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菜蚜
菜蚜,又稱膩蟲和蜜蟲,是菜縊管蚜(蘿卜蚜)、桃蚜(煙蚜)和甘藍蚜的統稱。桃蚜遍及全國各地,常與蘿卜蚜混合發生。蘿卜蚜以華南居多。甘藍蚜在西北及東北地區常有發生。
(1)習性與危害 危害蘿卜的主要是蘿卜蚜。蘿卜蚜在北方一年發生10~20餘代,溫室內可終年繁殖危害。在北京,11月上旬發生無翅的雌雄性蚜,交配後在菜葉背麵產卵越冬。夏季,在無十字花科蔬菜生長的情況下,蘿卜蚜則寄生在十字花科雜草上。蘿卜蚜適溫範圍廣,在較低溫度下發育也較快,這是秋後白菜、蘿卜上蘿卜蚜比桃蚜多的原因之一。蘿卜蚜具有趨綠習性,集聚在十字花科蔬菜的心葉和花序上。
菜蚜在平均溫度為15~26℃,相對濕度為75%~85%時繁殖最快,4~6天就可繁殖一代。菜蚜對黃色、橙色有強烈的趨性,對銀灰色有負趨性。人們可利用此特點進行防治。
菜蚜在天氣幹旱、悶熱時發生嚴重,常成群聚集在蘿卜的葉背上吮吸汁液,使受害葉的葉緣向後卷曲,葉片皺縮,漸漸變黃死掉,或者使植株生長矮小,發育不良,最後全株枯死。
蘿卜幼苗期,正是蚜蟲大量發生期。受害的蘿卜植株不能正常生長。蚜蟲還可傳播病毒病,使蘿卜表皮粗糙,影響品質和產量。蚜蟲除春夏季危害春蘿卜外,還危害采種株的葉片,影響種株正常抽薹、開花及結莢。
(2)防治措施
①采取農業防治措施,主要是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或鄰作,注意清潔田園,清除排水溝、灌水渠及田邊的各種雜草,防止菜蚜寄生或越冬。
②利用銀灰膜避蚜,在田間鋪蓋銀灰色薄膜,可以減少有翅蚜遷入傳毒。
③發現被嚴重危害的植株,應立即拔除深埋。
④使用化學藥劑。發生蚜害時,可每畝用50%避蚜霧(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10~18克,兌水30~50升噴霧。這對滅殺菜蚜有特效且不傷害天敵和蜜蜂。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殺。
由於蚜蟲繁殖快,蔓延迅速,而且又多藏身於心葉或葉背皺縮處,所以噴藥時一定要細致。為避免蚜蟲產生抗藥性,在防治時應選擇幾種農藥交替使用。
2.菜青蟲
(1)習性與危害 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屬鱗翅目粉蝶科,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菜青蟲為咀嚼式口器害蟲。初孵幼蟲在葉背啃食,殘留表皮,3齡以後食量劇增,將葉片吃成網狀或缺刻,嚴重時僅留葉脈和葉柄,使蘿卜幼苗死亡。其蟲糞汙染蘿卜心葉,常引起腐爛。幼蟲危害造成的傷口,能誘致軟腐病的發生。菜青蟲一年發生的代數,在地理分布上,由北向南逐漸增加。北方地區一般為3~4代,南方地區一般為7~9代。菜青蟲喜溫暖。一般在氣溫為15~25℃,相對濕度為76%左右,每周降雨量為10毫米左右時,最適於它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幼蟲期共5齡,1~3齡食葉量約占3%,4齡約占13%,5齡進入暴食期,其食葉量約占84%。幼蟲期為11~12天,老熟幼蟲多在葉背化蛹,蛹期為5~16天。秋末,老熟幼蟲在菜田附近的牆壁、樹幹、風障等處化蛹越冬。
(2)防治措施 在田間多數菜青蟲處於3齡前是施藥防治的關鍵時期。
①采用農業防治措施,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或鄰作。收完蘿卜後清潔田園,減少蟲源。
②實施生物防治,用含活孢子量100億/克的蘇雲金杆菌(Bt)乳劑或青蟲菌粉,兌水800~1 000倍液噴霧。在氣溫20℃以上時使用,具有效果好、無公害、不殺死天敵等優點。
③使用藥劑防治,選用5%抑太保乳油、5%農夢特乳油、5%卡死克乳油的4 000倍液之一噴霧。也可選用20%滅幼脲1號或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 000倍液,50%辛硫磷1 000~1 500倍液噴霧殺蟲。
3.菜螟
菜螟,又名菜心蟲和蘿卜螟。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蘿卜受害最重。
(1)習性與危害 在北方地區,菜螟一年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吐絲綴合泥土、枯葉做成梭狀絲囊在土中越冬。春秋均有發生,以秋季的危害最重。成蟲白天潛伏葉下,夜間出來活動。卵散產在小苗心葉、葉柄、莖及外露根上,卵期3~5天。幼蟲孵化後爬向幼苗,吐絲綴葉,咬食心葉,輕者使幼苗生長停滯,重者使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斷壟。3齡後,幼蟲鑽蛀莖髓,形成隧道,甚至鑽食根部,造成根部腐爛。蘿卜播種期越早,受害越嚴重。
(2)防治措施
①以藥劑防治為主,當蘿卜生長出3~6片真葉時,施藥重點是菜苗的心葉。第一次噴藥後,每隔5~7天噴藥1次,共噴3~4次。藥劑可選用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5%農夢特乳油中任意一種的4 000倍液,也可用20%滅幼脲1號、25%滅幼脲3號懸浮劑中任意一種的500~1 000倍液噴霧。此外,還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50%殺螟鬆乳油、50%巴丹可濕性粉劑中任意一種的1 000~1 500倍液噴殺。
②實施生物防治,用含活孢子量100億/克的蘇雲金杆菌(Bt)乳劑、殺螟杆菌或青蟲菌粉,兌水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在氣溫20℃以上時使用,可以收到高效。
③進行農業防治,在蘿卜收獲後,及時清潔田園,播種時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與鄰作,以便減少和消滅蟲源。
4.黃曲條跳甲
(1)習性與危害 該蟲又叫地蹦子,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白菜、蘿卜等受害嚴重。黃曲條跳甲的成蟲和幼蟲都能危害。
不同地區一年中發生的代數不同,在華北地區為4~5代,華東地區為4~6代,華南地區為7~8代。春秋兩季危害較重,在北方秋季危害比春季重。成蟲主要食害葉片,把蘿卜葉子咬出許多小孔,剛出土的小苗往往被吃光,造成嚴重缺苗。在留種地還能危害花蕾和嫩芽。幼蟲在土內3~5厘米深處危害根部,咬食根皮,蛀出許多彎曲蟲道,咬斷須根,引起小苗枯死。
(2)防治措施 以治成蟲為主,治幼蟲為輔。對於黃曲條跳甲,應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實行綜合防治。
①清潔田園。在蘿卜收獲後,清除地裏殘株落葉,勤除雜草,消滅成蟲及幼蟲的孳生場所。實行十字花科蔬菜和其他作物的合理輪作,斷絕黃曲條跳甲的過渡食物源。有條件的地區,在蘿卜播種前7~10天深耕曬垡,這不僅可使土壤環境不利於其幼蟲的生活,同時還有滅蛹的作用。
②加強苗期管理。在幼苗期或定苗期及時中耕,促進根係發育,降低土表濕度,壓低蟲卵的孵化率。
③進行藥劑防治,殺滅成蟲。如發現田間有該害蟲,則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40%菊殺乳油2 000~3 000倍液進行噴殺。防治重點在蘿卜苗期,幼苗出土後如果發現被害,應立即用藥防治。在施藥時,最好從菜田四周向中央噴灑,以防止成蟲逃走。
5.小地老虎
(1)習性與危害 小地老虎,又名土蠶。在華北地區年發生3~4代,以蛹或老熟幼蟲越冬。一般在3月下旬出現越冬代成蟲,5月上中旬是第一代幼蟲發生和危害盛期,7月中下旬為第二代發生和危害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第三代發生和危害盛期。3齡前的幼蟲,晝夜咬食蘿卜的心葉,將葉片吃成小孔或缺刻狀。3齡後的幼蟲食量劇增,它們白天躲在離土表2~6厘米深處,夜間爬到地麵危害,尤其是在天剛亮、露水多時危害最凶,咬斷蘿卜幼苗嫩莖、心葉,造成缺苗斷壟。
(2)防治措施
①實行農業防治,除草滅蟲。在春播前,進行耕翻細耙,消滅部分蟲卵和早春的雜草寄主。清理田園,在蘿卜苗期或幼蟲1~2齡時,結合鬆土清除菜田內外的雜草,用以漚肥或將其燒毀,以大量消滅蟲卵和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