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普希金家書(2)(1 / 2)

為愛決鬥

年冬天一個寒冷陰霾的早晨,彼得堡郊外荒涼的白樺林間彌漫著逼人的凜凜寒氣,人跡罕至的樹林寂靜無聲。突然,林中傳來一聲槍響,有一個人受傷倒在血泊之中,他左手捂著胸口,鮮血已透過衣服順著他的指尖流過。“我……我想回家……”他翕動著雙唇,兩手垂著,鬈曲的栗色頭發襯著蒼白的麵龐,淡藍色的眼睛像一汪幽怨的湖水,帶著謎一樣的光漸漸褪去顏色,他就是被後人尊稱為“詩歌的太陽”的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曾經寫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必憂傷,不必悲忿”的著名詩句的他卻帶著無限的憂怨離開了人間,年僅38歲。

普希金才華橫溢,風流一生。他愛過許多女子,盡管他常常移情別戀,但每一次戀愛都能激發他創作的靈感。普希金在結婚後不久,毫不隱瞞地對妻子娜塔麗婭說:“你是我第113位戀人。”甚至在做父親之後,普希金依然與過去的女友保持親密的關係,不斷地向她們獻詩,而且又新愛上了庫圖佐夫元帥的女兒和孫女:雍容華貴的伊莉莎白·米哈伊洛芙娜·希特羅娃和她在上流社會名噪一時的女兒多莉。普希金曾以多莉為原型塑造了《黑桃皇後》中的麗莎的人物形象。盡管普希金總是坦誠地把他婚前的戀情和婚後的風流韻事毫無保留地告訴心愛的妻子,娜塔麗婭依然久久不能平靜,夜裏常常偷偷地傷心落淚。她很少用親熱的小名來稱呼普希金(他的小名叫薩沙,俄羅斯人稱呼小名表示親昵)。她稱丈夫為亞曆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或者直呼普希金。美麗純潔的娜塔麗婭,作為像普希金這樣詩壇巨擘的妻子,承受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和艱難的命運。

年3月,兩人在莫斯科結婚。夫婦倆度過了難忘的蜜月時光。他們生活得非常幸福。普希金在書房裏寫作,娜塔麗婭從不去打擾他,她總是靜靜地料理家務,刺繡,看書,甚至學起了烹飪。期間,普希金完成了著名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最後幾節——奧涅金給塔吉雅娜的信。與此同時,娜塔麗婭還親手為丈夫謄寫了長詩《科隆納一家人》。他倆情投意合,度過了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光。他們共同生活了六年,生了四個孩子。為了讓丈夫安心創作,她默默地獨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常言道:紅顏薄命。娜塔麗婭,身高1.73米,體態端莊,嫵媚動人,是彼得堡公認的絕色佳人。普希金夫婦婚後不久,夏天的一個清晨,在公園的林蔭大道上散步時,與沙皇尼古拉一世不期而遇。沙皇為娜塔麗婭的天姿國色所傾倒,邀請普希金夫婦到宮廷去。不久,普希金被錄用到外交部,爾後晉升為九等文官。為了讓娜塔麗婭能夠炫耀於阿尼奇科夫的舞會,沙皇又於1833年賜予普希金宮廷近侍的頭銜。普希金對此非常憤怒,因為這種頭銜通常隻給予年輕的貴族少年,他托病不到宮裏去,令沙皇十分惱火。麵對沙皇這樣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人,年輕單純的娜塔麗婭不知所措了。沙皇常常邀請普希金夫婦參加盛大的慶典活動。在舞會上,尼古拉一世不斷地邀請娜塔麗婭跳馬祖卡舞和華爾茲舞。這一切普希金都看在眼裏,恨在心裏。在普希金跟丹特士決鬥的前幾天,沙皇曾召詩人進宮。普希金回來告訴妻子說,他非常感謝沙皇對妻子的忠告,但他們談話的具體內容卻無人知曉。在此三個月之前,即1836年11月4日,普希金通過郵局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其中寫著,戴綠帽子協會成員在會長納雷什金的主持下,一致推舉普希金為“副會長”和“曆史編纂家”,並發給他“戴綠帽子榮譽勳章證書”。普希金知道信中所提的納雷什金的妻子是亞曆山大一世的情婦,因而信中暗示的就是娜塔麗婭和尼古拉一世之間有曖昧關係。

普希金把信裝入信封,陷入了沉思。六年來,他一直懷著虔敬的心愛著娜塔麗婭,感謝上帝賜給他這樣一個可親可愛、純潔善良的天使。他堅信,這是一幫無恥之徒布下的惡毒的陰謀。為了捍衛愛妻的名譽,他決定接受一切挑戰。

普希金受法國啟蒙主義思想的影響,崇尚自由。他與十二月黨人的關係非常密切,寫了許多抨擊暴政、諷刺權貴的詩,令沙皇大為震怒,慘遭流放。1827年,普希金重返彼得堡後,依然受到多次搜查和傳訊。他多次要求辭去公職,隱居鄉間,專門從事創作,但遭到拒絕。沙皇及當局企圖把普希金變成禦用文人,因此對普希金的要求極為不滿。他與官方的矛盾不斷加深。就在這個時候,丹特士,這個不速之客闖進了詩人的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