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期間,我有幸結識了孫用老先生。孫老先生是20世紀的世紀同齡人,本名卜成中,生於浙江杭州。他青年時期親炙魯迅先生的教誨,此後成為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他精通英語和世界語,為中國與匈牙利之間的文化交流作出過重要的貢獻。
孫用老是一位真正的“謙謙君子”。同他相識以來,從他虛懷若穀的談吐中,我受到過不少教益。作為晚輩,我尊稱他為“翻譯界的老前輩”,他總紅著臉,微笑地說:“請別這樣稱呼,聽著我就難受,簡直不敢跟你講話了。”
孫用老平日沉默寡言,但在熟人麵前卻很健談。我曾就翻譯上一些原則問題向他請教,他先是不肯回答,隻說自己“始終在摸索,講不出什麼意見”;過了幾天,他卻仿佛很隨便地對我說:“我屬於魯迅的直譯派。”
記得有一次,我們談到匈牙利大詩人裴多菲那首“生命誠可貴”的名詩,他一方麵衷心稱讚殷夫的譯文中國化,因而膾炙人口,另方麵又說,他自己仍隻能按照原文直譯(按:孫用老的譯文同殷夫的那四句名譯在意義上略有不同)。
孫用老平日為了獎掖後學,經常把他的寶貴藏書慷慨贈與他認為更有用處的人。有一天,我告訴他,我買到一本英國版的《格林童話》,裏麵有不少英國銅刻家的插圖,非常精美;他則笑著對我說,那是英國人眼中的格林,而他有一部德國木刻家插圖的《格林童話全集》,風格則完全不同。沒想到,第二天他就把那部書帶來給我看,並把它贈送給我。怕我不接受,他先就在書上把我的名字寫上去了。
尤其令我難忘的是,1977年底,“四人幫”倒台後一年,我回到人民文學出版社不久,孫用老特地給我寫過一封信,鼓勵我好好利用時間,多為人民做點有益的工作。對於他的這番鼓勵,我除了由衷感激,同時感到慚愧,隻好把它作為克服惰性的動力。
1983年
孫用(1902~1983):著名文學翻譯家、魯迅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