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商看來,一個善於經商的人一定要懂得隨機應變。因為市場是千變萬化的,諸如政策、貨源、銷售、價格、天氣,等等,都是經常會變化的。市場上的動態,隨時都會影響經營者的生意,打亂你原先的計劃。因此,經營者就必須隨機應變,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應急措施,減少損失,挽回敗局。廣東東莞市有兩個鄉同做香蕉生意,甲鄉的香蕉是運到東北的,乙鄉的香蕉是運到河南的。甲鄉在中途發現天氣炎熱,香蕉會變質,就中途卸貨降低銷售。而乙鄉的香蕉到達河南後,貨方還死抱著價錢不放。結果,賣的不多,爛的不少,損失慘重!
能變通者才能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準則,不僅適用於上古時代,同樣也適用於科技文明的現代社會。不論是生物學家還是經濟學家都承認,在一場激烈的競賽中,凡是不能適應者,都會被淘汰。
商場如戰場,刀槍本無情,如果一個人在作戰的中途倒下,則顯示其生存的條件不夠。
而溫州商人的特點就是頭腦活,能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而且絕不在一棵樹上吊死,見到什麼市場前景好,認準了立即調轉槍口投資。一個溫州商人在他的投資生涯中可以涉足數個不同的領域。而且,對於溫州商人而言,沒有不敢投資的行業,隻要能帶來利益,沒有不敢去投資的地方。
並非所有的溫州商人都知曉達爾文及其“適者生存”的理論,不過,他們卻以自己的實踐向人們顯示出了溫州商人在商海中超強的適應能力,敬業就是生命力。
溫商善於隨機應變,拿得起放得下。如果自己的攤子或已經營熟手的項目不賺錢,不管他為此傾注了多少心血,自己對其多有感情,他們也會放棄它。
19世紀中葉,發現金礦的消息從美國加州傳來。17歲的年輕人亞默爾也成為龐大的淘金隊伍中的一員,他曆盡千辛萬苦,趕到加州。
淘金夢的確很美,做這種夢的人比比皆是,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紛至遝來,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變得越來越難淘。
不但金子難淘,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幹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喪身此處。小亞默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大多數人一樣,不但沒有發現黃金,反而被饑渴折磨得半死。
亞默爾很快就意識到,在這裏,水和黃金一樣貴重。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聽到人說:“誰給我一碗涼水,我就給他一塊金幣!”可是很多人都被金燦燦的黃金迷住了,沒有人想到去找水。
亞默爾想到了,他很快就下了決心,不再淘金了,弄水來賣給這些淘金的人,賺淘金者的錢。
賣水其實很簡單,挖一條水溝,把河裏的水引到水池裏,然後用細沙過濾,就可以得到清涼可口的水了。他把這些水分裝在瓶裏,運到工地上去賣給那些口幹舌燥的人。那些人一看到水,一下子就擁了過來,紛紛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辛苦錢來買亞默爾的水解渴。
看到亞默爾的舉動,很多淘金者都感到很可笑:這傻小子,千裏迢迢跑到這裏來,不去挖金子,而幹這種玩意兒,沒出息!
亞默爾依然我行我素,天天堅持不懈,一直在工地上賣水。
經過一段時間,很多淘金者的熱情減退了,本錢用完了,血本無歸,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加利福尼亞。亞默爾的主顧越來越少,“點水成金”已經成為昨日黃花,他也應該走人了。
這時,他已經淨賺了6,000美元,在那個年代,已經是一個小富翁了。
道理很簡單,淘金是為了掙錢,賣水也是為了掙錢,而賣水掙的錢是現實的,淘金掙的錢是虛幻的,為什麼一定要淘金而不賣水呢?現在,賣水已經不能賺錢了,為什麼不走人呢?
很多人是不明白這種變通的道理的。
而在溫商的經商生涯中,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地做出選擇與放棄,既是他們性格中的果斷,也是一種敏銳的觀察力和出色的判斷力的體現,更是他們特有的通權達變的經商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