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堅守,為了讀者為了文學(2 / 3)

比較其他文學期刊,《收獲》1986年就進入市場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沒有行政撥款,最初遇到的問題,許多文學刊物上世紀90年代才遇到。市場中該經曆的大風大浪我們都經曆過,所以才不會慌神。舉例子說,《收獲》1988年就遇到過一次經濟危機,全球紙張暴漲,印工也飛漲,刊物價格年初定的又不能改動,我們印量又大,真的是陷入困境。令人感動的是,好多作家都表示可以不要稿費挺《收獲》,像馬原、餘華等,巴金、蕭乾帶頭捐稿費,海內外作家還有讀者也跟著捐,媒體也在呼籲,我們終於得到了有關方麵的借款,渡過了難關。後來我們把刊物價格提高了一點,讀者也表示理解,到了來年,發行量不降反升,這更增加了我們的辦刊信心。

《收獲》第一次獲得“上海市著名商標”是2004年,這是每隔4年需要重新認定的,2007年,《收獲》第二次獲得“上海市著名商標”稱號,表明對《收獲》業績、穩步發展的市場、不斷提升的社會影響的肯定。《收獲》開始自負盈虧以來,實際上一直經受市場經濟的波瀾起伏,《收獲》發行量穩定在10萬份以上,《收獲》的長篇小說增刊也成為衍生產品,每年兩期,每期刊登四部長篇小說,發行量也在六七萬份。

如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感覺方式日新月異,文學的價值和認知也呈現多樣性和複雜性。“注意力經濟”已成為大眾話題,文學的發展在多維的文化空間展開,因此,《收獲》也必須注重自己的品牌保護。現狀提示我們,作品是否在精神與觀念上提供新鮮的探索,作家是否在建構人的生存心靈世界時永遠保持敏銳和創造的活力,一份文學期刊是否能確立自己獨特的品位和風格,都會影響文學期刊的生存基礎。

未來,《收獲》仍將堅守文學的理想,包括《收獲》傳承下來的文學傳統與辦刊方針:不趨時、不媚俗、不跟風;不唯名人,不薄新人;多出作品,多出人才。

記者:純文學期刊能夠穩定發行10萬份,在當前文學期刊中,相當可觀了。但是,現在文學期刊生存都非常困難,有些甚至不得不停刊,《收獲》還能堅持多久?

李小林:現在的市場化環境比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處境嚴峻多了。泛娛樂化、更商品化、文學也更邊緣了。我們雖然目前還可以自負盈虧,但很難說以後不碰到什麼難題。

《收獲》的發行量在最高時有七八十萬份,後來由於市場的衝擊和讀者的分化,發行量降至10萬份左右。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這個數字在現在純文學期刊中還算很不錯。現在每年政府給我們財政撥款隻有30萬左右,是差額撥款,給基本工資的50%,其他自籌。我們這個發行量,就是不做廣告,養活自己也沒問題,但稿費無法改善,付給作者的稿費也還是十幾年前的標準,隻有每千字80塊錢,即使是向黃永玉這樣的名人約稿,也隻有每千字100元這點稿費;而韓寒的《獨唱團》已經給到每千字1000元、甚至2000元的標準。這給我們的壓力是很大的。

記者:您認為純文學期刊會消亡嗎?

李小林:純文學絕不會消亡的,因為人們需要沉靜的深刻的東西來作為精神食糧。也許現在關注文學的人不多,但民族需要一種頂尖而恒久的文化。時尚和流行可以倡導瞬間的高潮,但是稍縱即逝。網絡和高科技提供的是新的樣式,可是不能也不會替代紙質的精神產品。這就是為什麼這幾年喜歡在征婚啟事上附加“愛好文學”這一條的人又逐漸多了起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之後,文學洗盡鉛華,依然鮮麗。當然,我們也要反思,但《收獲》堅信,文學的潛在讀者應該是越來越多,關鍵就看辦刊人是否了解讀者真正的需求。

對我們來說,現在的市場化環境確實嚴峻,這是我們比上一代人無奈的地方。在推向市場化的過程中,我覺得有關部門能不能不一刀切,對一些已形成品牌的文學期刊,在政策上是否應該有所傾斜?《收獲》這些年所繳的企業所得稅,逐年遞增,而且和一般流水線作業的企業標準相同,也沒有享受到其他文化報刊的增值稅退稅優惠,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一個民族需要文學,一個文學期刊形成品牌不容易,倒下去後再想扶持,就很難了。

純文學期刊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是可能消亡的。我認為,對於純文學雜誌,政府就應該大力扶持,時尚類的、娛樂性的東西可以讓他自生自滅,但國家必須有代表國家臉麵的東西,要有代表今天中國文學高度的標杆存在。文化產業沒有錯,但假如需要像《收獲》這樣的純文學期刊去拉動GDP,那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記者:不久前出版的一期《收獲》長篇小說專號,刊登郭敬明的小說《爵·跡》引起爭議。一些讀者和評論家批評說,《收獲》一直都是一份門檻較高的嚴肅文學刊物,此次刊登一位“80後”作家的玄幻小說,有些輕率,且有借郭敬明挽救發行量慘降局麵之嫌。

李小林: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根本不需要靠郭敬明來拉動發行量。《收獲》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讀者群,他們對《收獲》的熱愛不亞於我們,這麼多年來他們始終不離不棄,陪伴我們一路走來,但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為此,我們有意識地想拉開正刊與增刊的距離,增刊的定位也因此有了一些改變。比如長篇增刊今年新增設了一個欄目“延伸閱讀”,旨在延伸各種文本,包括網絡文本的閱讀,以開放的空間為讀者提供形式多樣的作品,並對一些熱點小說進行評析。郭敬明的小說就是發在這個欄目中的。我本人並不喜歡這部小說,但問題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孩子追捧他呢?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化現象嗎?我們不能簡單地去排斥,應該探討一下。其實我們的編輯也是由好幾代人組成,其中也有年輕編輯,他們會在網上去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有潛力的作家和作品。去年我們發過一個長篇,王微的《等待夏天》。作者就是搞網絡出身,他自己在美國留學時寫了這篇小說,但沒想過發表,是被我們編輯發現後與他溝通修改才發出來的,我記得很短的時間就通過了四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