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問題十分關鍵,一個好作品的產生還要有好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環境在導向上把文藝作品完全作為一種消費對象,文化消費實際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文化的文化消費,一種是無文化的文化消費。我們現在大多是無文化的消費文化,無文化的消費文化就是對文化進行糟改,比如說新版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裸死,就是把文化糟改來消費文化。我寫了一篇文章叫《請不要糟蹋我們的文化》,把《紅樓夢》變成這樣,我們所有的曆史人物都可以隨便亂改,唐伯虎、李白可以背著寶劍上牆上房,拿我們自己的文化隨意糟蹋。曆史上隻要是有名的人,就可以把他變成賣點,把有關性、武打的內容全擱在他身上去。這些名人名著的真正含量屬於精神的,是崇高的境界,把這些東西抽掉了,換上俗不可耐的東西,就把自己的文化全部毀掉了。這些年有些電影,包括一些名導演的作品,曆史時代也搞不清楚,服裝、道具、用品全都是胡編的,生活習慣、風俗語言都不是那個時代的,甚至於頭發都是現在流行的那種時髦青年的發型,穿著古裝衣服拿著寶劍在電影裏飛來飛去,這樣的片子把整個曆史全糟蹋了,讓年輕人連真實的曆史都搞不清楚了。目前有些公眾欣賞的品位有低俗化傾向,現在有一種現象,有些媒體片麵追求收視率,片麵追求出版數量。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越有品位收視率越高,這是健康文化的表現,是我們期望的,這個社會的文化是健康良性向上提升的過程,如果越低俗越有收視率,這個社會的文化就會往下坡滑。
記者:我們在采訪時,許多文學藝術家都對目前的商業化文化氛圍憂心忡忡,許多人對春晚十分失望,認為質量不斷下降,一些小品更俗不可耐。
馮驥才: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比如收視率和暢銷書,應該說越有品位的書越暢銷,收視率越高,這才能證明這個國家的文化、社會的文化在不斷提升。現在是越低俗越有收視率,你低俗我比你更低俗,比著誰比誰低俗,我們不斷突破這個界限,不斷打擦邊球而且不斷地低俗,這個互動的結果實際上是降低了全民欣賞的口味,是一種低俗化的傾向。
記者:文化的低俗是一個民族健康肌體的腐蝕劑,您對根治低俗之風有何高見?
馮驥才:我想提這樣幾個建議。第一,媒體應該發揮重要作用。中宣部等單位抓抵製三俗,我非常讚成,我認為抓到了點子上。我們是個文化大國與文化古國,要對國民的整個文化素質,對國家的文化形象,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氣質負責。我覺得國家應該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把我們倡導什麼文化告訴老百姓,讓老百姓看清楚、看明白。報紙過去有一個文化版有一個娛樂版,現在很多報紙把文化版和娛樂版合並了,文化版全變成娛樂版了,文化版沒有了。我們很多藝術家很有成就,在海外也有影響,但是沒有人去發現他們,也沒有一個學術氛圍來討論他們的作品。現在有些媒體整天炒作的是那幾個電影明星,他們的緋聞,今天誰跟誰亂搞了,明天誰拍了裸照豔照了,娛樂版越來越俗。我建議把這兩個版分開,文化版應該大力宣傳那些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而娛樂版必須抵製三俗,現在對娛樂版管理的力度還不夠。有些編輯想法錯誤,好像越低俗越有人看,最後跟這批人互動了,但還有更多的讀者不願看這些東西。需要指出的是,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尤其是娛樂版的記者和編輯,對他們的素質需要進行考核。現在我們有很多媒體,尤其是有些小報記者編輯需要嚴格考核。媒體記者和編輯的素質十分重要,應該好好抓一抓。
第二,有三個部門應該對國家文化良性發展發揮作用。第一是文化部。文化部這些年來抓精品工程很好,我認為文化部所屬的國家院團應該是國家文化的主力。因為國家文化的真正水準應該靠國家院團來體現。國家院團要抓創作,要培養優秀演員和藝術家,要培養好的劇作家。第二個是中國文聯。中國文聯有12個藝術家協會,有劇協、音協、美協、舞協等,這12個藝術家協會實際是藝術家的團體組織。我認為他們應該搞人才發現,成為優秀作品和優秀藝術家的研究論壇,要推出人才,要維護評獎的純潔性,要提高這些組織在專業方麵的影響力和權威性,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三個是大學的文化研究單位,應該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一般來講,大學裏的研究機構比較專業,也很客觀,不會跟著風跑,有自己獨到見解,運用好這支力量會極大地淨化我們的文化環境。
記者: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作品,除了以上建議,從國家製度層麵,您認為還應該采取哪些具體舉措,促進經典問世和大家的產生?
馮驥才:我認為國家應該建立榮典製度。對優秀藝術家特別是那些真正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國家應該給予認定。比如像法蘭西藝術院,吳冠中先生是榮譽會員,還有一些海外華人藝術家也是會員,凡是法蘭西藝術院的會員,在整個法蘭西人的眼睛裏就不一般。我曾提過一個建議,就是學一學日本,日本有一個最高的文藝家組織,共有51個人。那個組織的人去世一個才能補進一個,這個組織必須由真正德藝雙馨、業務成就影響巨大、在海內外有巨大影響的文藝家組成。我們國家很多人去世後才說他是大師,比如謝晉,活著的時候許多人沒拿他當回事兒。謝晉的一生對電影事業做了多大的貢獻啊?比如像吳冠中這樣的大畫家,在世界上有那麼大影響,但是在很多人眼裏,吳冠中就是中央美院一個退休教授。因此我認為國家應該建立榮典製度。
在中南海溫總理召開的一次國務院參事會議上,我提出一個看法,總理認為我這個觀點很新鮮,我提議要研究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文化在世界上產生巨大影響的現象,這些國家在整個文化結構上雖然體製跟我們不一樣,但是結構上很清晰,我管它叫金字塔結構。文化的金字塔結構有它的峰頂和底部。文化的底部在市場裏,由市場來調節。但是這種文化的底部也有導向,如美國的電影、動畫等宣傳的是美國的英雄主義。
記者: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十分鮮明,美國的電影等文化產品十分注重宣揚自己的價值觀。
馮驥才:美國的電影不僅重視宣傳自己的主流價值觀,而且十分注重藝術效果。越是這種通俗文化對普通人越有影響,對社會道德精神的影響力越大。我們同時也發現,這些國家還特別注重一個東西,就是它的峰頂,一個金字塔的峰頂是以這個國家在曆史階段所能達到的文化為最高峰。它是由一些思想哲學文化藝術各方麵出類拔萃、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精英所組成。還有一些知名的藝術院團,比如波士頓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柏林交響樂團、意大利歌劇院、法蘭西藝術院等等,這些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人士或者院團都在文化的峰頂上。它需要全民仰望,體現的是國家當代文化形象,也是國家跟國外交流的主體。
應該說我們現在對外交流存在很多問題,前幾天我在南開大學舉辦的孔子學院院長會議上演講時說,我們現在拿什麼東西跟外國人交流呢?京劇花臉、川劇變臉、少林武功,還有就是雜技,這些東西外國人看了熱鬧,一鼓掌我們就認為文化走出去了,其實僅僅靠這些東西,大多是一些符號,還影響不了他的精神。西方一些國家向我們輸送的是帕瓦羅蒂,他的歌聲進入了我們的心靈,還有《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等巨片,再有就是歐洲最有名的文學作品和戲劇,這些金字塔級的文藝作品影響了國人的精神,而我們許多文化隻是給人家看個熱鬧,看個新鮮。我們隻刺激了他的眼球就完事了,並沒有真正影響他們。西方的文化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影響了我們的心靈,所以我覺得我們與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存在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人家注重優勢文化,人家的交流是拿優勢文化跟你交流。我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認識還存在很大問題,我們並沒有真正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特點和優勢。西方人一提中國的長城、中國的漢唐、絲綢之路、敦煌,西方人服氣,可是對我們現在的文化外國人他並不服氣,因為我們沒有把自己的優勢文化培植出來。我認為培養經典先得有精英,沒有精英不會有經典,有了精英和經典就有了能參與國際文化交流頂峰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