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是我國小說史上第一部以現實社會和家庭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該書初刊本名為《金瓶梅詞話》。書中借《水滸傳》中惡霸西門慶私通潘金蓮的故事為線索,刻劃了李瓶兒、春梅、吳月娘、李嬌兒、盂玉樓、孫雪娥、應伯爵、陳敬濟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全麵暴露了明代中期封建統治的腐朽黑暗。該書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較高水平,但因宣傳宿命論和色情描寫過多,被列為禁書。不知何故,這部深刻的現實主義小說的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把真實麵目掩藏起來,令世人苦思不得其解。它的真正作者是誰呢?
一說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文史學家王鳳洲(世貞)。相傳王風洲父親原是明代巡撫,奸臣嚴嵩得知王家有古畫《清明上河圖》,就強迫獻畫。把摹本代替真品獻給了嚴嵩,卻被江右巡撫唐荊川識破為膺品。嚴嵩惱怒不已,誣陷王灤河失事將其殺死。
王鳳洲為報父仇,幾次派人去殺唐荊川,都因防護極嚴而不能得手。有一次夜裏,唐荊川在書房讀書,忽然有刺客從後麵拽住他的頭發,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唐荊川懇求刺客讓他寫封遺書給家人,剛寫幾行字,筆頭就脫落了,唐荊川把筆管伸到蠟燭旁烘烤,假裝修筆。誰知筆管藏有毒箭,受熱發射,刺穿刺客咽喉。王鳳洲十分失望,再想辦法替父報仇。王鳳洲得知唐荊川看書時,常用手指沾唾沫翻書頁,就花費三年功夫寫就奇書《金瓶梅》,把嚴嵩之子嚴世蕃作為西門慶的原型,隱射了嚴世蕃作惡多端、遭致暴死的醜惡下場。嚴世蕃小名叫“慶”,西門慶也叫“慶”;嚴世蕃號“東樓”,該書就以“西門”對之。王鳳洲寫成此書後,把毒液灑在書邊角上。等到唐荊川坐車出門時,王鳳洲讓人拿書到街上叫賣:“看天下第一奇書!”唐荊川素愛讀書,聽見喊聲就接書細瞧,越看越入迷,愛不釋手。唐荊川蘸著唾沫把書翻了一遍,再找賣書人早已無影無蹤。唐荊川暗叫不好,趕快自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最終毒發身亡。這個故事後來成了“寓意說”、“苦孝說”的根據,王鳳洲被許多人認為是《金瓶梅》的作者。
然而,1932年在山西省發現的《金瓶梅詞話》,書前刻有“欣欣子序,蘭陵笑笑生作,明萬曆四十三年”字樣。由於此種版本成書最早,引起了史學家的關注。吳晗首先發表文章《(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通過剖析《清明上河圖》與王氏家族的關係,得出曆史上的王鳳洲之父並非獻假圖受害的結論。
吳晗還從書中大量運用山東方言這一特點著眼,認為王鳳洲雖在山東作官三年,但要如此熟練地運用山東方言是不可能的。因此,王鳳洲不會是《金瓶梅》的作者。同時代的文史學家王采石、趙景深等人也撰文讚同吳晗的意見。那麼,這個“笑笑生”是誰呢?
一說是屠隆。眾多研究者分析認為,《金瓶梅》成書時間為明朝萬曆十年至三十年間,該書作者是熟悉京城官場路數,通曉縱欲享樂,看透世間萬象,仕途不順又有深厚文學功底之人。明朝萬曆年間文學家屠隆正與此情況相符。屠隆祖籍江蘇武進,兩“蘭陵”即在江蘇常州西北。
萬曆十二年,屠隆在京師被人揭發與西寧侯縱淫而罷官,他看清了世事險惡,更加縱情聲色,玩世不恭。屠隆的經曆正有利於寫出《金瓶梅》這種揭露腐朽黑暗的明朝統治的現實小說。屠隆對人欲的認識是“既想治欲,又覺欲根難除”,他還認為文學作品可以“善惡並采,淫雅雜存”,這與《金瓶梅》中對色情的由衷欣賞和過多描寫極為吻合。
屠隆還在他的《開卷一笑》中用過“笑笑先生”的筆名,讓人們不由得聯想起“笑笑生”這個名字。研究者們推測屠隆很可能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
一說是賈三近。蘭陵作為古代地名,一為山東嶧縣,一為江蘇常州。而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賈三近,正是山東嶧縣人。他的身世經曆、處世態度、文學素養、筆名都與《金瓶梅》一書的內容表現相符。因此,有些人認為賈三近應是《金瓶梅》的作者。
然而,有研究者發現《金瓶梅》作者多次運用吳語詞彙,且對山東地理情況不太了解,他不可能是山東人,倒像是江蘇人。
一說是民間藝人集體創作。有些研究者提出《金瓶梅》是由許多民間藝人參與、整理而成的作品。它原本叫做《金瓶梅說唱詞話》,後來又改作《金瓶梅詞話》,雖保留了詞話名稱,但已失掉詞話的風格,演變為小說。因為是眾多人所作,因此作者署名采用集體化名“蘭陵笑笑生”。還有人推測《金瓶梅》也像《水滸傳》、《西遊記》那樣,先在民間流傳,後經人整理出版,這個編寫者就是李開先。
李開先的生平經曆和對市井文學的縱深研究,都是他寫作《金瓶梅》的基礎。同時,他的《寶劍記》一書風格也與《金瓶梅》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李開先也很可能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
《金瓶梅》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奇書”之一,在海內外都有深刻的影響。文史學者們一直在探究它的真正作者,力圖揭示該書的真實背景,我們也期待著此謎破解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