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頜麵部異物位於口腔內壁、咽側壁、舌齶、上頜骨內等異物,應從口腔內切口取出。深部異物或下頜骨升枝深麵異物,必要時可切斷截斷下頜內及顴弓,取出異物後重新複位固定。
3.顳下區的異物可采用Weber氏切口,切斷喙突後將顳骨向上翻轉,使視野開闊,即可找到異物。
4.頸部異物異物與肌肉、大血管的關係較複雜。如位於胸鎖乳突肌深麵、大血管附近,可切開胸鎖乳突肌前緣;切口要大,逐層分離頸筋膜,避開血管及神經並加以保護,牽開胸鎖肌束,在透視下可較容易找到異物。
5.創口活動性出血若創口出血多或組織內血腫,首先考慮大血管受損傷,應進行緊急止血、輸血等處理;以防術中出現難以製止的大出血。
(三)並發症
1.常見並發症
(1)在上組26例中:並發舌動脈外傷性動脈瘤1例,頸總動脈內異物近心端動脈閉塞(無血液充盈、無動脈搏動)1例,病灶化膿感染且反複發作1例。
(2)在一組47例病人中:合並頸動脈破裂1例,眼球損傷2例,顱內血腫4例,麵神經損傷6例,腮腺瘺3例,瘺管形成4例。
2.處理方法根據出現相關的並發症,采取針對性相應處理措施。
第四節頸部金屬異物損傷
一、頸部金屬異物損傷發病情況
(一)臨床資料
1.年齡、性別多見於男性青壯年人。在一組528例頸部軟組織異物中,男性475例,占90.0%;女性53例。年齡2~89歲,平均29.5+17。在另一組3例頸部微小金屬異物中,均為男性,年齡最小19歲,最大30歲,平均26歲。
2.發病率刑光富等報告,在一組體內金屬異物5212例中,頸部528例,占10.1%。在一組12例頸部異物中,微小金屬異物3例,發病率25.0%。
(二)病因及致傷機理
1.病因戰時多見槍彈、爆炸傷,平時多見鉛彈、鐵沙彈傷和飛賤傷。
(1)在上組528例頸部軟組織金屬異物中:其中有金屬碎片傷(鋼片、鐵屑)、鉛彈、鐵沙彈傷、金屬針(注射針、針炙針)斷傷、其它(搪瓷、銅絲)傷等。
(2)在3例頸部微小金屬異物中:1例是獵槍鐵渣誤射入頸部,2例是車床工,在工作中高速飛出的鐵屑紮進頸部致傷。
2.異物種類在頸部軟組織異物中,多見於金屬碎片(鋼片、鐵屑)、鉛彈、鐵沙彈、金屬針(注射針、針炙針)、其它(塘瓷、銅絲)等。在上組3例頸部微小金屬中,異物有獵槍鐵渣,高速鐵屑等。
3.異物部位在上組528例頸部軟組織異物中,金屬異物157例,金屬異物種類及其在頸部的分布。
4.異物停留時間異物在體內殘留時間0.5小時至18年不等。
二、頸部金屬異物損傷臨床特征及診斷
(一)病情特點
1.頸部解剖複雜頸部大血管和神經縱橫交措。前方有呼吸、消化道的頸段;頸根部有胸膜頂和肺尖;兩側和下方有縱走斜行的頸部大血管和神經。各結構之間填有疏鬆結締組織,頸部的長度和各器官的位置,隨頸部活動而變化;頸部存在異物,特別是微小異物可隨頸部活動上下遊走,這給異物的定位和手術帶來了困難。
2.定位診斷較困難微小異物尋找本來就很困難,再加上頸部不定向的活動,易致異物遊走,給異物定位診斷造成麻煩。在上組528例頸部軟組織異物中,異物在軟組織中移動153例,占29.0%。
3.取出小異物極困難異物進入頸部組織時肯定不會是垂直的,這與異物飛行方向和頸部所在的位置有關。頸部皮膚上的創口下方,不一定就是異物所在位置。即使在X線下患者頭部向前自然平視,避免頭部活動防止異物上下遊動;但取出同樣極為困難。
(二)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所有患者均感頸部疼痛不適,局部紅腫等;有的感咽部癢、幹咳無痰、頸側放射性痛伴耳鳴等。
(1)患者在心理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障礙,堅決要求把異物取出。
(2)在上組528例頸部軟組織異物中,局部疼痛或局部腫塊481例,占91.2%;局部感染經久不愈7例,占1.3%;考慮異物殘留者25例,占4.7%;無症狀15例,占2.8%。
2.主要體征局部有創口並流血;如果傷及頸段各主要器官,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三)診斷及定位診斷
1.異物創傷病史異物創傷時病人情況,異物種類、形狀、大小以及投射物方向等。
2.定位方法取異物的關鍵在於準確定位,定位方法主要有二大類:
(1)直接三維定位法:借助CT或超聲波等設備顯示異物在軟組織中的位置關係。超聲波可用於非金屬異物定位,但易受軟組織中的肌腱、骨、疤痕組織等幹擾。探頭接觸方法不同,波形會有很大差異,給探查帶來一定的困難。
(2)間接三維空間定位法:其主要方法是用雙針或多針垂直交叉定位,其最大優點是設備簡單,易於普及。但缺點是偏差大,定位繁瑣,重複性差,定位不夠精確。金屬絲網格製成有精確刻度的定位器,在X線下能確定異物在體內位置的三維精確數據(參閱第十九章第二節)。
(3)井字眶定位:在X線透視下,以傷口為中心,周邊用4根針灸針作井字形標記貼附在皮膚上。患者頭部自然平視,同時旋轉身體使傷處皮膚垂直於放射線,這時可以在針灸針標出的井字區內找到異物在皮下真正垂直位置,並用標記筆標在皮膚表麵上。在標記點上縱向貼附針灸針1根,旋轉體位90°使針體與異物間距離最長。以皮膚標記為中心,以頸縱向為進針方向,分別從上下斜行紮向異物,最終將異物定位在兩根斜行針相交點的上方。
(4)針灸針插針定位:使用中醫針灸針插入作為異物定位的參照物。因為此針纖細,進出組織方便、損傷小,又是不透光。先以皮膚傷口和井字形為中心,向異物周圍插入4根針,采取X線垂直照射就能發現異物在皮膚下的真正位置。
三、頸部金屬異物損傷處理
(一)處理原則
1.防止損傷神經和血管由於定位紮針時有傷及重要的神經和血管的可能,因此,對異物的位置、深度及周圍的解剖關係有明確的認識。紮針遇見大血管、神經和重要器官時可稍加推移。
2.術前定位準確在X線屏幕上將異物定位在兩針相交的上方,這樣手術就很方便,避免發生不良後果。
3.注意放射防護頸部微小金屬異物,需在X線下采用針灸針指示定位,手術取出異物。雖操作簡單,定位準確,取出容易,臨床實用。但缺點是患者要接受放射線照射,所以必須注意放射防護。
(二)處理方法
1.手術指征如金屬異物殘留於軟組織內未出現症狀,對周圍器官不構成潛在威脅,則不必取出。也有主張等3周時,待周圍形成纖維性疤痕組織包殼固定斷針後,手術更易成功。但有人認為等待有害無益,必須及早取出。因為針尖鋒利,肌肉頻繁的收縮,斷針可在軟組織內移動、遠離原位。
2.切口異物定位後,以皮膚標記為中心,與皮紋平行做一小梭形切口,刀一直切到兩根針處,再向下切至相交的上方,然後將異物及部分組織一並切除,切口對位縫合。
3.手術方法對頸部金屬異物,目前仍以手術摘除為主。
(1)組織逐層分離探查法:即用手術刀切斷組織,分離解剖後,術者用示指深入切口深部觸摸探查。其缺點是術中因鈍性分離或牽拉而使異物移動、移位。切口小往往不易成功,故創傷大,費時多,手術失敗率高。
(2)注入美藍引導法:經異物進入軟組織後形成的竇道注入一定量的美藍,引導手術切開直至異物。但由於注入美藍時可順著組織間隙擴散及手術創麵出血均可影響手術成功。
(3)異物鉗取法:采用穿刺原理,根據異物的種類備有配套的異物鉗,異物鉗體有精確的刻度,鉗頭呈鈍梭形,推進和分離時不會刺破血管,且鉗頭內有磁片,可吸引鐵質異物。
4.術後處理與一般軟組織異物取出術後處理相同。如果術中傷及重要的神經和血管,需作相應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