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頭部異物損傷(一)(3 / 3)

(2)在一組11例顱內金屬異物患者中:均為男性,年齡21~48歲,平均32歲。在另一組33例中,男21例,占63.6%;女12例,年齡在2~60歲。

2.發病率葉宗旺在一組225例開放性顱腦損傷中,金屬異物4例,占1.8%。

3.死亡率在上組59例顱內金屬異物中,痊愈41例,好轉16例,死亡2例,死亡率3.4%。

(二)病因與損傷機理

1.病因有爆炸傷(噴砂槍爆炸、砂輪爆炸、鞭炮車間爆炸),有汽槍槍彈傷,車禍傷、工傷、刺傷等。在上組59例顱內金屬異物中,屬於槍傷40例,爆炸傷12例,刀傷7例。

2.異物種類顱腦傷道內異物有金屬和非金屬。

(1)非金屬異物:如木條、蘆葦杆、砂輪碎塊、石子、泥沙、骨片等。

(2)金屬異物:有彈頭、螺帽、鐵片等。在上組15例顱腦金屬異物傷中,氣槍傷4例,鳥槍傷6例,爆炸傷1例。

3.損傷類型

(1)在一組33例中,盲管傷24例,占72.7%;貫通傷9例;爆炸傷7例;槍傷20例;刀傷6例。部位分布在頸、顳、頂、枕20例,接近顱底6例,腦室內2例,丘腦內3例,其中2例為多發性顱內異物。

(2)在上組59例中,其中盲管傷41例,貫通傷18例。射入或刺入口於眶周7例;額顳部8例。

4.異物停留時間

(1)在上組33例中,傷後距離就診時間1天~1年不等;最長為13年。33例共進行手術36次,摘除異物37塊。

(2)在一組11例患者中,病程最短7天~45天,平均13天。受傷到入院時間最長1個月,最短3小時。

二、顱內金屬異物損傷臨床特征

(一)病情特點

顱內異物根據其大小、性質、深度不同,對腦均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如處理不當,將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終身殘廢。顱內異物對腦損傷一般有如下表現:

1.顱內血腫開放性顱腦損傷的病情輕重,往往不在於顱內金屬異物本身,而在於所致腦損傷程度及有無並發顱內血腫、感染等。碎化腦組織、碎骨片及血腫等可產生壓迫征;根據壓迫嚴重程度,出現相應腦壓增高的臨床表現。

2.腦組織損傷顱內異物對腦損傷作用的嚴重性,一時難以估計。一般講,氣槍傷彈丸小,腦損傷輕,如位於深部無血腫,無特別表現。但鳥槍傷鐵砂小、數目多,腦損傷較廣泛,清創困難。此時,如果強行清創,可造成新的腦損傷,加重腦損害。

3.顱內感染硬腦膜破裂和頭皮缺損(開放傷)成為汙染的傷道;異物可成為汙染源。如果處理不及時,清創不徹底,可致顱內感染、膿腫形成;後果嚴重。

4.腦外傷後遺症異物殘留後,如果清創不及時、徹底,以致血腫壓迫、感染、機化粘連等。不但出現腦壓迫表現,而且可留下後遺症。

(二)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

(1)意識障礙:由於傷後出現意識障礙,伴頭部和四肢亂動,導致異物移位、脫落或遊走,從而造成更嚴重的腦結構損傷。由於顱內高壓,腦水腫,可形成腦疝,昏迷致死。銳器傷多有意識障礙,肢體功能障礙,失語等。

(2)病情突然惡化:有的病人傷後雖神誌清醒,一般情況尚好,但在解大便或用力咳嗽時,病情突然惡化導致死亡。術前患者均有頭昏頭痛,伴惡心、嘔吐等。

(3)呼吸衰竭:病人傷後在意識障礙基礎上,如果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墜積性肺炎等;因阻塞呼吸道,氣道不暢,而出現周圍性呼吸障礙。從而更加重意識障礙,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如不及時搶救,改善呼衰,最終病人因嚴重呼吸衰竭致死

2.主要體征

(1)創口出血、休克:顱內金屬異物傷後頭顱創口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經包紮後不能製止者,多為頭皮血管主幹破裂。大量出血病人可出現麵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速、血壓測不到等,甚至發生失血性休克。同時創緣及傷口周圍有異物、血塊、碎裂的腦組織等。

(2)瞳孔改變:如出現瞳孔一側或雙側散大、光反射消失、加重性昏迷、大腦強直等常提示病情危重。

三、顱內金屬異物損傷診斷及定位

(一)顱內金屬異物診斷

1.創傷病史包括致傷病因,異物種類、性質及受傷當時體位、恣態等;

2.主要症狀和體征具有以上症狀和體征的顱內金屬異物損傷病人,可作為佐證。

3.X線、CT、MRI、B超等檢查顱內金屬異物,一般通過X線、CT、MRI、B超等檢查,即可診斷。

(二)顱內金屬異物定位診斷

顱內金屬異物術前準確定位是取出成功的關鍵。定位方法較多,主要方法如下(參閱第十九章第三節):

1.區域穿刺探測定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CT光圈交叉定位法:據梅緯民等介紹,通過CT光圈交叉定位法,定出異物在頭皮上對應位置。

(2)細金屬絲方格網板定位:細金屬絲方格網板間距約為1.0cm,緊貼異物處頭皮與矢狀麵平行攝正、側位X線片。側位片確定異物位於何網格,正位片確定異物的深度。術中在頭皮層表麵,放置孔徑約0.3~0.5cm的網板,將手術野等分為若幹個區域。

(3)觸及異物時:用直徑0.2cm的圓頭探針按順序在各區域內垂直穿刺探測異物,穿刺深度參考術前X線片或CT片所得異物深度。有阻力,加力後周邊腦組織可發生內陷樣改變。

(4)取出異物:探及異物後,磁性異物應用磁力吸引摘除,非磁性異物則采用鉗夾摘除。

2.徒手逐步定位法據楊術珍等報告,取出顱內金屬異物前,可用徒手逐步定位法。具體作法:

(1)確定異物數目:術前攝標準頭顱正側位X線和CT片,明確顱內異物部位和數目。

(2)測定體表投影:參照CT及X線片顯示金屬異物的位置和形狀,標記出其在頭皮OM線上的相應層次,前、後位置由所在的CT層麵上分別測出,即異物到前、後顱骨外板的水平距離。異物初步定位後標予鉛字,透視下調整使鉛字與異物重疊,確立腦內異物的體表投影點(A’點)。

(3)顱內外逐步定位:病人麻醉後,以A’點為中心設計小弧形骨瓣,在切開頭皮前,先用針頭由A”點垂直刺入達骨膜層,注入少許甲紫以示標記,翻開皮瓣後找出骨膜標記點,經此錐孔達硬腦膜並輕微電凝硬腦膜,鋸開骨瓣再電凝該處硬膜使之穿透並在大腦表麵留下部分痕跡,切開硬膜後,所示痕跡即為異物在大腦皮層上的投影點(A點)。

(4)選擇穿刺點計算深度和角度:設腦內金屬異物為B點,由CT片上計算出B點到顱骨內板的距離(垂直於矢狀線),按比例放大後形成AB假設連線;術中根據A點在腦區的解剖位置,避開功能區和血管另選擇穿刺點(C點),此時可出現兩種情況:C點與A點在同一平麵上,即AB線平行於矢狀線和垂直於AB的延長線。連接CAB3點則呈一直角三角形,C點與A點不在同一平麵,此時需進行下一步調整,先由A點做平行於矢狀線的直線,再延長BC線使兩線相交於C點,連接C’AB3點使之也成為直角三角形。AB長度由CT計算,再測AC(或AC’)長度,便可根據勾股定理求出CB(或C’B)長度。參照測得數值體外模擬繪製直角三角形,測量a角度數並形成對頂角B(對頂角相等),B即為穿刺角度,CB(或C’B)則為在該角下的穿刺深度。

(5)穿刺吸除腦內金屬異物或選擇磁性導針:根據CT顯示的異物形狀初步估計其重量,選擇合適型號磁性導針進行體外試驗後消毒備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