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異物取出器及其取出方法(四)(1 / 3)

第九節胃、腸異物取出器及取出方法

一、消化道異物取出器

(一)消化道異物網抄器

據杜維琪等介紹,應用抄網撈魚的原理,自製一種網式結構取出消化道異物的器械。抄網口可開可閉,可將各種成份、形態的異物單個或多個抄入網中,或攔套住後隨鏡取出。網抄器經142例實際應用,效果很好。介紹如下:

1.製作材料和方法

(1)材料:30g塑料薄板1塊,薄不鏽鋼片2小塊,細不鏽鋼管1小段,4m長細不鏽鋼絲1根,2m長細聚氯乙烯塑料管1根,細線若幹段。

(2)結構:由操縱柄、儲護管及抄部分組成。操縱柄由殼體、“工”字網3型插板、鋼管、帶“甲”鋼片的滑動紐a、帶限位閥的滑動紐b及卡環組成;儲護管用塑料管製作,一端套在探出殼體的鋼管上,其內走行鋼絲及抄網;抄網由饋頭鋼絲的饋頭端及細線網兜組成。網兜最大開口直徑40mm,網兜網孔直徑5mm。饋頭鋼絲的兩個遊離端分別與滑動紐a,b相聯。

2.操作網抄器使用方法如下:

(1)抄網探出、展開、閉合與回歸:推進滑動紐b則抄網探出,再推進滑動紐a則抄網展開;回退滑動紐a則抄網口先閉合,續退滑動紐a則抄網回歸儲護管內。

(2)捕捉異物:在內鏡下展開抄網,網口對準異物,扣異物入網內,收閉網口,異物即被裝入網兜中。收集多枚異物時可將異物逐一裝入兜中,亦可先用展開的抄網將它們摟在一起,然後一並裝入兜中。

(二)使用ST-E1透明套管取上消化道異物

1.方法據唐成元介紹,其使用Willas設計的ST-E1透明套管(一種食管靜脈曲張栓塞硬化治療專用管),長50cm,內徑2cm的彈性軟管。試用於取上消化道特殊異物8例,均獲成功。

2.術前準備包括明確診斷、術前麻醉以及套管準備等。

(1)術前明確診斷:包括異物傷病史,異物大小、形態、梗塞部位等。常規作X線檢查以協助診斷,尤其是金屬異物可定位。

(2)術前麻醉:術前常規行咽喉部局麻,肌注阿托品1mg、安定10mg等。

(3)將套管套在胃鏡上:在透明套管內及胃鏡頭端鏡身上塗潤滑劑,並將套管套在胃鏡上,遠端靠近操作部固定。冬季先用溫水將套管浸泡3~5分鍾後使用;

3.操作方法

(1)常規作胃鏡檢查:確定異物所在部位、大小、形態等。

(2)患者體位:令患者頭部盡量後仰,讓食管盡可能伸直;

(3)插入套管:將套管外壁塗潤滑劑,再沿胃鏡插入食管內。將套管插到接近於食管內異物前麵1~2cm,如係胃內異物,該套管要插至胃食管接合部。

(4)取出異物:根據食管內異物的形態、大小選用活檢鉗、鱷魚鉗、圈套器、異物籃等器械抓取異物。

(5)術後檢查:異物取出後,再將胃鏡從套管內插入,檢查異物停留部位有無損傷、出血等情況,並進行適當處理,然後再拔除套管及胃鏡。

4.優缺點使用ST-E1透明套管取上消化道異物,有以下優缺點:

(1)優點

①擴大了適應症:單獨用纖維胃鏡取異物時,對過大或堅硬的異物很難取出,以往要用硬式食管鏡抓取,病人痛苦,危險性大,如用ST-E1彈性軟管,可替代硬式食管鏡,從而擴大了取異物適應症。

②提高取異物成功率:隻要異物進入套管內,就不受食管蠕動影響,即使是光滑不易套取的食管異物,隻要能進入套管內,取頭低肩高位,異物很容易排出。剪刀等尖銳異物,可將其尖端一頭拉入管內,即使尾端較大不能進入開窗管內,亦可隨內鏡開窗管一起退出異物。因此,應用ST-E1套管後,提高了取上消化道異物的成功率。

③提高取異物的安全性:ST-E1透明套管可有效地保護賁門、食管、咽喉部位的粘膜,避免在取異物牽拉過程中發生撕裂、出血、穿孔等嚴重並發症,此外還可應用該透明套管壓迫止血,因此提高了取上消化道異物的安全性。

(2)缺點:使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ST-E1透明套管管徑較粗,兒童無法使用,且插管時患者痛苦較大,因此隻有在取特殊異物時才能應用,如改製不同管徑的透明套管,可以減輕病人痛苦和擴大應用範圍。

(三)異物保護裝置經內鏡取上消化道特殊異物

據方楨等介紹,使用異物保護裝置經內鏡取上消化道特殊異物43例,51件異物均安全取出。無穿孔及大出血等並發症發生。解決了對上消化道的體積較大、形態不規則、尖銳質硬的特殊異物的安全取出問題。

1.結構

(1)異物包裹器主要結構:矽塑透明套管,直徑1.0~1.2cm,長60~80cm。前端有3片相互重疊的矽膠瓣片,瓣片直徑3.0~6.0cm背貼在套管上時有一皮圈套之固定,皮圈與牽拉線相聯接。

(2)異物保護傘的結構:直徑1.0~1.2cm,長60~80cm矽塑透明套管。前端10cm處為傘狀結構。

2.術前準備和術後處理

(1)術前明確診斷

①詳細病史:了解異物的吞入時間、種類、形狀及大小,尤其注意有無食物瀦留可能,以決定是否需要洗胃或擇期內鏡下取除。

②拍X線片:除常規拍X線片外,對不顯影的異物用碘油造影(或泛影葡胺造影),以確認異物的滯留位置;但禁忌吞鋇造影。

(2)術前用藥:術前可用鎮靜劑、解痙劑等藥物。

(3)監護及搶救設備:必要的監護及搶救設備。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應在心髒監護下進行內鏡操作。

(4)選擇適當的內鏡和器械:異物包裹器(瓣膜套管)及異物保護傘、圈套器、網籃鉗、三爪鉗、鼠齒鉗、鱷口鉗等。

(5)體外模擬異物取出試驗。

(6)術後處理:異物取出後須觀察胃及食管粘膜損傷情況,無損傷者3小時後可正常進餐。如吞食或套取異物過程中出血顯著者,應再次在內鏡下止血,並予以胃粘膜保護劑、止血劑、抑酸劑治療。

3.操作方法

(1)常規內鏡檢查:了解異物對食管、胃粘膜損傷情況,異物周圍粘液及食物瀦留情況。吸淨粘液,衝洗食物殘渣以充分暴露異物,以利於套取。如果術前準備充分,也可直接套管使檢查和套取異物一次完成。

(2)異物包裹器使用:將瓣膜套管套在內鏡外,套管表麵塗以潤滑油(矽油)。將內鏡送入食管或胃內,用異物鉗套取異物,必須使異物長軸處於易於取出的位置。打開瓣膜,當其開放完全時即可退出內鏡。利用賁門或縮咽肌環狀收縮的作用,瓣膜即將異物包裹完全隨內鏡退出體外。

(3)異物保護傘的使用:異物套住後,推進保護傘,提拉異物,使其進入傘罩內退出即可。

4.注意事項

(1)適應症:對估計可能穿透消化管或已經全部或部分穿出消化管外的異物,不宜經內鏡試取。凡是包裹器可以包住,並能通過賁門及食管狹窄的異物,盡管原曾作為相對禁忌證的病例,均可作為適應證。

(2)內鏡下取異物禁忌證:盡管Webb認為凡是可以進入消化道的異物,原則上均可在內鏡下取出。但對體積較大、形態不規則及尖銳質硬的異物,內鏡下取出十分困難;且極易產生穿孔、出血等嚴重並發症;故應列為禁忌。

(3)異物包裹器使用:凡直徑在2.5cm以上、不能通過賁門及食管狹窄部、體積大的異物者應為禁忌證。更不可強行試取,以免發生並發症。

(4)異物在胃內暴露良好至關重要,必須看清異物全貌。

①注意其形態、大小、可能導致組織損傷的部位。

②有食物殘渣或粘液者盡量衝洗和吸淨,必要時可洗胃後再進鏡。

③反複變更病人體位,尋找異物套取的最佳位置。

④異物尖銳易損傷組織的部位既要完全被瓣膜包裹,又要置於內鏡遠端。

⑤異物取出時,須使其長軸與胃鏡保持一致,確認異物包裹器的瓣膜已經展開時才可緩慢出鏡。尤其在通過賁門和食管時,切忌粗暴和過快,以防組織損傷。

二、腸道異物取出方法

(一)胃鏡取十二指腸異物

張振榮等報告葉,用電子胃鏡和纖維胃鏡取出十二指腸異物成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