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卷六十三(十五則)(1 / 3)

二叔不鹹

《左氏傳》載富辰之言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士大夫多以二叔為管、蔡。案《蔡仲之命》雲:“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於商,囚蔡叔,降霍叔為庶人。”蓋三叔也。杜預注以為周公傷夏、殷之叔世,疏其親戚,以至滅亡,故廣封其兄弟。是以方敘說管、蔡、郕、霍十六國,其義昭然。所言親戚者,指兄弟耳。

官階服章

唐憲宗時,因數赦,官多泛階;又帝親郊,陪祠者授三品、五品,不計考;使府軍吏以軍功借賜朱紫,率十八;近臣謝、郎官出使,多所賜與。每朝會,朱紫滿庭,而少衣綠者,品服太濫,人不以為貴,帝亦惡之,詔太子少師鄭餘慶條奏懲革。淳熙十六年,紹熙五年,連有覃霈,轉官賜服者眾。紹熙元年,予自當塗徙會稽,過闕,遇起居舍人莫仲謙於漏舍,仲謙雲:“比赴景靈行香,見朝士百數,無一綠袍者。”又朝議,中奉皆直轉行,故五品官不勝計,頗類元和也。

月非望而食

曆家論日月食,自漢太初以來,始定日食,不在朔則在晦,否則二日,然甚少。月食則有十四、十五、十六之差,蓋置望參錯也。天體有二交道,曰交初,曰交中。交初者,星家以為羅。交中者,計都也。隱暗不可見,於是為入交法以求之,然不能過求朔望耳。若餘日入交,則書所不載,由漢及唐二十八家,暨本朝十一曆,皆然。姑以慶元丁巳歲五次月食考之,二月望為入交中,七月為交初,唯十月二十日、二十一日連兩夜,乃以二更盡月食之既,才兩刻複明,十一月十八夜複如之。案此三食皆是交中。十月二十夜月在張五度,而計都在翼二度,次夜月在張十七度,計都未定,相距才四度耳。十一月十八夜,月在星五度,計都在張十九度,相距二十度。十二月十七夜五更,月在星二度,入交陽末,卯初四刻交甚,食六分半,八刻退交。十八夜四更,月在張六度,入交中陰初,至寅四刻交甚,食九分,卯五刻退交。其驗如此。予竊又有疑焉,太陰一月一周天,必兩值交道,今年遂至八食,一一如星官、曆翁之說,仍不拘月望,則玉川子之詩不勝作矣,當更求其旨趣雲。頃見太史局官劉孝榮言:“月本無光,受日為明,望夜正與日對,故一輪光滿。或月行有遲疾先後,日光所不照處,則為食。朔旦之日,日月同宮,如月在日上,掩太陽而過,則日光為所遮,故為日食。非此二日,則無薄蝕之理。”其說亦通。

慶善橋

饒州學非範文正公所建,予既書之矣。城內慶善橋之說,亦然。比因郡人修橋,拆去舊石,見其上鐫雲:“康定庚辰”。案範公以景祐乙亥為待製,丙子知開封府,黜知饒州,後徙潤、越,至庚辰歲乃複職,帥長安,既去此久矣。

西漢以來加官

《漢書·百官表》雲,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將軍、列侯、卿、大夫、將、都尉。給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議郎。其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諸曹受尚書事,諸吏得舉法,散騎並乘輿車。並,步浪反。案漢世除授此等稱謂,殆若今之兼職者,不甚為顯秩,然魏相以禦史大夫兼給事中。它如劉向以宗正,散騎,給事中;蘇武以右曹,典屬國;揚雄為諸吏,光祿大夫是也。至於金日碑以降虜為侍中,其子賞、建,諸孫常、敞、岑、明、涉、湯、融、欽,皆以左曹、諸吏、侍中,故班史讚之雲:“七世內侍,何其盛也!”蓋如今時門宣讚、祗候之類。但漢家多用士人,武帝所任莊助、朱買臣、吾丘壽王、東方朔諸人,皆天下選,此其所以為人貴重。東漢大略亦然。晉、宋以來,又有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散騎侍郎等,皆為兼官,但視本秩之高下。已而複以將軍為寵,齊高帝以太子詹事何戢領選,以戢資重,欲加常侍,褚淵曰:“臣與王儉既巳左珥,若複加戢,則八座遂有三貂。若帖以驍、遊,亦為不少。”乃以為吏部尚書,加驍騎將軍。唐有檢校官、文武散階、憲銜,乃此製也。因朝自真宗始創學士、直學士、待製、直職名,尤為仕宦所慕。今自觀文殿大學士至直秘,幾四十種,不刊之典,明白易曉,非若前代之冗泛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