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變則通——察言觀色的辦事技巧(二)(2 / 3)

使用第一人稱單數的人,一般有著非常強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常用複數的人大多屬於缺乏個性,埋沒於集體中,隨聲附和型的人。

生活中,人們總是認為是在用自己的話說話,寫文章,事實上無意中在借用別人的話,有自我擴大欲,反過來探尋這一點,就能窺見其人的內心深處。比如,談話中,使用難懂的詞和外語的人都會感到困惑,其實,說這些話的人多是將詞語作為掩飾自己內心弱點的盾牌。擇業時,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是必要的,但若過分矯飾,反而會得到畫蛇添足的效果,讓別人如墜雲霧的效果是最不利的。這種情形常常不過是反證了對自己的智能的自卑意識,將詞語作為盾牌,以掩蓋自己心底的自卑感。《圍城》中的張先生在方鴻漸麵前大肆賣弄自己的洋文,以展示自己的博學多識,其實隻有反映出其知識貧乏的一麵。

三、從其說話方式找到其真實想法。

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感情或意見,都在說話方式裏表現得清清楚楚,隻要仔細揣摩,就算是弦外之音也能從說話的簾幕下逐漸透露出來。

1.說話速度能夠看出對方的深層心理。

倘若對於某人心懷不滿,或者持有敵意態度時,許多人的說話速度都變得遲緩,倘若有愧於他人或者說謊話時,說話的速度自然就會快起來。

例說,有一名男士每天下班都準時回家,這一天他下班後卻留在辦公室與同事在一起娛樂,回到家時,他就馬上跟妻子說他加班了,而且還詛咒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活兒幹不完等等之類的話。他的說話速度一定會比平常快,因為這樣可以解除他內心不安的心理。

遇到丈夫這樣時,做妻子的一定要慎重,什麼事一旦有了開頭,就會有下次,不可掉以輕心。

2.從說話語調中看破對方心理。

上麵所說的那位“加班”的男士,當他回到家時,他說話的速度不僅快,而且慷慨激昂,仿佛今天的“加班”的確讓他為之反感——他是很不情願“加班”的。

當兩人意見產生歧義時,其中一個人提高說話音調,那就表示他想壓倒對方。對於那種心懷企圖的人,他說話時就一定會有意地抑揚頓挫,製造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有一種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欲望,此時自我顯示就會逐漸地表現出來。

3.由聽話方式看破對方心理。

構成談話條件的因素包括兩種不同立場的存在者,即說話者與聽話者。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對自己說話後的各種反應,去觀察對方的深層心理。

倘若一個人在傾聽時很認真,他大致會正襟危坐,視線也一直會望著對方。反之,他的視線必然會散亂,身體也可能在傾斜或亂動,這就表現出他此時的煩躁情緒。

有些人在傾聽對方的每一句話時都很仔細,等到講述者快說完時,他也會透露出自己的心聲,由此看來,這位傾聽者完全依靠堅強的耐心,再配合一股好奇心,才能最終突破講話者的秘密。

倘若你想知道某些消息,你就會和他從一個平常的話題切入,然後認真傾聽、提問、傾聽……循環漸進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方在高興之餘,也忘了提防,相反還會認為你是一個很好的善解人意的傾聽者。

在表麵上,話語的“言外之意”是人們不能看到的,但它傳達的信息卻是極為微妙的,需要精心捕捉。準確、細心地辨別各種言外之意,體察言者的真正用心,可以使自己避免言語行為的盲目性。會聽他人的“言外之意”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麵也要慎重措辭,避免別人聽出不必要的言外之意。

如一位年輕的員工在非正式場合向領導說起工作量多、任務重。這位領導誤以為下屬嫌工作累,於是找了個機會把他調到一個輕閑的部門。其實下屬隻是隨便反映一下情況,讓上級知道他工作的辛苦,肯定和承認他在單位裏的地位和作用而已。結果不合適的表達讓上級誤聽言外之意,結果啞巴吃黃連——有苦不能言。

俗話說“聽話聽音”,如果能熟悉、掌握這個道理,體察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調整好自己的心境,盡可能進入對方的角色,設身處地替對方想想,辦事時就會減少許多麻煩。

4.通曉人情,以理服人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世事通暢便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

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

要想辦事時事半功倍,那就必須懂人情、通人情。如果不通,也就等於沒有人情。比方說,一個人,別人有樂,他不能欣然於色;別人有悲,他居然無動於衷;別人有難,他不能拔刀相助,不能幫人排憂解難,甚至連順水人情都不肯做,那就是不通人情、麻木不仁了。當然,他也休想得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做起事來就會更加吃力,反而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謂“通曉人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種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情感體驗態度。具體它又表現為正反兩個方麵。從正麵講,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例說,自己肚子餓了要吃飯,應該想到別人肚子餓也要吃飯,從而推食食人;自己身上冷要穿衣,應該想到別人身上冷也要穿衣,從而解衣衣人。從另一個角度講,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方說,自己怕丟麵子,就不要傷別人;自己不想死,就不要殺別人。這些雖然說起來都是小事,但小事也要給予注重,因為成敗往往也都體現在這些小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