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致李經國(1 / 1)

經國同誌:

謝謝惠贈《周紹良友朋書劄》。

紹良兄在人文社做了二十多年古典文學編輯,了解他的人品與學識的人,不如認識他的人多。這本《書劄》展現了他鮮為人知的某些文化層麵和生活細節,讓讀者至少從下列三點記住了他:

一、他素習不喜炒作、張揚,而具有埋頭做學問的精神。《〈蘭亭序〉真偽考》一文,體現了他的真才實學,更表現出他不依政治風向選擇學術方向、決不媚俗的學術勇氣;

二、他不單純從故紙堆鑽研,卻掌握了科學的治學方法。他花費大量心血做文化收藏工作,是為了借重曆史事實來說話。如唐代墓誌拓片的蒐集,正用事實校訂了唐史著述中某些幹支的訛誤;

三、他將曆年收藏的大量古籍善本、墓誌拓片、各式墨寶和古代書畫等,無償捐獻或低價轉讓國家級文化單位,更體現致李經國的胸懷。

他通過入世手段的修行,達到了出世的境界,難怪佛門人士稱他為“大善知識”。

魯迅先生讚揚過的“中國的脊梁”,其中包括“文化事業的脊梁”。中國古老優秀文化的傳承,離不開紹良兄這樣真誠而不計名利的“脊梁”。在他年邁體弱之際,你及時幫助他整理文稿,為文化積累做了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值得感謝的。希望更多的年輕同誌能像你一樣,認真學習紹良先生的人品和文品,通過實踐作出成績來。隻要大家都這樣來做,中華文明的發揚光大是會指日可待的。

順頌撰安!

綠原

2006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