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新任中層領導的開局工作(3 / 3)

而這些是每一個新任中層領導都會遇到而且必須認真麵對的實際問題。隻有“新官理清舊事”,才能理順關係。舊問題往往都是難事情、硬骨頭,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一、涉及時間可能很長,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理順起來既繁又難。

二、涉及部門或人員可能很多,理起來既要查前因又要追後果。

三、涉及前任領導,要理清可能會“一石擊起千層浪”。

四、涉及的政策可能已經變化,時過境遷,要理清將會非常困難。

如何解決舊問題?作為新任中層領導,既不能因難不辦,又不能不加考慮匆忙而辦。不辦,當事人就可能不斷跑,今天找這關係,明天找那關係,時時給你添亂;辦,由誰來辦,怎麼辦,會不會引起新的不良後果……所有這些,自然讓人頭痛心煩。

要解決這類問題,新任中層領導必須堅持四個原則:

一、就“熟”原則。要盡可能交給原承辦單位和承辦人,因為他們情況明,政策熟,便於解釋。

二、就“近”原則。要盡可能找到當事人及其相關的人,講清道理,以免老問題翻成新問題。

三、就“情”原則。要盡可能擺出同情姿態,做耐心說服教育工作。

四、就“理”原則。對確因不公而造成的問題,要主持公道,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化解舊問題,處理難事情,既可幫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情況,還可以增加下屬對自己的信任感,擴大自己的影響麵。

成功地營造自我

作為一名新上任的中層領導來說,困難很多,中層領導必須利用自己所有的時間,進行勤奮的努力,成功地營造自我,以此來克服存在的重重困難。

一、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優缺點

中層領導者必須詳細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優缺點。

中層領導者必須養成隔一段時間,就檢討一次自己得失的習慣,並予以記載下來。

中層領導者必須把自己的得和失找出來,記下來,對於自己得方麵的優點、才能和特長,進行充分地發揮;對自己失方麵的不足之處、缺點,必須要盡全力地去克服、彌補。

二、徹底了解自己的本職工作

要想做領導就必須徹徹底底地了解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僅僅知道自己的本職工作和職責還不夠,還要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工作職責之外的公司整體發展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當中層領導對本職的工作有了基本了解後,還要有一個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

三、把握好部門協調關係

中層領導要想工作順利就必須與公司的整體工作情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還必須對公司的工作性質相當熟悉,進而對公司裏的整體作業情況及與其他單位或購買者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清楚地了解。

四、對部門裏的事多做一些了解

任何一個公司機構,都是由很多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有關部門組建而成的一種機構體係。

為了要適當地完成一個領導者的任務,中層領導隻有把自己職責範圍內的所有工作當作一個整體並對它的組織情況、過去的曆史、內部政策和現在的作業狀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之後,才能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好。

中層領導者要想有更多的能力承擔更重大的責任,就要對部門裏的事情多做一些了解。

五、搞好人事協作關係

一名中層領導者假如想把工作做的更順利一些,就必須對他手下主管人員的人格、特點、習慣、理想、愛好和憎惡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每一個傑出的中層領導都會對其手下員工的職責和困難進行深入地調查分析。

再也沒有比領導者關懷下屬的福利,更能鼓舞員工士氣的了。

六、了解公司和所涉及的產業狀況

中層領導者越了解自己的公司和所涉及的產業狀況,其眼光越高。

中層領導者不但要了解他的競爭對手,而且還要弄清楚公司與購買者之間的供銷關係。

隻有做到這些,中層領導者才可能會發現眼前的發展機遇,及可能發生的問題。

七、必須是分析家和經濟家

能夠避開經濟大局的控製和影響的公司很少。一次即將來臨的鋼鐵業罷工,它的間接後果,對一個服裝生產商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就像遠在天涯的經濟恐慌,將會影響到遠在海角的食品生產商的原料來源和產品銷量一樣,政府政策的突然改變,就很可能並且常常會造成一連串的經濟反應,可能會影響到全國商店的收支狀況。

想幹一番事業的中層領導者們,必須擴大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範圍,對於他們所在產業之外的公司和經濟事務,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甚至要去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