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濟慈家書(1)(2 / 2)

親愛的範尼,很不好意思寫給你這樣的東西,假如不是在白天步行之後感到如此疲倦,我也不會寫出這樣的東西。現在我正準備上床睡覺,我是如此疲憊不堪,以致在我睡下之後,如果你將我的鼻子和大腳趾頭縫在一起,在城裏像滾呼拉圈一樣地滾動我,也不會把我弄醒;我又是如此饑餓不堪,一片火腿隻夠塞我的牙縫,家禽於我仿佛雲雀。一爐麵包我能毫不費力地吃下,易如吃下一片薄薑餅;一頭公牛的頭我能輕鬆地吃下,就像過去吃掉它的眼睛;一整串豬肉香腸,在我眼裏不過是女士纖細的手指。哎呀,早晨、中午和晚上,如果有一兩畝麥片糕,一豪格海牛奶和一籃子雞蛋我就心滿意足了,此時我溶入了蘇格蘭高原人之中。

愛你的哥哥,約翰於敦夫裏斯

1818年7月2日

濟慈小傳

約翰·濟慈(1795—1821),出生於倫敦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位馬廄管理員。濟慈是家中的長子,下麵還有一個妹妹和三個弟弟,其中一個弟弟還在嬰兒時期就夭折了。濟慈8歲時,父親在一次事件中被殺身亡。同年,他的母親再嫁,但不久又與丈夫分手了。她帶著幾個孩子和她的母親一起生活。濟慈在恩菲爾德的一所學校裏受到早期教育,學習古代和當代文學,並開始嚐試翻譯維吉爾的《埃涅伊斯》。1810年,濟慈14歲時,母親因肺病而去世。外祖母把孩子托付給兩個監護人來照料,並把一筆留給孤兒的錢交由監護人掌管。父母早亡的不幸遭遇使濟慈和他的兩個弟弟—喬治和湯以及他的妹妹芳妮特別親近。同年,監護人讓濟慈輟學給一個藥劑師兼外科醫生當學徒。他當了五年學徒,又在倫敦蓋伊醫院為醫生當了兩年多的助手。在學習期間,濟慈受他的朋友、年輕教師考登·克拉克的影響愛上了詩歌。大約在1814年,他開始嚐試寫詩,起初模仿伊麗莎白時代詩人埃德蒙·斯賓塞,如《仿伊麗莎白時代詩人埃蒙德·斯賓塞之作》就是這期間的作品。漸漸地濟慈對文學的興趣越來越濃。他終於決定棄醫從文,專事詩歌創作。不久,他又結識了當時的一些著名文學藝術家,如利·亨特、珀希·比希·雪萊、華茲華斯和本傑明·羅伯特·海登等。他的作品因而也受到詩人亨特和華茲華斯的影響。

1816年5月,濟慈在亨特的幫助下在亨特主編的雜誌《觀察家》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首詩。一年後,他通過考試獲得內科醫生執照,在繼續學習外科的同時,仍堅持詩歌創作。這一年他的第一部詩集出版了,其中收錄了他的約30首詩。雖然許多詩作仍帶有模仿的痕跡,但也不乏佳作,如十四行詩《初讀查普曼譯荷馬史詩》和《蟋蟀與蚱蜢》等。詩集出版後受到好評,但同時也招致有影響的《布賴克伍德》雜誌的批評。但濟慈不為所動,繼續創作自己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