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新任中層領導的威信建立(3 / 3)

二、重點懲罰性質最惡劣者

有時,違紀者是好幾個,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加以嚴懲,打擊麵過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產生一定的負麵影響。所以,要盡可能地縮小打擊麵,從若幹違紀者中挑出一兩個性質最嚴重、影響最壞的予以嚴懲,對於情節較輕者,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體現恩威相濟。這樣,不僅能夠教育多數下屬,而且還能夠孤立違紀最嚴重者,從而收到懲一儆百的效果。

三、懲處要合情合理

懲罰是無情的,但在實施懲罰的時候,中層領導要做到合情合理,按照規章製度辦事,不過火,不偏激,適當地為對方留有餘地,才能使對方接受。這樣,既保證了紀律的威嚴,又體現了人情味,讓受罰者心服口服。

四、處罰要剛柔相濟

懲罰的目的是為了教育違紀者本人,教育廣大的員工,所以在懲罰的時候,要剛柔並濟,找被懲罰者談心,進行安慰,希望改正錯誤,表示自己對他仍寄予很大的希望等。這樣,被懲罰者既心甘情願地接受懲罰,又對領導的關心感到羞愧,促使其立即改正錯誤。

五、公示懲罰結果

為了達到教育他人的目的,對於被懲罰者的處罰結果一定要公示,讓全體員工都知道。如果結果不公布,容易引起下屬的猜疑,認為違紀者沒有受到懲罰,從而造成惡劣的影響。

六、組織員工學習

對於性質比較嚴重,又帶有典型意義的違紀者,要組織全體員工進行學習討論,從中吸取教訓。活生生的現實比枯燥的說教效果要好千倍。

這樣通過處罰、安撫、再組織員工學習,一個威嚴而又可敬的領導者形象就樹立起來了。

建立“權威的脈絡”

權威存在於組織之中。換句話說,權威是存在於正式組織內部的一種“秩序”,一種信息交流的對話係統。

一些新上任的中層領導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不能在組織內部建立起這種體現權威的“秩序”。

要建立和維護一種既能樹立上級威信,又能爭取廣大“中性區域”員工的客觀權威,關鍵在於能否在組織的內部建立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溝通係統,這一係統既能保證上級及時掌握情況、獲得作為決策基礎的準確信息,又能保證指令的順利下達和執行。

要做到這一點,處於中階地的中層領導者必須具有相應的能力。身居其位而不具備這種才能,隻能導致組織權威的削弱。強而有力的人員被不適當地放在不適合崗位上,同樣會導致類似的削弱權威的情況。

由此可見,權威的樹立既有賴於組織內部成員的合作態度,更有賴於組織內部能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息交流溝通係統。

如果沒有這樣一種係統,組織成員的支持和合作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這樣一種係統運轉不靈,前後矛盾,錯誤百出,使組織內部成員無所適從,那麼,不要多久,對組織最忠誠的人也會掛冠離去。

因此,這樣一種信息交流係統的建立和維護,是一個組織存在與發展的首要條件,然後才談得上組織的有效性和高效率,這些都是一個組織存在的基本因素。

用技術的語言來說,上述這種信息交流係統,叫做“權威的脈絡”。

通常,在組織內部建立信息交流係統時,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1.應該明確地宣布這種信息交流溝通渠道,做到人人知曉。換句話說,就是應該盡可能明確地建立起“權威的脈絡”。做到這一點的辦法有很多,如及時公布上級管理層的一切任命,明確個人的崗位責任,明確宣布組織機構的設置和調整,進行說服教育,等等。

2.客觀權威要求把組織內部的每一個人都置於這種信息交流係統之中,無一例外。這就是說,在組織內部,必須建立起個人與組織之間的明確關係。

3.這種信息交流(對話)越直接,層次越少,距離和時間越短,就越好。所有指令(書麵的或口頭的)應該見諸文字,內容應簡明扼要,避免任何誤會。為保證指令在傳達過程中不走樣,應當減少層次。組織內部的層次越少,指令的下達就越直接、越快,差錯也就越少。

4.應當注意信息交流(對話)係統的完整性。中層領導者的指令一定要確保做到逐級傳達、人人皆知,防止“串線”或越級現象的發生。

5.組織的工作人員必須勝任愉快。組織越大,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越高,特別是要有應變的廣泛能力。這是因為,中層領導的首要任務是把收到的有關外部條件、業務進度、成功、失敗、困難、危機的大量信息,經過綜合分析和研究,演變為組織新的業務活動的指令和部署。

這就要求其工作人員不但要熟練地掌握各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而且要具有廣泛的應變能力,才能做到及時地掌握本組織係統各級單位的業務活動情況,正確分析組織的外部環境和條件,製定出符合組織宗旨的新的活動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