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億多年前的中生代海洋裏生活著一種性情凶猛的食肉動物魚龍。提起魚龍,人們都會以為它是恐龍,但它並不是恐龍。魚龍當時稱霸海洋世界,因為在海洋裏屍體容易腐爛,不易形成化石,所以人們對於這種海底大型爬行動物的特征了解很少。在我國,魚龍化石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的三疊紀地層中。魚龍也有很多類。它們是生活在距今2.3億?1.9億年前的喜馬拉雅魚龍、混魚龍和巢湖龍等。魚龍的特征也很特別,它的眼睛大、嘴巴大、牙齒十分鋒利,個頭兒最大的可以長到120米長c現在魚龍留給我們最大疑惑——魚龍究竟是用肺呼吸還是用鰓呼吸?一些古生物學家早在19世紀20年代就提出,魚龍和另一種生著長脖子的水生爬行動物蛇頸龍是集魚類和爬行動物特征於一身的動物。後來人們才發現魚龍是用肺呼吸的,也就說明它巳具備在陸地生活能力。可是前麵我們巳經提到了魚龍是生活在水裏的,如果這樣的話,魚龍的肺又怎樣形成的呢?這至今令人無法解答。有一種說法:海豚是由魚龍演化而來的,魚龍又有可能是生活在淺水區、體形細長的像鱷魚一樣的捕食動物演化而來的,從生物演化的規律來看,魚龍的祖先應該個頭較小,生活在水中,但在岸邊獵物捕食的動物。
魚龍的生活習性也令古生物學家大大迷惑,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在英國一處大型采石場發現了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魚龍化石。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它那細長的嘴巴和纖細的尖利的牙齒與其他種類魚龍強有力的大顎骨、鋒利獠牙和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科學家推測魚龍不僅和海豚、白鰭豚接近而且也和大型鯨魚、濾食性鯊魚相似,都是以小魚、小蝦、浮遊生物為食。可能有些魚龍種類屬於凶猛殘暴,但有些魚龍種類性情溫和。這樣解釋可能會好一點。從動物分類來看,魚龍要比鯊魚等魚類高級,而又比哺乳動物鯨和海豚低級,那麼,為什麼到今天這三種極為相似的動物隻有魚龍滅絕,而比它高級和低級的其他兩種動物都活了下來了呢?
魚龍留給我們的疑團還有許多,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研究。希望有一天能揭開魚龍神秘的麵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