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鼻竇-顱內異物複合傷
一、鼻竇-顱內異物複合傷發病情況
(一)臨床資料
1.年齡、性別據報告,在一組9例鼻竇外傷伴前顱窩骨折病例中,均為男性。年齡最大29歲,最小18歲,平均21.2歲。
2.發病率李稚文報告,在一組31例蝶篩竇異物中,其中4例異物嵌入眶後壁,發病率12.9%。
3.死亡率至今未發現鼻竇-顱內異物複合傷死亡率報告。
(二)病因及損傷機理
1.病因鼻竇外傷多見,但伴顱前凹骨折並腦脊液鼻漏者較少見。病因可見於槍傷、炸傷、戳傷等。異物從上頜竇、篩竇、額竇等處進入並傷及顱前凹。
在上組9例中,被炸傷5例,彈片傷3例,槍傷1例。
2.異物部位
(1)鼻竇傷:額竇傷伴後壁骨折4例次。額竇、篩竇傷伴篩骨水平板骨折2例次。上頜竇、篩竇、額竇複合傷伴額竇後壁骨折2例次。篩骨水平板骨折1例次;其中3例上頜竇傷伴前壁及內側壁骨折。
(2)顱底傷:鼻竇腔內都殘留骨碎片等異物;3例伴腦脊液鼻漏;3例次顱底壁骨折,並硬腦膜撕裂伴腦脊液鼻漏;5例次篩竇傷中3例次伴程度不等的篩骨水平板及紙板骨折、硬腦膜撕裂和骨片刺傷。
3.異物種類主要異物是碎骨片,戰時多見彈片、爆炸傷金屬性異物;平時75%以上為汽槍鉛彈傷;尚有其他金屬碎片等異物。
4.異物停留時間上組9例中,異物停留時間數天~數月不等。
二、鼻竇-顱內異物複合傷臨床特征及診斷
(一)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創傷後患者麵色蒼白,脈快,血壓偏低,但神誌清楚。
2.主要體征與異物種類、大小以及暴力類型有關。在上組9例中,傷後視力、眼球運動、瞳孔、對光反射、神經係統等均無異常。
(二)診斷
1.異物傷病史主要根據異物傷病史、症狀體征以及X線攝片等。
2.X線片是診斷鼻竇-顱內異物複合傷重要方法。在上組9例中,6例額竇後壁骨折顯示較清,3例篩骨水平板骨折顯示模糊。
三、鼻竇-顱內異物複合傷處理
(一)處理原則
1.徹底清創傷情複雜,施行額竇封閉式手術應慎重,參考以往修補腦脊液鼻漏的經驗。對4例額竇前壁骨缺損嚴重並後壁骨折的患者,采取封閉式手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徹底清創、取淨異物、完全止血、縫合修補硬腦膜傷口、封閉鼻額管及嚴格無菌操作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2.修補硬腦膜額竇、篩竇異物伴硬腦膜破裂者,可發生腦脊液漏,應用筋膜修補硬腦膜。
3.及早取出異物異物進入鼻竇造成了正常結構的破壞,容易引起感染,導致鼻竇炎、顱內感染、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等並發症。鼻竇異物應盡早手術取出,特別是非磁性鉛彈和植物性異物,鼻竇為一汙染環境,甚至有感染存在。
4.深的異物取出蝶竇異物,因位置深在,周圍有重要的組織結構如視神經、海綿竇、頸內動脈等。取篩竇、蝶竇異物時,更應操作輕柔準確,術後應用抗生素及止血藥物,防止眶內及顱內感染。
(二)手術取出方法
1.手術進路必須根據異物的位置、性質、病人狀況和醫院的條件來選擇進路。鼻外開篩進路術野清晰、操作方便,但術後麵部留有切痕。經上頜竇進路損傷少,不必完全開放篩竇,方便使用纖維鏡或金屬探測器找到異物。
2.麻醉方法盡可能采用全麻下取出異物。
3.手術方法
(1)用金屬探測器:近年來使用金屬探測器取出異物,成功率較高。雖不是直視下鉗夾異物,但可在X線屏幕下順利取出。在帶電視的X光下取出,成功率會更高。
(2)顱內異物摘除:應請神經外科會診、聯合手術。術中擴大原傷口,順著異物鈍性分離至眶後骨壁,如發現異物已穿破眶後骨壁,即拔出異物。如未見腦脊液流出,無腦組織膨出,眶後骨壁無大的缺損,可分層縫合傷口。術後給予破傷風抗毒素肌注,皮質激素等治療。
(3)修補硬腦膜:應用肌片和筋膜修複並用生物膠密封加固。如果術後傷口間斷流液,形成腦脊液鼻瘺,應再次手術取出異物和修補。
4.觀察病情變化入院後除作止血和抗感染處理外,要密切觀察顱內變化情況。術後繼續抗感染、脫水、激素、神經營養藥等綜合治療。
(三)手術並發症
1.新的腦組織損傷非直視下取異物時,鉗頭可與異物發生碰撞、移位,加上鉗頭的開合或異物退出途中,均容易導致腦組織損傷和血管破裂出血。故非直視下鉗夾異物,危險性更大,應視為禁忌。
2.神經功能障礙由於術前定位嚴重偏差,導致手術受阻和術後神經功能障礙。故手術各環節需反複核對,手術操作應仔細、輕柔,避免暴力牽拉,止血嚴密徹底。
3.感染暴發及擴散鼻-顱異物多帶致病菌,有時手術可造成感染暴發及擴散。加強預防感染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傷道內雙氧水、慶大黴素鹽水反複衝洗,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預防方法。同時術後應選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廣譜抗生素,治療時間不少於2周。
4.對位於重要功能區深在的顱內異物應視為禁忌,反之非功能區的淺在異物較為適用具體實踐中,應根據個人技術的熟練程度,慎重選擇,不可勉強為之。筆者認為,采用立體定向技術、微創手術摘除顱內異物,仍是今後發展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