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2 / 3)

工作認真、樂於助人的你,終日忙得團團轉。因為除了本身的工作,你還是“清道夫”,對其他同事的要求援手,一概接納。但不妨檢討一下,這樣做,是否經常弄得你透不過氣來,甚至要超時加班,如果達到此種程度,奉勸你應該重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態度了。

誰都需要休息,要是你沒有停下來喘息和“加油”的時間,對本身的工作肯定有壞處。其次,人是不能縱容的,長久做“好人”,人家是不懂珍惜的,即使說你可能是辛苦了自己,卻吃力不討好。所以你應該學習去拒絕別人。

當然不是叫你一反常態,隻顧自己,而是請你預先分析一下,那一件工作需要花多少時間,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又可以承受多少工作。別以為自己是超人,沒有人可以長期在巨大壓力下工作的!如果你確實有剩餘時間,不防“擇人而助”,那就是研究一下哪種工作可以讓你學到新技巧,或在人際關係上有好處。否則,請婉轉地拒絕吧!

同事意欲另謀高就,且坦白向你要求作其介紹人。這位同事跟你頗為投契,甚至視你為“好友”,所以你總不應袖手旁觀吧。然而,在伸出援手之餘,請注意自己的身份。對工作不滿意的,是你的同事,不是你,所以,你是絕對不值得為此給自己的工作造成壞影響。即使插手,也得聰明點、理智點。

你要明白,同事仍服務於公司,你若給他介紹工作,等於跟公司作對,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作話柄,在背後“捅你一刀”,多少對你是不利的。如果剛巧確有份工作十分適合這位同事,不妨考慮以下方法:請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給同事作介紹人,這是兩全其美之策了。

當然,若同事已離開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以朋友身份向你求助,你就可以放開手腳去協助他了。因為沒有了利害關係、同僚關係,許多問題都不會發生,你要伸出援手,對你和他都是有益無害的。

不知是什麼原因,你的同事竟然在公在私均十分依賴你。“沒有你,我真不知怎麼辦!”同事就常公開這樣表示。千萬別沾沾自喜,這絕不是一個好現象。試想,別人會怎樣想?以為你控製他別有妙法!何況,同事永遠不能“站起來”,對你或多或少是一種障礙,你倆隻會一起停留在原職位。你實在有必要終止同事處處依賴你的情況。

若是正言厲色,或十分公式化,或公然向對方表示,你不會待他如過去那樣的遷就,請他凡事自己決定和實行。這樣,當然會弄巧成拙,對方一定以為你嫌他煩,或是要獨自邀功,對你的好印象當即打折扣。

不妨婉轉和間接一些,例如對方要求你照例伸出援手時,可以打趣地說:“其實這件事很簡單,你一定可以應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見左右可能不妙。”這番話是間接在提醒他:一個成功人士,必須獨立、自信。何況,這樣說一點也不會損傷你們之間的情誼。

你的同事在辦公室整天忙著籌備婚禮事宜,他的那份工作想托你幫他代辦,結果是你平白要多擔負他的責任。雖然你表示過:“我實在沒有餘力替你做工作”,但對方的態度卻是:“你也將有同樣的私事發生,到時我必盡力幫忙。”怎麼辦呢?

不錯,同事間是有義務在緊要關頭兼做他的工作的,但結婚卻不是緊急事,而且大多數上司們是不會同情隻關心做私事的下屬的。不妨這樣推掉對方的要求:“你打算怎樣處理那份報告書?我手頭上還有三個計劃書,恐怕在未來幾個禮拜都無法騰出時間幫你了。”切記不要強調你將不會伸出援手,而是將責任交到他手上,令他不要誤會有你作後盾。要是對方以將來代你工作為交換,可以提議對方先向上司請示,這樣等於避免了直接下決定。

你如與對方討論,千萬別顯得憤怒,隻說:“你準備怎樣去進行工作,那可以完成任務嗎?”這樣,就能將對方的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又不會損害到雙方的良好關係。

遇上有同事向你借錢,應該怎麼辦?請先觀察情況,此人是否帶有經濟拮據的情形?是否能如期還錢?還有,他在同事間的信譽是否良好?要是這位同事確是有燃眉之急,作為朋友,幫上一個忙是應該的,而且你不必多方追問,隻要伸出援手,並安慰道:“不必憂心,我的能力可以應付,你盡管辦你的事吧!”如果答案剛好相反,此人則是不知自愛,起碼也是理財無方,值不值得幫忙,就要看你與他的交情了。

他是你同部門的同事。而且與你十分熟悉,看來誰也推不掉,那麼,你隻有“酌情”幫忙,而治本之法是一方麵多規勸老友要小心理財,另一方麵實行“裝窮”,希望對方轉移目標。如果對方是別的部門的同事,那就易辦得多,因為接觸較少,不必尷尬,不妨婉轉回絕:“對不起,我每月都有自己的經濟預算,恐怕幫不上忙。”

讓上司知道你的存在

在職場交往中,與上司的關係,是職場關係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要想成為上司眼中的“紅人”,就要時刻留意上司的需求及領導風格:有的喜歡給下屬一些令人期待但永不兌現的承諾;有的通常不信任下屬,甚至經常誤解下屬;有的不苟言笑,要求十分嚴格等等。

下麵是與四種類型的上司相處的技巧。

類型一,能力較差的上司。他們對工作的分配和目標都十分模糊,所下達的指令也不清晰。他們非常缺乏安全感,常常擔心出錯。麵對這類上司,你最好主動接觸他,有重要決策時,提供多個可行的方案供他選擇;但切勿在提意見的過程中,傷害了他們的麵子。

類型二,能力出眾的上司。他們的工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很強。想要贏得這種上司的好感,你必須在工作和人際溝通上都有良好的表現,並要保持兩者的平衡。另外,你還要盡量以他們為楷模,表現出你對他們的尊重。

類型三,一團和氣的上司。他們非常重視人際關係,希望單位內部能一團和氣。但他們往往會因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浪費太多的時間,而令工作缺乏效率。麵對這類上司,你最好少在公司說是道非,萬事以和為貴。

類型四,鐵麵無私的上司。他們一般隻看重工作,而把搞人際關係視為很一般的事情。想獲得他們的賞識,唯一的方法是顯示個人實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取得更多實績。

很多人認為做好工作就萬事大吉了,而事實上,如果你想成為上司眼中的“紅人”,就必須了解他們的為人,並努力成為上司最棒的助手,得到他們的賞識和器重。正如有人所說:“像老黃牛一樣地在辦公桌邊做事或隻知道埋頭苦幹,這些已不能幫助你獲得加薪或提升。你必須提醒上司你的存在,不然你會被遺忘。”

由此可知,要想成為上司眼中的“紅人”,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外表職業化。人靠衣裝,沒有一個老板會放心地把一個大客戶交給一個衣服總是皺皺巴巴的下屬!很多時候,有了令人足夠震撼的職業形象,才能吸引上司進一步探究你的能力。

(2)主動展示自己。要做既肯幹又能說的下屬,該“秀”的時候一定不要客氣,而且要“秀”得精彩。平時定期將自己的工作進度及所完成的任務上報給上司,讓他看到你的成績。當有新員工入職時,可自告奮勇地“帶”他們,以此來表現你的熱情及工作能力。

(3)提前上班。別以為沒人注意你的出勤情況,上司對此可全都是清清楚楚的!如果能提早一點到公司,就顯得你很重視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點到達,可以對一天的工作做個計劃。當別人還在思考今天該做什麼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麵了。

(4)反應要靈敏。很多時候,上司的時間比你的時間寶貴,不管他臨時分派了什麼工作給你,都比你手頭上的工作來得重要,因此接到任務後要快速、準確、及時地完成。給上司留下反應靈敏的印象是金錢換不來的。

(5)時常做些“分外”之事。多做工作,多付出,讓上司感受到你的進取精神,這是他們考慮提拔你的重要指標。所以,你不可隻滿足於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還應在其他方麵表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多做一些“分外”之事。即使是極為困難的任務,也要勇於嚐試。

(6)勇於擔當。無論你接受的工作任務多麼艱巨,也要努力做好。哪怕是上司將額外的工作分派給你,你也要樂於接受新任務、迎接新挑戰。主動承擔一項被認為不受歡迎的項目,而且盡全力出色地完成,隻會加深你在上司心中的印象。

(7)做上司的“及時雨”。意外情況總是在最沒有防備的時候發生,在大多數人都無所適從的時候,那個挺身而出、化險為夷的關鍵人物必然能贏得上司的歡心。比如在上司遇到技術難題而感到黔驢技窮的時候,倘若你能及時伸出援手,得體地提供幫助,你就有機會得到上司的青睞。

(8)遇到困難保持冷靜。麵對任何困境都能泰然自若的人,剛開始就取得了優勢。上司不僅欽佩這些人臨危不懼的精神,更欣賞他們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

(9)找一個合適的位子。開會的時候,坐在一個能讓上司最容易看到你的位子上,這樣,聆聽你的高見時便沒有人能奪走他的目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會議上提出至少一條建設性的意見,這會讓上司對你另眼相看。

(10)讓上司消息靈通。上司需要有一些忠誠盼員工為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從小道消息中獲取的,在報紙上讀到的,或從一個熟人那裏了解的,隻要能對上司有所幫助,都可以告訴他。連續不斷地給上司提供各種有價值的信息,會加重你在上司心中的分量。

與上司建立良好的關係,其實並不難。隻要你有能力,再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成為上司眼中的“紅人”是指日可待。

一把手必須能統攬全局

作為一個領導集體的正職,爭取上級的幫助支持固然重要,但還必須高度重視如何贏得副職的支持。在一般情況下,副職的擁戴與支持甚至比上級領導的支持更重要。道理很簡單,正職不能時時刻刻讓自己的上級來替自己說話,卻時時刻刻要與副職打交道,各項決策必須通過副職來落實。正職的權威主要取決於下級尤其是副職的認可,處理各種矛盾有賴於副職和下級的理解與配合。如果離開了副職,單純求助上級的支持,不僅難以樹立權威,反而會削弱權威。那麼,正職怎樣才能贏得副職的信任、支持呢?

在處理正副職關係問題上,一把手處於主導位置,承擔著主要責任。一把手能否以寬容的大家風範對待自己的副手,是領導班子形成和諧共進關係和狀態的重要條件。寬容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行為方式。寬容是領導方法藝術的恰當運用,也是領導者個人良好品格的構成要素。寬容是追求成功的正職必須進入的一種境界。以下是給正職提出的有關寬容的五點建議。

(1)承認正副職之間各有強弱之分。

就領導崗位所需的綜合素質而言,正職勝過副職是理所當然的。一把手強,是領導格局穩定和充滿活力的基本前提之一。如果一把手用自己的優勢、用衡量正職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副手,結果隻能是一個又一個的不滿意。其實,副職之所以能走上領導崗位,必有其特定的長處和綜合素質。與正職相比,副職也許還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們有的任勞任怨,有的雷厲風行,有的善於解決某些棘手問題等。如果正職對此能夠承認,並注意取長補短,那麼寬容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將指導和協調看作自己的當然職責。

一把手不應時時、事事都衝鋒陷陣,但一把手應當眼觀上下前後,從原則上給副職以指導,並幫助副職協調各方麵的關係。對於副職分管的工作,不能一“分”了之。副職分管的工作是一個組織整體工作的組成部分。正職應當幫助副職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他自己分管的工作。同時,正職應幫助副職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副職在推進工作過程中,常常需要非本人分管部門的配合與支持,而有些中層幹部會表現出冷漠、推諉,甚至刁難的態度。正職一旦發現此類情況,必須明確而又堅決予以製止,並進行有效的協調。

(3)勇於為副職承擔責任。

副職最不願意聽到正職說的話可能有這樣一句:“你怎麼搞的?這事你要負責任!”其實,在一個組織中,負全麵責任的是正職。正職的“大家風範”不僅表現於對工作的戰略規劃與指揮上,還表現在出現困難與挫折時,能勇敢地擔當起“主心骨”和“支柱”的角色。副職在工作過程中,因考慮欠周或意外因素影響,有時會出現一些失誤。此時,正職首先要做的,是承擔作為首席領導者的責任。然後,與副職一起分析研究問題存在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一位勇於承擔責任的正職麵前,絕大多數副職是會以飽滿的熱情和信心去承擔他們的那一份責任的。

(4)主動加強與副職的溝通與交流。

正職必須根據副職分管的不同領域及其特點,向副職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環境、形勢、任務和自己的主張。正副職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很大程度上依靠彼此間及時的溝通、交流。正職在聽取副職的彙報時應當以一定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在表明自己的觀點與態度時,應當讓副職明白,自己的看法是“希望得到考慮的”還是“必須加以考慮的”,抑或隻是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而已。在一個組織內部,難免會有人無目的的或有目的的在正副職之間尋找和製造嫌隙。正職應當主動、及時地防止這類嫌隙的出現,通過溝通交流來彌補各種已經出現的嫌隙。

(5)真誠切實地維護副職的威信。

在一個組織中,正職的權威容易因地位得到承認和鞏固。但是,如果正職的權威是建立在削弱副職威信的基礎之上,則正職的權威是不道德的,也是不明智的。真正有控製能力的正職是不用害怕副職在組織中具有較高的威信的。要建立和維護副職的威信,就要給副職以表現機會。在某些組織內部,事無巨細,都要一把手表態、點頭了才能定奪,表麵上看,似乎一把手的能量很大,權威很高,事實上,這恰恰是一把手缺乏現代領導意識和能力的表現。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場合,正職應當不失時機地表示對副職的讚賞。特別要注意的是,正職不能輕易地在公開場合批評副職,也不能在下級麵前議論副職的弱點。

在一個愛挑剔、缺乏信任、不願承擔責任的正職麵前,絕大多數副職是會感到壓抑和不滿的。在缺乏選擇機會的情況下,副職理性的對策便是得過且過,冷眼旁觀。在這種情況下,要副職真正做到對正職的依賴與遵從是很難的。正職領導者應將寬容視為個人品格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強個人修養,使寬容成為發揮領導者非權力性權威的重要因素。當然,任何方法的運用走向極端,都會事與願違。麵對那些久施寬容而不知自重,甚至出現違紀違法行為,給事業造成損失的副職,最後的辦法是結束寬容,采取必要措施,清除害群之馬。

二把手給自己要準確定位

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正職是一把手,是把握方向,把握全局的,而副職則是正職的左膀右臂。一個單位工作的質量、效率的高低、事業的發展,一把手的能力和素質起著決定性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視副職的素質和作用。副職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既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既唱主角,又要當配角。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副職,成為一名合格的助手,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才幹外,關鍵是掌握工作要領,主動協調好與正職的關係。

副職的崗位可用一句話來形容,即副職是一個“有限的權利,無限的責任”的職位。人們常說“有一名好班長固然重要,但沒有一名得力的助手,工作往往會顯得被動。”正如此言,副職在領導班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許多實踐表明:搞好一個單位,僅靠一把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副職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副職的主觀能動性發掘出來。

那麼,副職如何當好正職的助手呢?具體來講,應把握好三個主要原則:

(1)確立“綠葉意識”,不爭。

副職注意樹立和維護正職的權力和威望,絕非一般人際關係的要求,而是保證整個工作係統有效運行的需要。因此,副職在任何場合都應十分注意突出正職的地位和作用,不爭“主角”,不搶“鏡頭”,不居“頭功”,甘當“綠葉”扶“紅花”。要做到“不爭”,必須從四個方麵去努力:

一是配合不“爭權”。副職是正職的左右手,其職責就是配合、協助。當好配角,既是全局工作的需要,也是對副職的基本要求。這個道理絕大多數副職是清楚的。問題是能不能自覺地把自己擺在“輔佐”的位置上,維護正職的權威。副職有了甘當配角的精神,與正職搞好團結才有保證。

二是用權不“專斷”。副職運用好權力,是履行職責的需要。但副職在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要向正職請示、報告,這不僅體現了對正職負責,而且可以使正職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為其“拍板”提供參考,並贏得正職的支持和幫助,也有利於與副職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是處事不“越位”。副職要積極主動地處理自己分管範圍內的工作,但對正職的工作,不輕易“插手”,對同級副職分管的事情,不隨意“幹涉”,這就有效地克服了超越職權處理問題這一影響班子團結的大忌。

四是盡職不“爭功”。一個單位在某方麵工作取得的成績,有時副職起了主要作用,但作為副職,對此應有正確的態度,能正確地看待自己,主動把功勞記到集體和正職的“功勞簿”上。工作中有了失誤,副職應主動承擔責任,給正職以緩衝應變的機會,不至於使正職感到為難。這樣做不僅埋沒不了副職自身的成績,還會更有利於樹立副職的形象,增進班子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