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要勵誌、熱情,讓人們得到精神愉悅和宣泄
中國大片一定要兩條腿一起走,把高新技術的手段與傳統的藝術觀結合起來
製片是電影的靈魂,電影的基礎,是帶動電影全麵發展的機車
如果把中國電影跟豐富的文化遺產結合起來,中國電影前途無限
中國電影需要宣傳中國的主流價值觀
時代之問
我的中國電影夢
2009年初,正是全球金融危機肆虐之際,可謂哀鴻遍野,一片蕭條,然而中國電影卻異軍突起,逆風飛揚,成為一大亮色。隨著經濟回暖,中國電影迅猛發展的勢頭依然不可阻擋,國產電影已經能夠跟好萊塢電影分庭抗禮。這一切,讓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激動不已。
在位於中影集團的辦公室裏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他這麼形容自己的喜悅:在寒冷的北京之夜,自己每次經過小西天中影電影院時,心頭總是暖暖的。12年前,他去韓國,晚上10點鍾,電影院還是人聲鼎沸,當時韓三平覺得特別悲壯,因為中國電影沒人看。現在,中國電影也跟韓國當年一樣了……
回憶往事,百感交集。記者問他:“當時有沒有想到中國電影也會有今天?”他回答說:“想到了,但沒想到有這麼好。”
記者:全球金融危機下,很多產業都深受影響,中國電影業卻能“寒冬”中實現逆風飛揚,主要原因是什麼?
韓三平:中國經濟近年來高速發展,中國電影也出現喜人發展。電影適合全球觀眾觀看,適合全球發行,跟電視劇不一樣。在2008年底全球經濟遇到危機時,中國經濟受到一定影響,但中國電影逆勢飛揚,2008年比2007年增長了25%,2009年1月同比增長了29%,2010年又比2009年有大幅增長。中國電影業成了中國經濟中的一個亮點,保持了金融危機前25%的增長率,雖然在中國經濟總量中中國電影所占比例不大,但還是相當喜人。
通常說,1929年美國遭遇經濟危機,促進了好萊塢的大發展;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帶來了日本、韓國電影的大發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是否會帶來中國電影的高速發展?現在來看,中國電影仍然在高速發展,這就是事實。中國經濟與美、日、韓相比,有共同之處。中國經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但電影仍然在高速發展,在曆史上可以找到共同點。
1929年,美國遇到金融危機時,好萊塢電影卻實現了迅猛發展,為什麼?有“口紅效應”一說:在相對殘酷的環境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了相當嚴峻的壓力,就去電影院追求夢幻,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消費心理,會帶來電影產業的發展。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個體生活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會潛意識地尋找一種群體感覺,人與人之間需要靠攏,電影院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這是審美心理與社會消費心理帶來的變化。
中國人收入水平近年來得到相當高的增加,對電影有需求。中國電影有一個低潮期,那是1997年到2002年,國產電影幾乎被人拋棄,但現在事實證明:電影消費魅力是無限的。1999年我在韓國,晚上10點在他們的電影院看到人聲鼎沸,一票難求。我當時感覺非常悲壯——為什麼沒人來看中國電影?
現在中國也像韓國當年那樣了,大家爭相觀看國產電影、華語電影。仔細觀察,近幾年來,美國電影在中國的票房總體比例下滑,單片票房也在下滑,美國大片在中國票房能夠過億的不多。但中國電影過億的不少,例如像《瘋狂的賽車》這樣的小成本電影都過億了,當時這部不是大明星、大導演、大製作的電影能夠過億,出乎意料,但仔細一想並不真奇怪,這是部喜劇,人們尋求娛樂,需要笑。
我們發展文化產業要借鑒美國和日本、韓國的經驗,怎麼樣迎合觀眾的消費心理?電影消費與服裝、汽車不一樣,電影屬於文化產品消費,必須迎合觀眾的消費心理。電影消費分兩層:一是形式上的消費心理,到電影院看生活中看不到的,比如《赤壁》;二是天天在現實中看到的,但是從另一種角度看,比如寧浩的電影,跟我們日常生活不一樣。情感消費與物質消費本質不同:電影產品完全是一種精神需要,要摸準觀眾的心理、觀眾的情感需求。大蕭條時期,美國產生了兩個大藝術家——卓別林和秀蘭·鄧波爾,這兩人主演的電影表現的都是溫馨的,對資本主義的揭露也是幽默的形態,這個需要我們借鑒:電影要勵誌、熱情,讓人們得到精神愉悅和宣泄。當前金融危機下拍電影要借鑒的是必須激勵大家,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壓抑了,如果電影院還是這種壓抑、晦澀的,觀眾誰還上電影院?中國電影全體從業人員需要努力,中國電影保持25%的增長率,證明這個產業的生命力強盛,因此我們更要摸準觀眾心理需求、精神需求,拍出好電影來。
我們必須搞清楚,電影首先是工業產品,不單純是一個抒發個人小情小調的作品,它的生產過程非常複雜,這跟寫小說、寫詩歌、創作音樂不一樣,那些創作成本相對較低,有的一打紙加一支筆就行了,出了廢品也不怕,損失不大。個人化的情趣,我不主張運用電影這個手段。電影要尊重大眾普遍的欣賞力,大眾的普遍欣賞力決定了電影產業的生命力,不能僅僅以個人趣味作為創作主導,那樣會對整個行業傷害很大,會傷害大眾對於國產電影的興趣。
我曾經多次對一些青年導演說過,應當牢固地建立市場經濟的觀念,牢固地遵循商業運作規律來從事當今時代的電影產業,否則就沒有出路,沒有前途。切記不要為了得獎拍電影,為得獎而拍電影是愚蠢的,為了得外國的獎而去拍電影,這是蠢之又蠢的!最後的結果隻能是討個沒趣。
記者:按商業運作規律,電影創作的核心是什麼?有人認為,劇本是“一劇之本”,拍電影,編劇是基礎。還有的人說導演是基礎,也有說演員重要的。
韓三平:這些年來不斷討論以導演為中心,還是以編劇為中心,其實在我看來這用不著討論,誰的風險大誰就是這個片子的中心。這是簡單通行的遊戲規則,大家都應該遵循。最簡單的一條,誰出資拍片,這個片子就聽他指揮。
名導演、名演員的地位大於編劇,全世界都這樣。電影編劇跟小說不一樣,怎麼提高編劇的地位,這是根上的問題,電影應該是對導演的依賴高於對編劇的依賴。一方麵要提高編劇的地位,另外一個方麵,中國編劇也要反省,為什麼寫不出好故事來?中國的劇本概念化,需要各個環節都解決,換句話說,不是解決了編劇問題,中國電影就發展了。電影是一個龐大的工業製作過程,龐大的投資過程。一部電影幾千萬,電影是拍出來的,製作出來的,不是在文案上用筆寫出來的。這個觀念一定要大家了解。應該從根本看到,電影是導演藝術,一定不要走偏了。
說編劇重要,導演重要,這些都沒問題,但這是對於生產過程而言的。但是,電影不僅僅是一個生產過程,它是一個產業過程,除了生產,還有其他環節,投資、宣傳、營銷、發行都是很重要的環節。隻有從電影開始的第一個環節到最後一個環節統管的那個人,統統都要承擔責任,才是中心。從投入第一塊錢到收回最後一塊錢他都要負責,那個人就是製片人。所以我認為製片是電影的靈魂,製片是電影的基礎,製片是帶動電影全麵發展的機車。發展中國電影產業,就必須建立電影製片人中心製。一個合格的製片人研究的問題比導演多,要懂的事比導演多,要管的周期比導演長。如果討論了半天連誰說了算都沒搞清楚,那不就亂套了?到最後要麼扯皮,要麼銷售失敗。如果這樣的電影多了,這個產業就是搞不好的。
當製片人成為核心時,培養一群高素質的製片人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真正建立中國電影市場經濟,必須要有一批優秀的製片人誕生。所謂優秀,就是既懂商業又懂藝術、懂電影的專家。目前存在一些錯位的現象。不過有一點值得慶幸,當年外國大片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們講“狼來了”,但是經過這些年的曆練,現在事實證明,引進外國大片恰恰促進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讓我們看清楚一些東西,刺激中國電影成長為產業,使它重新站起來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人才冒出來了,他們接受了洗禮也獲得了成長。這是中國電影產業融入國際電影產業的必然階段。
記者:您經曆了中國電影最悲涼的時刻,又帶領著許多中國電影人一同走出了低穀,您覺得中國電影要走好未來的路,最重要的啟示是什麼?最值得堅持的是什麼?
韓三平:中國電影的改革和中國這30年來其他領域的改革,有異曲同工、一脈相承的地方。你說要堅持什麼,我覺得很明確,最重要的堅持,就是要走一條產業化的道路。生產產品,拿到市場上去流通、銷售,被消費者購買,收回投資,這個全過程叫產業過程,缺了任何一環都不叫產業過程,回收高於投入就是優質產品、優質企業。中國電影行業曾經長期處於計劃經濟模式之下。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中國電影要繼續發展,就必須建立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完全遵循商業運作規律,就是要靠這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