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有個老人給孫子二文錢讓他買醬油醋,孫子去後又返回來,問道:“哪個錢買醬油?哪個錢買醋?”爺爺說:“一個錢買醬油,一個錢買醋。難道這還要問嗎?”孫子走了不多時,再次返回來問道:“哪個碗盛醬油?哪個碗盛醋?”爺爺一聽,生氣孫子太癡呆,便對孫子進行責罰。正巧趕上兒子進來,問是什麼緣故,老人如實相告,兒子一聽便脫掉帽子,揪住自己頭發亂打,老人說:“你難道是瘋子嗎?”兒子回答說:“我不是瘋子,你打得我的兒子,我難道打不得你的兒子?”
劈柴
父子同劈一柴,父執柯,誤傷子指,子罵曰:“老烏龜,汝眼瞎耶!”孫在旁見祖被罵,意甚不平,遂曰:“狗日出的,父親可是罵得的麼!”
【譯文】父子二人同劈一根木頭,父親持斧子,誤傷兒子手指,兒子罵道:“老烏龜,你眼睛瞎了嗎?”孫子在旁見爺爺被罵,甚感不平,於是喊道:“狗日出來的,父親難道是可以罵的嗎!”
悟到
一富家兒不愛讀書,父禁之。一日父潛伺窺其動靜,見其子開卷吟哦,忽大聲曰:“我知之矣。”父意其有所得,乃喜而問曰:“我兒理會了麼?”子曰:“書不可不看,我一向隻道書是寫成的,原來是刻板印就的。”
【譯文】有個富人的兒子不愛讀書,富人硬把兒子禁閉在書房中。一天,富人窺視其動靜,見兒子開卷吟誦,突然大叫道:“我知道了。”富人認為兒子讀書有所得,便十分高興地問道:“我兒讀書收獲不小吧?”兒子回答說:“書不可不看,我過去一向認為書是寫成的,原來是刻版印成的。”
藏鋤
夫在田中耦耕,妻喚吃飯。夫乃高聲應曰:“待我藏好鋤頭便來也。”及歸,妻戒夫曰:“藏鋤宜密,你既高聲,豈不被人偷去。”因促之往看,鋤果失矣。因急歸,依聲附其妻耳雲:“鋤已被人偷去了。”
【譯文】丈夫在田間耕作,妻子招呼他吃飯,丈夫大聲回答道:“等我藏好鋤頭便來。”丈夫歸來後,妻子告誡丈夫道:“藏鋤頭應秘密進行,你高聲叫喊,豈不要被別人偷去。”邊說邊催促丈夫去看,丈夫一看鋤頭果然丟失了。於是急忙返回,低聲附在妻子耳邊說:“鋤頭已經被人偷去了。”
較歲
一人新育女,有以兩歲兒來議親者,其人怒曰:“何得欺我,吾女一歲,他子兩歲,若吾女十歲,渠兒二十歲矣。安得許此老婿。”妻謂夫曰:“汝算差矣!吾女今年雖一歲,等以明年此時,便與彼兒同庚,如何不許?”
【譯文】有個人剛生下一個女兒,便有以兩歲兒子來議親的。那個人大怒說:“為什麼要欺辱我。我女兒一歲,他的兒子兩歲;如果我女兒十歲時,那麼他的兒子就二十歲了。怎能許配給如此老婿。”妻子對丈夫說:“你算差了!我們女兒今年雖是一歲,但等到明年,便與他的兒子同歲,為什麼不許。”
拾簪
一人在枕邊拾得一簪,喜出望外,訴之於友,曰:“此不是兄的,定是尊嫂的,何喜之有?”答曰:“便是,不是弟的,又不是房下的,所以造化。”
【譯文】有個人在枕邊拾到一簪(古人用來插定發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此處指老婆養漢,對方丟下的簪子),喜出望外,便告訴了朋友,朋友說:“它不是你的,就必定是你老婆的,何喜之有?”那人答道:“正因為不是我的,又不是我老婆的,所以有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