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裏買了新房,就想把父母從鄉下接過來住。我想,住單元樓、燒天然氣、用自來水、大小便不出屋、買糧菜不出小區,如此方便,父母肯定樂得合不上嘴。
不料,父母竟不願來。我兒子說:“爺爺奶奶要不去,我想您們了怎麼辦?我上著學,總不能三天兩頭回來吧?”想不到我和妻子勸了半天不奏效,兒子一句話大功告成。父母吻著我兒子的嫩臉蛋,臉上樂開一朵花:“還是俺孫孫會說話。唉,要說有牽掛,還是心疼這個小孫孫啊!走,現在就去。”
到了小區,上樓,開門。父母站在門口左瞅瞅右望望,就是不進屋。我催促二老:“坐了這麼長時間車,快進去歇息一下。”妻子趕緊衝兩杯熱茶遞過來,兒子則端來香蕉桔子,給爺爺奶奶剝開。然而,父母還是站在門口不動。父親怯生生地說:“俺們是不是也得換拖鞋?”鞋架上已沒了拖鞋,我從裏屋拿出兩雙放在父母跟前:“換吧,拖鞋舒服。”,父母突然臉紅了,結結巴巴地說:“能。。。不能。。。不…不換。。。?”我說:“行!自己家,咋樣都行。”父親這才小心翼翼來到沙發前坐下。母親緊跟著父親,躡手躡腳地,好像怕把瓷磚踩壞似的。
晚上睡覺前,我們三口又是洗臉洗腳又是刷牙,忙得不亦樂乎。我無意間掃了一眼看電視的父母,天哪!他們哪是在看電視,正驚慌萬狀地瞅著我們哩!我停止了洗漱,來到父母身邊問:“哪裏不舒服?”父親擺擺手:“沒。。。。。。沒有,我們好。。。。。。。好得很。”這時,妻子過來說:“爸爸媽媽也洗洗臉腳睡吧。”話音剛落,媽媽哆嗦著嘴唇說:“不洗行不行?”妻子說:“爸媽覺得累就別洗了。”像得到特赦令,父母趕緊走進臥室,把門一關沒了聲息。
半夜起來小解,走過父母臥室門口,聽到裏麵有說話聲。這麼晚了,二老不睡覺說什麼呢?我把腦袋輕輕抵在門框上偷聽起來。隻聽父親說:“天亮就走,說啥也不在這住了!”母親說:“走是走,就是舍不下孫孫。”父親說:“舍不下也得走,你想把老命扔在這裏嗎?”聽口氣好像事情很嚴重。我推開房門問:“二老剛來為什麼又要回去?”父親說:“俺們住不慣這房。”我說:“莫非不如鄉下那土坯房舒服?”父親說:“還真讓你說著了,就是不及土坯房好,起碼進門不換拖鞋。活了70多歲,俺們啥時穿過拖鞋?這屋子幹淨,按說也該換拖鞋,可俺們襪子臭啊!滿屋裏躥臭氣那叫幹啥哩!刷牙洗腳俺們也不習慣。”我這才明白父母站在門口不動、看我們洗漱驚慌失措的原因,就一再解釋、挽留。父母卻堅持要走,說這點把年紀了,還有改變生活習慣的必要嗎?
我無語,但覺得父母也有道理。單元樓當然比土坯房好,但它對父母一片陌生。陌生的環境怎麼能讓他們生活的開心?至此,我對孝順一詞有了新的理解:讓老人心情舒暢就是孝順。我答應天亮送他們回去,父母竟像小孩子一樣高興地笑起來,我的眼裏卻盈滿了淚水。。。。。。很快,父親鼾聲如雷。我知道,他一定夢見了土坯房,夢見了用棗枝圍起來的籬笆牆,夢見了也是一身土坷垃的老街坊。。。。。。
父母親進城不到24小時就回去了。我的心也隨著回到鄉下,回到土坯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