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胡海還有一個想法,單就宣教司來承擔人才的培養,實在有點兒力不從心。不如幹脆,各個部門底下設立一個專門學院,培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各自承擔精英教育;宣教司除了設立類似後世的傳媒學院和教育學院之外,還主管偏重提升全民素質的基礎教育。如此一來,也算是“術業有專攻”了吧。
既然有了基本的想法,胡海連忙起筆開寫。自從趙高弄出了黑板,現在胡海基本上就在黑板上塗塗畫畫了。雖然會有粉塵,但是擦黑板的活兒交給宮人,胡海基本上觸碰不到這些。於是胡海就很心安理得地在黑板上馳騁思想。
宮人一開始擦黑板都被嗆得不行。現在這黃土粉筆那粉塵才大呢,要真像後世那樣龍飛鳳舞一番,旁的不說,估計一時半會兒這黑板周圍都得在“仙氣兒”之中。於是宮人琢磨出了一個法子,弄出了一套專門的擦黑板的行頭,頗有後世無塵超淨實驗室那套超淨服的意思。
當然,這些跟胡海都搭不上邊兒。胡海把自己的想法寫完,算算時間,也該一點點兒地往朝堂上透氣兒了。
於是胡海開始一波一波召見老臣。
第一波,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上蔡侯李斯、郎中令趙高。
李斯沒想到皇帝還會召見自己,跟著秘書府宣旨之人來到鹹陽宮。隻見馮去疾、馮劫跟趙高已然入座,李斯行禮之後也準確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以前李斯為左丞相,居馮去疾之後;而如今自己已然退出朝堂,為大秦上蔡侯,宗學首席,皇帝禦賜“元勳”之稱號,故而打頭坐。趙高則頭一次坐在聽講的位置上,原本是自己呆著的伺候二世皇帝的位置被一個老太監占著,不過趙高也算接收良好,畢竟現在自己手中也有名正言順的實權,遠比以前舔二世皇帝、靠著榮寵狐假虎威來得痛快。
胡海把對朝廷改革的構思給幾個人一講,四人表情各異。
李斯沒想到二世皇帝這麼有魄力,但是現在朝堂之事他已看開,這麼改聽起來要比以前精簡高效得多,李斯既沒有立場也沒有理由反對。馮去疾早就知道胡海的意思,故而沒什麼太大的反應。馮劫自始皇帝末年便專職武官,朝堂之事也少有過問,不過這麼挺著倒還不錯,馮劫本身就是皇帝陛下說一不二的,故而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見地。趙高則更關注胡海提及的“廢九卿設諸部”,看來那天二世跟自己說的那番話還真不是虛的,趙高想一想就有些難掩地興奮,壓根兒沒心思去反對。
於是第一波試驗品,搞定。
第二波,胡海召集了九卿開會。這九個人中,除了趙高早前跟著聽過了一遍,其餘人對這種構思都很驚奇,對許多細節之處問了許多問題,胡海也有耐心,一一予以解答。幾個老頭子現在早就被馮去疾感染得無欲無求了,這會兒關注點全在胡海那一句“提拔後輩”上。自己退了倒沒什麼,自己後輩能上來,那真是再好不過。經由一幫老頭子盤問,胡海也發現不少先前沒有想到的問題,也發現,改革這個東西靠自己一拍腦袋想主意還真不靠譜,於是當場成立了“顧問團”,宣右丞相馮去疾擔任顧問團團長,朝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全都自動晉升為顧問團顧問,以後就革新改製、政行令施等,不論是皇帝陛下還是朝中各個官員,都可以向顧問團谘詢意見。
這個臨時起意的命令一宣布,幾個老人瞬間就清楚了二世皇帝的用意。這朝堂缺了幹勁兒不行,但是沒有經驗一樣不行。如此,真是上上之策。
於是九卿一關順利通過。胡海沒有那麼多時間一批一批過篩子,於是告訴今天的九個人,回去把這些構思跟手底下人好好傳達,幾個老人也沒意見,於是君臣“其樂融融”,城門關閉之前,胡海便把人給放了回去。
解決完了老臣,下麵就得思考怎麼提拔新人。最穩妥的便是論資排輩,不過朝中不發資曆夠但能力實在讓人看不過去的人,於是胡海便想起了後世折磨一代又一代人的神奇著數——
考試。
秘書府。
李由著人把今日收上來的提案遞進鹹陽宮,爾後清點了秘書府中的人員,確認無人早退之後便宣布“閉府”,除了輪班值夜者,其餘人便可離去回家了。今日正巧是李由值夜,正想著漫漫長夜挺無聊的,沒想到沒一會兒便受到了二世“速速入宮議事”的宣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