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製造理由,摘到蘋果(1 / 1)

大專畢業前的半年,學校組織我們在一所法院實習。

法院的旁邊,是家報社,因為熱愛文字,所以我也有意地製造機會接近報社,比如投稿,比如提供新聞線索。我的目標很明確:希望畢業後能到這家報社上班。我知道這很不現實,因為據我所知,這家報社隻接受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而且競爭相當地激烈。但我想,隻要我仍在報社旁邊的法院實習一天,我就要努力給自己創造機會。

三個月後,報社記者部和編輯部的人都熟悉我了,知道有一個熱心投稿,熱心提供新聞線索的年輕人。而我,也在這極短的時間裏,基本了解了報社工作的大致流程,並和報社的記者編輯們關係挺不錯。他們私下裏告訴我,報社過幾個月可能要進人,聽到這,我的心中一陣竊喜。我想,下一步該是如何去接近報社的高層了。

不久我發現,報社的許總編很喜歡釣魚。尤其一到周末,他就會獨自騎個自行車,來到護城河邊,安靜地釣魚。得到這一信息,我暗暗高興,盡管我不喜歡釣魚。此後的一個月裏,護城河邊,有一個50多歲的老人和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每到周末,就會準時來到這裏釣魚。

慢慢的,許總編開始注意到了我,一次兩次,最後我們竟聊上了。有一次他突然問我:“小夥子,你也喜歡釣魚?”

“不太喜歡。”我如實回答。

“那你為什麼還要每周堅持來?”

“我在給自己機會。”

“什麼機會?”他很感興趣。

“接近您的機會。”

“為什麼?”我的話似乎引起了他的興趣。

“我想讓您從認識我,到了解我,再到熟識我。因為我知道,你們報社過段時間可能要招聘新人,我想讓您給我這個大專生一次公平參加考試的機會,我僅僅隻需要這個機會。如此而已!”說到這,我激動起來。

許總編低下了頭,沉默了許久,才開口道:“一個月後,你再來報社找我。”

果然,一個月後,我在報紙上看到了招聘啟事,是他們報社招聘兩名副刊編輯的啟事。依照他當初的話,我到報社找到了他,他開給我一張便箋。憑著這張便箋,我順利地報了名。

先是筆試,96人參加的考試,我考了第四名。然後的麵試,是許總編親自主持的,他是主考官。

他問我:“如果你是副刊編輯,我給篇稿子你,你發不發?”

“發!因為我相信許總編您挑中的稿子一定有質量保證。”

“如果文章非常差,錯漏百出呢?”

“我會把文章細心修改潤色的。”

“如果我要你尊重作者,不準修改呢?”許總編窮追不舍。

“我會在文章的醒目位置,再加上一個欄目小標題——‘短文改錯’。”

那一刻,許總編笑了:“你很狡猾!”

我笑著回答他:“不是我狡猾,是我十分想得到這份工作。在這過程中,我一直都是在給自己製造理由、創造機會。投稿、提供新聞線索,都是在熟悉報社的工作環境,同時也是在給自己線索,從而及時了解到報社的用人信息;製造釣魚的機會接近您,是讓自己熟悉您,從而知道您是一個愛才的領導,同時也讓您了解我,我的確是有用之才,的確能勝任報社的工作。”

那一刻,我看到了許總編的點頭微笑,我知道,自己贏得了機會。結果,我成了報社五年來唯一應聘成功的大專生。

上帝說:我們可能摘不到高高在上的蘋果,但我們可以找個理由去接近它,觀察它,我們每走近一步,便會聞到蘋果的一次芳香。走近、走近、再走近,對你來說都是一次次成功。很多時候,在你努力前進的同時,你會有突然的驚喜——蘋果熟透了!然後沉沉地跌落在你的掌心。

學會給自己製造理由、創造機會,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更是一次毅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