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3 / 3)

一日,她給父親寫信:“我終日在家理醫藥,亦藉此偷閑也。天下事,玄黃未定,我又何去何從?念汝讀書正是及時。蹉跎悮了,亦爹爹之過。二娘病好,我當到津一作計□。春深風候正暖,庭花丁香開過,牡丹本亦有兩三葩向人作態,惜兒未來耳……

那時,她12歲,如那牡丹兩三葩顫巍巍開在荒茫的世界裏,開在父親心頭最軟處。

所以等到父親去歐洲時,唯一帶在身邊跟著自己的孩子隻有林徽因一個。林徽因跟徐誌摩說父親是她唯一的知己,而林長民也跟徐誌摩說,女兒是他唯一的知己,還說:“做一個有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在父親麵前,林徽因很乖,也許她聽從父親的安排心甘情願跟梁思成成婚,跟徐誌摩斷情,恐怕也有這種從小而來想要做父親的好女兒、讓父親也為自己驕傲的目標有一些聯係。連拒婚徐誌摩的信都是父親幫她回的——

誌摩足下:長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豪(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悮(誤)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飯,盼君來談,並約博生夫婦。友誼長葆,此意幸亮察。敬頌文安。

弟長民頓首,十二月一日。徽音附候。

而徽音附候這幾個字是林徽因寫的,一個月後,林徽因和梁思成訂婚。

她很理智地愛人,不會為感情這種虛無的東西讓自己眾叛親離。但她卻有很多情,多情如四月的人間,春意盎然。

來北京後,林徽因一家起先住在前王公廠,原是明代掌管營造火器的地方。後來又遷到了玉帶河邊的織女橋,與菖蒲河上的牛郎橋僅隔一公裏。因為明清時代,天安門前廣場是皇朝禁地,於是分別在故宮兩側的兩橋來往不容易,故有此美麗的橋名。林徽因就讀於培華女子中學,在此美麗的地方度過自己一段寂寞的中學時代。

那個時候自信為治世能臣的父親,因為動蕩的時局而四處奔波,林徽因有時跟兩位母親住在一起,照顧著一家幾口的生活。這種生活落在她筆下就是:“二娘病不居醫院,爹爹在京不放心,囑吾日以快信報病情。時天苦熱,桓病新愈,燕玉及恒則啼哭無常。嚐至夜闌,猶不得睡。一夜月明,桓哭久,吾不忍聽,起抱之,徘徊廊外一時許,桓始熟睡。乳媼粗心,任病孩久哭,思之可恨。”有時林徽因則需獨自一人留在北京,而像她說的數著橋上欄杆龍樣頭尾,像坐一條寂寞的船,自己拉纖。她的好友費慰梅說:“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親戚把她當成一個成人而因此騙走了她的童年。”

她的寂寞,作為知己的父親是懂的,而她的成熟是父親需要的。於是1920年,16歲的林徽因隨同赴英講學的父親來到英國,考入聖瑪莉學院學習。林長民對女兒說:“我此次遠遊攜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觀察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汝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第三要汝暫時離去家庭煩瑣生活,俾得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在英國的日子,父親也在為事業奔波,常常獨自一人獨在異鄉的林徽因還是非常寂寞。看著多雨的倫敦,一個人的心情也在飄灑著灰蒙蒙的細雨。多年以後她給沈從文寫信,回憶起這段在記憶中灰蒙蒙的日子:“我獨自坐在一間頂大的書房裏看雨,那是英國不斷的落雨……(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咬著手指頭哭——悶到實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著生活有點浪漫的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走進來坐在我對麵同我談話,或是與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要來愛我。我做著所有女孩做的夢,而實際上卻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從不認識一個男朋友,從沒有一個浪漫聰明的人走來同我玩。”

在她最寂寞的時候,徐誌摩像長腿叔叔一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