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眼部異物損傷(三)(1 / 3)

第五節晶狀體異物損傷

一、晶狀體異物損傷發病情況

(一)臨床資料

1.年齡、性別晶狀體異物多發生於青壯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在一組15例晶狀體異物患者中,男12例,占80.0%;女3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47歲,平均30.3歲。在另一組11例患者中,男10例,占90.9%;女1例;年齡21~58歲,平均34.6歲。

2.發病率目前國內資料報告,有關晶狀體異物發病率差異較大。

(1)據鄒浩東等介紹:國內晶狀體異物占眼內異物的6.0~8.0%,其中磁性異物占83.3%。最終將導致晶狀體完全渾濁。王禮欣等關於“晶狀體異物的治療趨向”一文中,指出眼內異物是眼外傷中嚴重致盲眼病,其中晶狀體異物約占8%。

(2)在一組12例眼球前後節複雜性外傷病人中:晶狀體及視網膜異物6例,發病率為50.0%。

(3)在一組104例眼外傷病人中:晶狀體異物14例,占13.5%。在另一組258例眼內異物中,晶狀體異物21眼,占8.1%;另有人報告,晶狀體異物發病率為8%。

(二)病因及致傷機理

1.病因眼內異物是眼外傷中嚴重致盲眼病。其中晶狀體異物約占8%,異物可自瞳孔區、自瞳孔區以外、角膜緣等處穿入。一般異物存留於晶狀體前皮質核、後皮質等處。異物可致晶狀體完全混濁、大部混濁或局限性混濁。

2.異物種類有鐵鏽沉著物、晶狀體渾濁物等磁性異物、非磁性異物(銅、石屑、竹片)等。

3.異物部位多數為單眼異物,雙眼異物極少。異物位置,可見於瞳孔區內或瞳孔區外。異物從瞳孔區、瞳孔區外或角膜緣部穿入。異物位於晶狀體前皮質和核部、前囊中下方、貼於周邊前囊表麵虹膜、後皮質、嵌於後囊等;亦有位於赤道部囊膜內。

4.異物停留時間在上組11例中,一般傷後就診時間2小時~10天;病程15至240天,平均63.7天。

(三)病理生理改變

晶狀體異物破壞了晶狀體前囊的前上皮層細胞正常排列,使得晶狀體內鉀鈉失衡,影響晶狀體的水鹽代謝。房水中蛋白溶解酶使晶狀體皮質發生完全自溶,從而破壞晶狀體蛋白的空間構象,產生蛋白變性。具體產生如下病理過程:

1.自由基產生近年研究發現金屬異物如鐵、銅等,在眼組織內可分解為活潑的Fe2+、Cu2+,經氧化反應可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對視細胞的膜性結構產生脂質過氧化損傷,損害視功能。自由基在白內障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2.水鹽代謝失衡晶狀體異物破壞晶狀體前囊上皮細胞正常排列、使晶狀體內鉀鈉失衡、水鹽代謝障礙。

3.晶狀體皮質變性異物進入晶狀體後,房水中蛋白溶酶使晶狀體皮質發生自溶、變性、纖維化,並成為不可逆和漸進性。進而發生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

4.引發青光眼虹膜炎症可破壞晶狀體前囊,色素可直接破壞晶狀體纖維,即虹膜反應。此時根本無法借助散瞳劑拉開虹膜,加上色素堵塞房角可引發青光眼。

5.晶狀體透明度單純晶狀體異物摘除非旦不能維持晶狀體透明,反而人為地增加粘連,增加再次手術難度和術後反應。

二、晶狀體異物損傷臨床特征及診斷

(一)病情特點

1.白內障發生率高在穿孔性眼外傷中,外傷性白內障的發生率相當高,這與外傷後晶狀體直接受損,代謝內環境的改變有關。異物多為青壯年、單眼發病,在短時間內引起晶狀體不同程度渾濁,甚至完全性渾濁。

2.繼發性青光眼異物反應性虹膜炎症,可破壞晶狀體前囊,色素可直接破壞晶狀體纖維。虹膜反應弱者,無法借助散瞳劑拉開虹膜;反應強者瞳孔膜閉或閉鎖,脫失色素阻塞房角,繼發青光眼。

3.雙眼單視問題以往術後,因單眼無晶狀體,需用約+12D的鏡片矯正或戴接觸鏡,患者難以耐受,而且不能保持雙眼單視。

施行晶狀體異物及白內障摘出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矯正視力較好,達到視野及雙眼立體視覺。可避免II期手術時風險、特別是因虹膜與囊粘連而帶來的人工晶狀體植入困難。

(二)晶狀體異物的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創傷後出現患眼疼痛、怕光、流淚等一般症狀。經常複診影響工作、生活、加大心理負擔;具有輕視心理的患者常忽視複診。

2.主要體征晶狀體異物主要有如下特征:

(1)晶狀體渾濁:傷後短時間內,可引起晶狀體不同程度渾濁,甚至完全渾濁。

(2)前囊下棕色環:晶狀體內異物,傷後3周前囊下就可出現棕色環。

(3)鐵鏽沉著:在就診時,有的已發生鐵鏽沉著。晶狀體內鐵鏽沉著於異物附近,更易沉著於前囊膜及前囊下的上皮細胞中。

(4)繼發青光眼: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出現單眼視力下降、外斜視、甚至繼發青光眼。此時往往因延誤治療時機,即使手術,效果亦不佳,同時也無法獲得視力立體視。

3.並發症有近期並發症和後期並發症。

(1)視力下降:傷後視力下降,一般視力≤0.1~0.8。

(2)角膜裂傷:異物角膜入口裂傷,自行閉合,但約裂傷長約5mm者,需手術縫合。

(3)前房損傷:異物可伴前房睫毛異物、虹膜炎症反應、瞳孔緣離斷、虹膜根部離斷等前房損傷表現。

(4)晶狀體混濁:傷後晶狀體出現局限性混濁,或大部或全部混濁;玻璃體少許積血等。

(5)繼發青光眼。

(三)診斷

1.診斷根據創傷病史、症狀體征以及裂隙等檢查,可發現異物而明確診斷。

2.定位診斷通過B超、X線和CT等檢查,進行異物準確定位。

(1)B超和X線檢查:B超、X線檢查,一般可進行異物準確定位。但都有其缺陷,有時可出現眼再損傷。

(2)螺旋CT檢查:不用直接接觸眼球或任何操作,可彌補B超、X線檢查的不足。其可在水平位及冠狀麵圖像上,直觀眼內異物與眼球壁、眼外肌、視網膜、晶狀體、視神經的關係,初步判斷異物大概位置。矢狀圖象又可顯示異物距角膜頂點的距離,經3張圖片綜合分析,可顯示眼球的三維立體結構,利於異物精確定位並順利摘出。螺旋CT檢查無損傷、無痛苦,操作簡單快速,易被患者接受;異物檢出率約為95.5%。

三、晶狀體異物損傷處理

(一)處理原則

1.金屬異物應盡早取出晶狀體金屬異物盡早取出,原因是:

(1)金屬異物損害作用:金屬異物對眼組織有廣泛的進行性損害,尤以晶狀體與視網膜損害嚴重,存留時間愈長損害愈重。

(2)金屬異物白內障變化快:金屬異物外傷性白內障,後期在皮質吸收過程中,往往引起後囊渾濁、增生、機化或鈣化,甚至前後囊緊貼發生夾板樣改變,手術難度較大。

(3)白內障顯微手術安全性增加:現代白內障顯微手術,對尚透明的晶狀體皮質能做到較徹底地清除,從而增加了外傷性白內障早期手術的安全性。故對晶狀體未完全渾濁、殘留部分視力、有明顯鐵鏽傾向、位於瞳孔區內的晶狀體異物,可盡早手術。

2.在炎症控製下盡快手術在術中,截囊後在瞳孔充分散大和前房注入粘彈劑的情況下,用軟鐵接力棒平行伸入前房,盡量靠近異物,連續性吸出,以避免異物變更位置進入後房或穿破後囊落入玻璃體腔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