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呢?沒有什麼不同。隻是遇到事情他能把事情辦好,出謀劃策能辨明利害,治理國家而國家安定有利,這就是他們不同於常人的地方。
所以上層的人如果不能精細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那麼即使有皋陶、夔、稷、契那樣高的才智,也不能與眾不同,何況才智比他們低下的人呢?社會上有偏見的人說:“有特殊才能的人,他自身就好像口袋裏裝的錐子,它的尖端就會立馬現出來,所以沒有有真實本領不會發現的。”這話隻空說在口袋裏的錐子會現出來,卻沒有看到在馬圈裏的馬。劣馬和千裏馬雜處在一個馬圈裏,它們飲水、吃草料、鳴叫、奮踢、撕咬,兩者不同的地方是很少的。
到千裏馬拉著重車,跑在平坦的道路上,不用多鞭策,也不用趕車的操心,一抖動這馬的韁繩駕車出發,不費力地千裏就到了。當這個時候,如果讓劣馬與千裏馬並駕齊驅,那麼劣馬即使把車拉翻,把馬韁繩勒斷,馬不顧傷筋折骨,不分白天黑夜的拚命追趕,也被丟得遠遠的,根本不可能趕得上,然後就可以把騏驥這些駿馬與劣馬區別開來了。古代君主知道這些情況,所以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想盡辦法去尋求人才、考察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讓他幹適合他的才能的工作罷了。
南越的長箭,以百煉的精鋼作箭頭,以秋鶚的羽根作箭尾,把它駕在強弓上,拉上滿弦射出去,可以射死千步之外凶悍的犀牛。這是天下最銳利的武器,是打仗取勝的法寶。然而如果不懂得適當的使用它,拿它任意敲敲打打,那麼它和幹枯的棍子就沒什麼區別了。由此可知即使是得到天下奇偉傑出的人才,如果使用不得法,也同樣是這種情況。古代的君主,懂得這個道理,於是仔細地衡量他的才能審慎地使用他,使他們的才能無論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強的、弱的,沒有不適合他們擔任的工作的。這樣,那些愚昧鄙下淺陋的人,他們都能盡其所能效力些小事,何況那些有德有才智力超絕的人呢?唉!後世在位的人君,不曾研究這個道理,在實踐中運用它,空說天下真的沒有人才,也沒有深思這個問題罷了。
據說,古代人對於人才是用教育造就出來的。而你隻談尋求人才、使用人才,這是什麼道理呢?回答說:“因為在天下法度還未建立之前,必須先尋求天下的人才來使用,如果能用天下的人才,那麼就能恢複先王的法度。能夠恢複先王的法度,那麼天下的小事就會像先王時那樣辦了,何況教育造就人才這樣大事呢?這就是我所以隻談尋求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道理嗬。”
唉!現在仍有擔心天下沒有人才可用的人。我聽說過,戰國時期六國聯合起來抗秦,這時辯論遊說的人才就紛紛出現了;劉邦和項羽並起的時代,出謀劃策、勇敢善戰的人不斷湧現了;唐太宗想治理好國家,出謀獻策、直言規勸的輔佐之臣投他來了。這些人,當這幾位君主還未出現的時候,也不曾有過。假如國君想得到他們,他們也就到來了。現在也是怕在上層的人不去尋求人才、使用人才罷了。天下這麼廣大,人物這麼眾多,而說沒有人才,我是不會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