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視下取出異物:避免盲目性,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2)提高異物取出率:一次手術可以同時取出多個異物、多類異物,包括非磁性異物、包裹異物、視網膜嵌頓異物、巨大異物等。
(3)預防視網膜脫離:切除混濁的玻璃體、膿液及積血,去除玻璃體內的支架,預防視網膜脫離的發生。
(4)獲取玻璃體標本:術中直接獲取玻璃體標本,經病原學檢查指導術後治療。
(5)處理其他並發症:術中同時處理外傷性白內障、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避免多次手術的損傷,最大限度地恢複視功能。
4.伴視網膜脫離的眼內異物取出法除了清除混濁出血的玻璃體外,宜用鞏膜外壓陷法清除基底部玻璃體。後部玻璃體未脫離者,則采用強負壓吸引人工玻璃體脫離法,以盡可能地切除玻璃體。並通過氣液交換或重水複位視網膜後行眼內激光光凝,根據視網膜裂孔及脫離情況選擇C3F8氣體或矽油填充。
5.根據眼前後節各部位異物取出法取出異物(參閱以下各節)。
第二節眼瞼、結膜異物損傷
眼瞼異物、結膜異物、角鞏膜異物及前房異物均屬眼前節異物。
一、眼瞼異物損傷診治
(一)眼瞼異物損傷發病情況
1.臨床資料
(1)年齡、性別:在一組35例眼瞼創傷病人中,男21例,女14例;最大62歲,最小2.5歲。
(2)損傷病因:以車禍、摔跌、刀剌、炸傷、拳擊最常見,處理不當原因中遺漏傷口13例37.1%,過多剪除組織8例22.9%,錯位縫合7例20.0%,清創不徹底3例8.6%,引流不當和未引流各2例。
(3)發病率:在上組35例眼瞼創傷病人中,因清創不徹底以上瞼竇道、瘢痕、暴露性角膜潰瘍等複診,再次清創發現異物殘留3例,占8.6%。
2.臨床特征
(1)症狀:眼部創傷後出現眼瞼紅腫、下垂、上瞼不能上舉或翻轉;活動受限,提上瞼肌肌力為零。
(2)體征:大的異物可於眼瞼皮下觸及異物硬結;結膜充血、上瞼不能翻轉等。上瞼下垂,原因是大異物在皮下支撐作用或直接損傷提上瞼肌腱膜;炎症刺激組織水腫、增生等原因,直接或間接限製提上瞼肌功能。
(二)診治方法
1.診斷根據創傷病史和上述臨床特征,一般可作出診斷,但需除外眼球其他部位損傷。
2.處理在局麻或基礎麻醉下,行眼上瞼異物探查術:沿創口探查、或沿上瞼皺襞做皮膚切口取出異物。如果創口已閉合,可於近異物處作皮膚切口後取出異物;剪除上方穹窿息肉樣增生組織,縫合皮膚切口。結膜囊塗紅黴素眼膏。
3.術後處理結膜囊塗氧氟沙星眼藥膏並包紮患眼。術後2日打開敷料,5天後拆除皮膚縫線,必要時全身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二、眼結膜異物損傷診治
包括球結膜和瞼結膜。
(一)眼結膜異物發病情況
1.年齡、性別在一組126例茅芒類眼結膜異物報告中,男97例,女29例,男女比為3.3:1;年齡19~42歲;絕大多數為單眼異物。在一組門診治療用“502”膠水致角結膜異物12例報告中,男8例,女4例;年齡15~45歲。
2.致傷機理多見於上山割草、砍柴時被茅芒類直接剌傷並殘留引起,故以農民患者居多。有報告因勞動操作時不慎將“502”膠水濺入眼內,致膠水結膜物異物者。
3.異物部位在上組126例中,左眼結膜異物81例,右眼異物45例,全部為單眼。異物多位於瞼板溝與上瞼緣之間。12例“502”膠水異物中,單眼11例,雙眼1例。單純角膜異物6例,角、結膜異物5例,角膜異物合並上、下眼瞼粘連1例。
4.發病率據鬆原統計,在1807例眼表異物中,角膜異物1058例(58.6%),結膜異物749例(41.4%)。結膜異物往往在收獲季節發病率升高,而角膜異物與季節關係較小。
(二)結膜異物臨床特征
1.病情特點隱蔽性瞼結膜異物有以下特點
(1)刺激症狀較輕:傷後刺激症狀雖輕,但持續存在。有近期異物入眼、接觸有針、刺的植物以及剪發史。
(2)角膜特征性擦痕:經熒光素鈉染色擦痕多呈不連續的多道點線狀,一般沒有浸潤。上瞼異物擦痕多分布在角膜上3個分區內,而下瞼異物擦痕多於下2個分區內。
(3)異物形態、位置:異物細小以毛發、刺狀物及透明玻璃異物多見,長度多≤2mm。異物多插入近瞼緣的結膜,翻轉眼瞼後異物垂直指向裂隙燈顯微鏡,易被忽略,尤其是白色的毛發;部分異物甚至隱藏於較大的濾泡或乳頭間隙中,需輕壓眼瞼方可發現。
(4)容易漏診:由於異物多為細小、不易分辨的銀白色毛發或透明玻璃;或由於異物插入結膜或瞼緣、早期異物與組織出現凹陷間隙、易使熒光素積聚影響異物的發現;因此容易漏診。
2.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異物侵入後,立即感刺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不敢睜眼等。“502”膠水濺入眼後,也立出現以上證狀。
(2)主要體症:畏光、流淚、視物模糊、不敢睜眼為主要體征。體征與異物位置、大小、形狀等有關。
(三)結膜異物診斷
1.創傷病史隱蔽性瞼結膜異物的檢查、診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要以創傷病史、臨床表現作為診斷依據。
2.特殊檢查結合隱蔽性瞼結膜異物的病情特點,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檢查,有助於減少隱蔽性瞼結膜異物的漏診率:
(1)長期異物感:伴有頑固性區域性角膜上皮損傷者,應詳細詢問相關的異物接觸史。
(2)角膜熒光素鈉染色:根據著色的分布,分析異物可能存在的位置。
(3)裂隙燈檢查:翻轉眼瞼,用裂隙燈顯微鏡30~45°斜照,配合輕壓眼瞼的動作分區查找異物。凡伴有較大結膜濾泡或乳頭者,要注意暴露其間隙,細心查找異物所致的細微陰影;或發現有可疑反光點或白色亮點,要認真分辨是銀白色毛發或透明玻璃。當發現異常的熒光素積聚時,用棉支吸取,往往可直接暴露出其間的異物。玻璃異物與結膜麵的間隙中也常吸附有熒光素,多角度變換光照常可觀察到透明異物的後麵反光。
(4)檢查淚小點:細小毛發異物可隨淚液流入並停留淚小點內,因而檢查淚小點也很重要;有時需經輕擠壓方能發現。
(5)反複檢查:首診未找到異物但懷疑異物存在時,應耐心反複尋找,並請多位醫師協助查找。或可給素高捷療眼膏及抗生素眼膏包眼,次日角膜損區會較清晰,利於查找異物或排除異物存在。
(四)結膜異物處理
1.麻醉當患者就診確定有異物後,即先行1%丁卡因表麵麻醉3次,再仔細在裂隙燈下檢查異物的範圍、數目、位置等。
2.操作在裂隙燈光下,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接6號針頭,便可撥動並剔出異物。如上、下眼瞼粘連,可邊滴1%丁卡因邊用消毒棉簽分離,勿使瞼緣皮膚破損。
(1)切忌揉眼:異物侵入瞼結膜組織後切忌揉眼,以防增加新的損傷。若先強行用生理鹽水衝洗結膜囊,勢必增加患者痛苦,有可能增加新的損傷。
(2)患眼滴1%丁卡因:就診後即用1%丁卡因滴患眼,表麵麻醉後即可減輕疼痛。
(3)“502”膠水異物處理:用生理鹽水衝洗並不能衝洗掉“502”膠水等異物,反使“502”膠水在眼內形成透明異物,附著結膜麵更難辨認。
(4)下眼瞼粘連:滴1%丁卡因後,用消毒棉簽分離,若成功,瞼緣皮膚無破損;可用生理鹽水衝洗患眼。
3.術後處理用生理鹽水衝洗患眼後,檢查角膜有無損傷。可用裂隙燈檢查角膜是否光滑,可疑角膜損傷者,可用熒光素作角膜染色,如果陰性者,僅囑患者自行滴0.25%氯黴素滴眼液,每日6次;晚間塗四環素可的鬆眼膏,次日複診,以檢查視力恢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