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現當代亞非文學主要是指20世紀20年代後亞非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學,大致可按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界分為現代和當代兩部分。
與近代亞非文學相似,現當代亞非文學跟同時期的歐美文學相比,仍然存在發展不夠充分、創作不夠繁榮的情況。但在激烈的反帝、反殖、反封建鬥爭和西方文學流派的影響下,這時期亞非各國也出現了具有獨特風格的井上靖、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阿格農、邁哈福茲、索因卡、戈迪默等著名作家。其中一些國家如日本的文學逐漸與歐美文學實現了同步接軌。
學習本章節內容應注意橫向與縱向的分析比較:一方麵要與同時期的歐美文學相比,思考這一時期歐美文學對亞非文學的影響;同時也要與古代近代的亞非文學相比,思考兩者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第一節 概述
亞非地區許多國家的社會性質和文學形態在20世紀20年代之後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和隨後發生的俄國十月革命在人類的曆史進程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同時也促進了亞非各國人民的覺醒和民族意識的高漲。不少國家的民族資產階級不斷發展壯大,代表民族利益的政黨紛紛成立,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作為新興的政治力量登上曆史舞台。20年代末至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嚴重的經濟危機波及了亞非地區,造成了社會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燒到了許多亞非國家,大量國家成為戰爭的直接受害者。尤其是地處東亞的日本成了法西斯主義的戰爭策源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將包括其本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人民都拖進了戰爭的深淵。戰爭結束之後,亞非地區的社會形勢和政治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國家獲得獨立、人民爭取解放成為席卷亞非地區的潮流,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許多國家陸續獲得了政治獨立。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亞非各國的文學形勢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新文學在與舊文學抗衡中得到發展,民族文學和西方文學融彙中相繼崛起,無產階級文學在於資產階級文學鬥爭中壯大,以其鮮明的政治傾向和強烈的戰鬥性在亞非文壇上占有突出地位。總之,亞非現當代文學接受歐美文學影響,在各自國家、民族近代文學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
與近代階段的文學相類似,現當代亞非文學與同時期的西方文學相比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夠充分、創作不夠繁榮的情況。然而,較之近代以前的文學,現當代亞非文學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內容上,許多作品立足現實,再現各國人民反帝、反殖、反法西斯戰爭和反封建鬥爭情形,反映民族解放與人民民主的曆史訴求,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在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裏,文學開始反映新的社會風貌和社會問題,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學則反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曆史進程,一些國家的文學還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罪惡。在藝術上,現當代階段的亞非文學表現手法推陳出新,體裁形式多種多樣,各種現代主義的流派觀念發揮出較大程度的影響,促進了亞非各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一些國家的文學逐漸與歐美文學實現了同步接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阿格農、納吉布·馬哈福茲、索因卡、戈迪默等人是這一時期亞非文學史上湧現出的一批著名作家。
一、日本現當代文學
日本現當代文學是指昭和年代之後的文學。
日本是亞非世界唯一一個通過政治革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近代以後的日本文學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伴生物應運而生的。日本文學現當代階段是與同時期歐洲文學的發展大致同步的。但是,日本社會經曆了空前複雜的對抗、動蕩、分化與重構,殘酷的法西斯專製、災難性的侵略戰爭、戰敗造成的精神陣痛、戰後日本社會的巨大變革以及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西方各種文藝思潮的衝擊影響等一係列因素都在這一時期的文學中留下了印跡。
現當代時期的日本文學呈現出以下特點:文學流派紛繁駁雜,此伏彼起,令人目不暇接;沿著“尊重個性”、“自我解放”的方向發展;多種流派並立,作家作品繁雜;純文學和大眾文學同步發展、分野清晰;受到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明顯影響;民主主義文學運動強勁迅猛;文體形式上具有“古今結合”、“和洋結合”的傾向。
日本現當代文學大致經曆了以下發展過程。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遭到反動當局的血腥鎮壓。1933年小林多喜二被捕遇害後,不少作家妥協、屈服,甚至背叛革命。日本文壇一片法西斯喧囂,許多作家扮演了極其卑劣的角色,在侵華日軍裏甚至存在著由作家、文人組成的“筆部隊”。
戰後派是由一批戰後登上文壇的中青年作家組成的。這派作家反對軍國主義,反對戰爭,主張個性解放,提倡藝術至上和創作自由。他們的作品大量采用西方現代派手法,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野間宏(1915—1991)是戰後派文學的旗手。他的小說《陰暗的圖畫》(1946)、《真空地帶》(1952)等采用象征、烘托手法刻畫人物,暴露法西斯統治的黑暗,揭露侵略戰爭的罪惡。戰後派的著名作家還有椎名麟三(1911—1973)、三島由紀夫(1925—1970)等。
無賴派是人們經曆了長期的曆史噩夢,生活信念和進取心喪失殆盡後尋找官能刺激的產物。該派作家認為,人的真和美被世俗的灰塵深埋著,現實之中到處充滿虛假和醜惡。因此他們熱衷於表現放縱享樂、嘲諷世態、遊戲人生的生活態度。太宰治(1909—1948)是該派最知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是《斜陽》(1947)和《維榮的妻子》(1947)。
20世紀50年代,日本文學發生了新的轉變,較為突出的文學現象是所謂“第三批新人”的崛起和現代主義派別的出現。“第三批新人”是指一批在20世紀50年代初嶄露頭角的青年作家,他們傳承私小說的傳統,側重描寫小人物和日常生活。代表作家安岡章太郎(1920—)以《壞夥伴》(1953)、《陰鬱的樂趣》(1953)等作品登上文壇,其主題集中在非政治性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活動上。
以安部公房(1924—1993)為代表的一批作家吸收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手法,表現資本主義製度下人的異化,曲折地揭示人際關係,反映生活矛盾,形成了日本現代派文學。
這一時期另一位頗有成就的作家是井上靖(1907—1991),他創作的《樓蘭》(1958)、《敦煌》(1959)等“西域作品”和《天平之甍》(1957)、《孔子》(1989)等中國題材曆史小說反映的都是日中友好的內容。
穀崎潤一郎、川端康成、誌賀直哉、石川達三等一大批老作家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仍在文壇占有重要地位,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創作傾向。
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後,日本高度的現代化使社會政治運動對文學的影響相對削弱,個人日常生活的作用不斷上升,以娛樂性為主的推理小說的創作進入全盛期。鬆本清張(1909—1992)開辟了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道路,他的作品運用推理手法剖析現實,探討社會問題,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傾向。
20世紀70年代以後,日本文壇上較為活躍的是“內向派”和“透明文學”作家。“內向派”注重描寫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狀態,創作方法上深受現代派影響,代表作品是阿部昭(1934—1989)的《司令休假》(1970)、小川國夫(1927—2008)的《一部聖經》(1972)和古井由吉(1937—)的《杳子》(1970)。“透明文學”具有虛無色彩和頹廢情調,因村上龍(1952—)發表的小說《近乎無限透明的藍色》(1979)而得名,該派的作品多表現變態性愛和肉欲心理活動,充滿了對性問題的大膽描寫。
另外,石川達三(1905—1985)創作的《破碎的山河》(1964)、《金環蝕》(1966)等政治小說揭露政界財界的黑幕,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上春樹(1949—)、吉本芭娜娜(1964—)和島田雅彥(1961—)等人。他們的作品或表現現代人在繁華都市裏的失落感受,如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或描繪當代青年男女獨特的青春生活和情感體驗,如吉本芭娜娜的《廚房》;或以後現代視角和新的語言感受表現時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如島田雅彥的《南彼岸先生》、田中康夫(1956—)的《百無聊賴的水晶生活》等。
此外,大江健三郎(1935—)的作品有“怪誕的現實主義”之稱,他以《萬延元年足球隊》(1967)等優秀小說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東南亞現當代文學
20世紀以來,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等國家的民族文學發展迅速,分別出現了普拉姆迪亞(1925—2006)、克立·巴莫(1911—1995)、德欽哥都邁等有影響的作家。他們的作品或暴露社會黑暗,譴責殖民統治,或宣揚本民族的曆史文化,或同情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物的際遇。他們創作的重要作品有《人世間》(1980)、《四朝代》(1953)等。
三、印度現當代文學
現當代印度文學,指印度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文學。
1948年之前,印度仍是英國的殖民地。20世紀20年代之後,印度數次出現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有力地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印度終於在1947年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印度現當代文學的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大多具有鮮明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和反對本國封建勢力的傾向,文學體裁除了詩歌,小說、散文和戲劇也很發達。現當代時期的印度文學仍然延續著以地域性民族語言創作的傳統,孟加拉語、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等語種文學成就較高。
現當代印度文學的特點是:多民族性和統一性相結合,對民族傳統的承襲與接受同外來文化影響相結合,爭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封建主義相結合。
印度現當代文學的重要作家有普列姆昌德和安納德、克裏山·錢達爾等人。
安納德(1905—2004)是英語作家,他的創作在印度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長篇小說《不可接觸的人》(1935)通過一個清道夫一天的艱苦勞動和遭受侮辱、被人鄙視的經曆,反映了賤民非人的生活,揭示了種姓製度的危害。作品號召人們起來鏟除不合理的製度,爭取自由平等。
1947年,印度獲得了獨立。此後,文壇上呈現出流派紛繁、多語種文學共同發展的局麵。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印度出現了現代主義的“新詩派”、“新小說派”文學。20世紀70年代又有“非詩派”、“非小說派”、“憤怒的詩人”麵世。20世紀80年代以後到20世紀90年代,印度文壇上現實主義文學回歸,女性文學也取得了顯著成績。
烏爾都語小說家克裏山·錢達爾(1914—1977)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他的作品立意新穎,想象豐富,與現實生活聯係密切。小說集《我們是野蠻人》(1947)以印巴分治、教派殘殺為內容,反映了印度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衝突。
另外,烏爾都語小說家拉金德爾·辛赫·貝迪(1915—1984)、泰米爾語小說家阿基蘭(1922—1988)、孟加拉語詩人夏格迪·查特吉(1933—)、印地語詩人阿格葉耶(1911—1987)和印地語小說家莫漢·拉蓋什(1925—1972)等均是這一時期出現的重要作家。
四、西亞地區的現當代文學
西亞地區現當代階段較為突出的文學創作有黎巴嫩作家喬治·漢納(1891—1969)描寫了下層人民的貧困和苦難生活的小說《教堂的祭司》(1952),伊朗作家薩迪克·赫達亞特(1903—1951)獲得世界聲譽的兩部中篇著作《盲梟》(1936)、《哈吉老爺》(1945),以色列作家阿格農(1888—1970)獲得196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夜間來客》(1938)、《前天》(1945)等作品。
五、非洲現當代文學
非洲文學按照地域劃分,一是以埃及為中心的北非阿拉伯文學,一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廣大地區的黑人非洲文學。現當代階段北非阿拉伯文學成就的主要代表是塔哈·侯賽因(1889—1973)、邁哈默德·台木爾(1894—1973)和納吉布·馬哈福茲。塔哈·侯賽因的代表作《日子》(1929—1962)是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廣泛反映了埃及社會生活,描寫了新與舊、先進與落後的矛盾,塑造了不畏艱辛勇於攀登的學者阿裏的形象,具有抒情散文的風格。邁哈默德·台木爾是現代阿拉伯短篇小說的先驅之一。他的創作反映的現實生活比較廣闊,表現出較強的人道主義傾向。另外,他還是重要的劇作家,創作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優秀劇作,其代表作是《第十三號防空洞》(1943)。埃及劇壇上另一位優秀劇作家是陶菲格·哈基姆,他潛心研究各種歐洲戲劇思潮,在長達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共寫出60來部劇作,其中既有取材於現實生活的社會問題劇,也有取材於古代傳說的曆史劇。他的寓意劇《洞穴裏的人們》(1933)和荒誕派劇作《食者有其糧》(1963)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198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納吉布·馬哈福茲的創作道路,體現了現當代北非阿拉伯小說的最高成就,他的作品大量借鑒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技巧,表達了對人的存在、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撒哈拉以南的黑人非洲地區的現當代文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迅速,主要文學形式是詩歌、戲劇和小說。著名的詩人有桑戈爾、大衛·狄奧普(1927—1960)等。塞內加爾詩人桑戈爾(1906—2001)的詩繼承非洲古老的文化傳統,富有哲理性,表現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殖民主義製度的批判。他著有詩集《陰影之歌》(1945)、《黑色的祭品》(1948)、《埃塞俄比亞詩集》(1956)等。黑人非洲小說的出現雖晚於詩歌,但隨著民族解放鬥爭的發展,影響卻越來越大,奧約諾、烏斯曼、阿契貝等即為著名的當代小說家。費丁南·奧約諾(1929—)是喀麥隆法語作家,著有三部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的作品,即《家僮的一生》(1956)、《老黑人和獎章》(1956)和《歐洲的道路》(1960),其中《老黑人和獎章》是其代表作品。小說描寫一個黑人的遭遇和覺醒。他的兒子被殖民當局征調入伍,死於戰爭;土地又被天主教會騙去。他雖然得到一枚獎章,卻仍難免遭受淩辱和鞭打。最後,他終於認清殖民主義者偽善而暴虐的真實麵目。小說揭示了非洲被壓迫人民與殖民主義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寓意深刻,描寫生動,具有強烈的諷刺批判精神。這部小說是非洲現實主義小說的名著,被譯成多種文字。烏斯曼(1923—)是塞內加爾著名作家,他用法語創作的作品有《黑人碼頭工》(1956)、《祖國,我可愛的人民》(1957)和《神的女兒》(1960)等。《祖國,我可愛的人民》通過描寫一個覺悟了的黑人青年與殖民當局進行鬥爭而慘遭殺害的故事,反映了非洲人民的痛苦生活,展示了黑人群眾的覺醒,預示著黑非洲反對殖民主義鬥爭高潮的到來。南非共和國文學較發達,其中的進步文學多以反對殖民統治和種族歧視為主題。彼得·阿伯拉罕姆斯(1919—)的代表作《怒吼》(原名《一路雷電》,1948)反映南非黑人和有色人種的苦難和仇恨。他的小說文字淺近而簡潔,用平鋪直敘的方法傳達主人公的思想感情。1991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戈迪默(1923—)是著名的南非女作家。代表作《朱萊的人們》(1981)預言在南非全麵爆發戰爭的情況下,白人隻有依靠黑人才能生存。尼日利亞劇作家索因卡把西方戲劇藝術與非洲傳統文化相結合,以其用英語創作的現代劇作於198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得這項榮譽的第一位非洲作家。
第二節 井上靖及其《孔子》
一、生平與創作
井上靖(1907—1991)是日本現代著名作家,1907年5月6日出生於北海道的軍醫家庭。因其出生時早產,父母遂以靖國神社的“靖”字為其取名以求安康。由於父母隨軍隊駐防無力照顧子女,他在少年時代主要由祖母撫養,自幼養成了孤獨性格。
1927年,他在讀大學預科時對詩歌產生興趣,相繼發表了一係列詩作。1930年考入九州大學英文係,除繼續發表詩歌外,還參加雜誌征文寫過偵探小說。1932年,他轉學進入京都大學哲學係美學專業。此期間,他對大學課程沒有興趣,在繼續寫詩的同時也嚐試寫作小說和劇本。
1936年大學畢業,因當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流轉》獲獎而得以免試進入每日新聞社工作。從此,開始了新聞工作和文學生涯。1937年7月,日本當局發動侵略戰爭,井上靖被征入伍,四個月後因患腳氣病解除兵役。退伍後,他回到新聞社繼續工作直到戰爭結束。長期的報社生活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井上靖的戰後創作從詩歌起步,1946年至1948年間,他在繼續寫作詩歌的同時動筆寫起了小說。他的首部小說題為《鬥牛》(1947),該作品在1949年12月號的《文學界》雜誌上開始連載,翌年2月獲得第22屆芥川文學獎。其後,中篇小說《獵槍》又於1948年脫稿。這些早期作品的成功為他奠定了步入文壇、成為專業作家的基礎。1951年5月,井上靖正式從報社退職專事文學寫作直到辭世,數十年間發表了近百部小說類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報紙小說、隨筆小說、曆史小說三類。
報紙小說是指在報紙上連載發表的小說。井上靖進入專業創作領域之時正逢日本戰後出現報紙小說熱潮。時風之下,他相繼寫了一係列報紙小說,獲得了讀者的歡迎。他的報紙小說有的描寫男女愛情,有的表現人的生存,亦有的反映社會問題,主要作品有《明天來的人》(1954)、《漲潮》(1956)、《冰壁》(1957)、《化石》(1966)、《夜聲》(1968)、《櫸樹》(1970)等。
隨筆小說是以作者自己親身經曆和體驗為基礎寫成的小說,這類作品多為短篇,屬於這個係列的重要作品有《孤猿》(1956)、《幼年時代》(1973)、《我的母親》(1974)、《桃李記》(1974)等。
曆史小說由日本國內題材和國外題材兩類作品構成。日本國內題材作品主要有《澱殿日記》(1961)、《後白河院》(1965)、《額田女王》(1969)等;國外題材的重要作品多為中國題材,如《天平之甍》(1957)、《樓蘭》(1958)、《敦煌》(1959)、《蒼狼》(1959)、《楊貴妃傳》(1965)和封筆之作《孔子》(1989)。
井上靖因其創作成就在日本文壇獲得了巨大影響,長期擔任日本作家組織的重要職務。同時,他又是日本文學界乃至社會知名人士中對中國最為友好的人物,曾經參與發起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並長期擔任會長,是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的日方委員。1986年,井上靖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博士;1991年辭世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追授其為“人民友好使者”。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生涯中,他27次造訪中國,寫作了大量以中國的曆史文化作為背景和題材來源的小說,長篇小說《孔子》便是其集數十年創作之大成的一部力作。
二、《孔子》
長篇曆史小說《孔子》是井上靖的小說封筆作品,它從1987年6月至1989年5月在《新潮》雜誌上連載,1989年初版發行。小說一經麵世便見重於文壇,出版後立即風行暢銷,並在歐美國家和東亞地區譯介出版。
井上靖在耄耋之年選擇“孔子”題材為自己的文學創作收山,除孔子思想在日本長期傳播、影響的客觀因素外,作者自幼從習漢學,接受儒家文化“熏陶”,晚年為《論語》思想所折服則是主觀動因。構思並創作《孔子》的思想基礎乃在於“孔子的思想至今沒有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