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是硬道理,每年150場的硬指標必須達到。作為團長的張巧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帶著她的團隊南征北戰。無論春夏秋冬,不管日曬雨淋,她們的腳印踏遍千山萬水,她們的汗水灑滿荊楚大地。人稱“惠農文藝遊擊隊”。為節省開支,自帶行李、自備炊具,唱草台,住民房。每當她們離開繁華鬧市,輾轉跋涉於崎嶇的山徑或彎彎的鄉間小路,青山綠水盡收眼底,泥土清香撲麵而來。親切的話語,熟悉的笑容填滿胸臆,所以,大家屢感如同回到父母的懷抱。
北風蕭瑟,細雨霏霏。那年大年初三,她們在湖北新堤演燈戲,是露天舞台,演到中途天上突然下起雨來。在台上巧珍盡管衣著單薄,冷得瑟瑟發抖,臉上陣陣起疹。但她那發自靈魂深處的仙腔和悲迓,腔恰如“音樂是天使的演說”。人山人海的觀眾似被這磁性般的楚音牢牢吸引住,沉浸在她明麗甜美天籟之音中,如醉如癡。盡管人人漸成落湯雞,卻紋風不動,執意舍不得離開,仍入迷地看戲。她不禁心底一股暖流傳遍全身,更加專注地投入角色從容表演。雨點不住地下,她的彩鞋進水了、戲裝全濕了、臉上動流了、直凍得手發僵、腿發直,但一顆滾滾燙燙的心,驅逐了風寒雨襲。純樸熱情的觀眾不知是被劇情感染還是被演員忠於藝術、忘我的精神打動,人人熱淚盈眶。巧珍也不知是深入了角色,還是因觀眾對藝朮的癡迷和酷愛所深深感動淚流滿麵。那一刻,台上台下心相通,情相融,他們雙向互動、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共同譜寫一出演員觀眾風雨戀情凱歌,響遏行雲,感天動地。這無比恢宏的場麵,壯麗圖景,隻有她與她的粉絲才能共同繪就,堪稱傑作,蔚為大觀。
讓人無不玩味與感慨的是,在那時,無以數計的劇院、場前,門可羅雀的情勢下,她們卻賓客盈門,生意紅火。它讓我們看到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藝產業化的市場前景,也看到了楚劇不滅的希望和複蘇的明天。
演出後劇團又收到一麵大錦旗,上書“不忘農民的劇團”。
對這萬人空巷的獨特景觀,專家稱之為“張巧珍現象”。
正如“天門一百單八陣,陣陣不離穆桂英”一樣,巧珍在自定每場演出費4元,與大家相差無幾的所得下。付出卻是,每年由她領銜主演完成150場任務的70%。她畢竟不是銅打鉄鋳,畢竟是血肉之軀,畢竟是人,是女人。不久她又吐血了,又倒下了。可是住院僅三天,為了信守合同,吐血還沒止住,她把針頭一拔,便去演出了。醫生大為不解,十分生氣地說:“你這個人真怪,就是個體戶病到這個地步,也撒手不幹了,你,你是真的玩命了……”人們怎麼也想不到,一位舞台上鳥鳥娜娜纖弱女子,居然有著如此堅不可摧的鋼鉄意誌。它不僅表現了一位共產黨員核心價值觀和道德情操。也折射出一個楚劇人的良知和藝術家崇高的使命意識。
三、
據載:經過三年艱苦卓絕的奮戰,她和她的戰友們飽蘸改革的心血汗水,終於在承包協議書上留下鮮紅的印跡。出色地交出承包答卷:引進了一批優秀人才,創作出4台大戲,5台小戲,超額完成任務,共演出466場,其中在農村、工礦演出313場,觀眾達80餘萬人次,演出收入60多萬元。不僅解決了農民“看戲難”的問題,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繁榮了文化市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節省國家財政開支,也緩解了劇團經濟危機,提高了個人生活水準。扭轉當時一些院團“不演不賠,多演多賠”的局麵,為省級文藝團體走發展文化產業的道路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對於幾十年一貫地吃“大鍋飯”的文藝體製無疑是一次挑戰,其震撼力不亞於十級地震。
誠然,區區60萬元,在一般人看來,不過是小菜一碟,何足掛齒?但是,假如你隻看到錢,那你大錯特錯了!因為著名文化大師餘秋雨告訴我們,“中國有一種‘文人的生態’,就是拒絕市場,大家以為這是人文精神。這種完全不關注蒼天大地,完全不關注芸芸眾生的所謂的文化人,很難令人接受。拒絕市場聽起來是非常豪邁、幹淨得不得了。但實際上,市場發展中文化研究、文化創造不與快速發展的社會緊緊聯係在一起,就無法受到社會的檢驗。無效的文化必然導致無聊,而無聊在一個文化資源短缺的國家,長期的無聊實際上就會導致無知,就是濫用了文化領域做了一件自我享用的事情,甚至是一個騙局。”
一個黑色的幽靈,在古老梨園的上空久久徘徊。一個低沉的聲音,在現代荊楚的大地時時幽鳴:
振興楚劇,篳路藍縷,行嗎???
請君一觀——“萬人空巷的張巧珍現象”,應是肯定而響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