水線式的生產為基本模式,即集體的力量越來越重要,甚至任何一個產品,單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生產的。

香港金融界巨人、新鴻基銀行有限公司主席馮景禧先生,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了創業,他與友人一起開辦了新鴻基地產公司。由於他善於經營,新鴻基很快就成為香港一家規模較大的房地產公司。1969年,馮景禧創辦了新鴻基證券公司,並在新成立的遠東股票交易所得到了一個席位。到了20世紀90年代,新鴻基銀行資產已達42億元港幣。

馮景禧在事業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在經營上與歐、美公司聯營,在經營策略上注重多為零散小戶服務,更重要的是馮景禧得益於在網羅人才和使用人才上的成功。

馮景禧認為,財物欲盡其利,管理欲盡其力,這都少不了人才的力量。但人多為患,關鍵就在於合理地組織和使用。在管理方麵,馮景禧實行“精兵簡政”的策略。這不僅省掉了許多不必要的開支,減少了領導層次,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扯皮推諉,有利於鍛煉人才。

馮景禧常說:服務行業的財富靠管理,而管理又是靠人去實行的。在日常的管理中,馮景禧采取“分權、放權”的方法,讓自己的下屬多抓具體的事情,一般的日常事務,他更是極少過問。他的主要精力是集中於處理公司內外政策方麵的事情和發展新的業務,公司裏的日常事務由各部門經理做對口性處理,他一般都不幹預。

馮景禧的這種管理方法,是典型的現代化管理方法,他的成功也說明了這種管理方法的科學性。

作為領導者,放權給下屬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但一定要精心選擇一個領導人。常言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因此,選好火車頭至關重要。適時適度地提升一些有能力的人,不僅有利於本部門、本單位的發展,還可以利用這些被提升的下屬,借以了解其他下屬的思想狀況,並據此有的放矢地做好下屬的工作。

馳名全球的日本鬆下電器公司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提拔山下俊彥為總經理是一個伯樂相才的生動故事。山下俊彥原是一個普通的雇員,他被提升為鬆下分公司部長時隻有39歲,後來又曆任要職並當了公司的董事。他經營管理成績卓著,具有出眾才能,而且對公司內部因循守舊等弊端看得準,又銳意改革。鬆下幸之助發現了他的才幹,認為他是個難得的人才,是個優秀的“將才”。於是,鬆下幸之助力排眾議,破格起用山下俊彥。

1977年山下俊彥就從一個名列第25位的董事,被直接提升為總經理。山下俊彥當了總經理後,亦頗有鬆下幸之助的風度。他重視有才幹的“少壯派”,親自提拔了具有戰略眼光、能力出眾的新董事。

人才是企業的活力和生命。在山下俊彥當總經理的第二年,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就從原來的“守勢”經營很快變為積極進攻的態勢。1983年,該公司的利潤總額已達到1891.1億日元,比他剛上任時1977年的利潤額978.8億日元幾乎增加了一倍。

從領導的角度說,給眾人施展才華的空間,可以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從員工的角度講也是一樣。一般來說,員工都很看重公司能否讓自己放開手腳充分發揮,這也關係著他們能否更加自覺圓滿地完成工作,尤其是那些個性鮮明、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的優秀員工。

想辦法給員工以自由和選擇的權利,不指手畫腳,不加過多的限製,讓他們在寬鬆的氛圍裏擁有恰如其分的自由。公司給予員工的權力越多,他們就越有責任感,而且也越高興,並能最終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佳的方式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