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電影100多年的曆史來看,最近10年是中國電影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
中國電影未來還有相當可觀的發展空間,巨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為電影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提高創作質量和作品的市場競爭力,需要不斷的“量”的積累
國產電影的繁榮過於依賴個別頂級導演,而缺乏後繼的“中間階層”
上海電影曾是上海文化傳統中最值得驕傲的亮色,如果這一寶貴的文化傳統在我們這代人手上被丟掉,那就成了曆史的罪人
被各種物欲瓜分和消耗的生活和人生,難以催生偉大的靈魂和作品
時代之問
中國電影要先做大再做強
隨著在上海采訪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石川這個名字。這位上海大學影視學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因為近年來在電影曆史、理論和評論方麵一係列睿智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而逐漸成為上海電影學術界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曾赴美國、新西蘭等名校進行電影學術研究,且在電影評論方麵頗多建樹,多次榮獲學術獎項。因此,我們將這位同時還是上海電影家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主席的石川教授納入了重點訪問名單。
一個周六的早晨,上海共和新路馬戲城附近的一間咖啡廳。其時,外麵零星下著小雨,屋內飄著淡淡的音樂,客人不多,氣氛正好。石川身著一件樸素的淡藍色圓領T恤,優雅自若地為我們講起了中國電影。
記者:多年來,您一直從事中國電影史、電影文化和電影評論方麵的研究,根據您的觀察,您對當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評價?
石川:我是搞電影史的,習慣從曆史角度看問題。從中國電影100多年的發展看,最近10年是中國電影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特別是2003年開始產業化改革以來,中國電影真是突飛猛進。影片產量、影院數量、銀幕數量、電影票房、電影綜合收益等都保持高速增長。2010年影片產量超過了500部,票房達到100億元,成為能與美國、印度並肩而立的電影產量大國。
想起2003年那會兒,產業化改革剛起步。當時年產影片不足百部,票房不到10億,很多人對電影前景都缺乏信心。今天,10年不到,中國電影的整體實力已經脫胎換骨、今非昔比了。
當然,也會有人說,你為什麼隻看量不看質?國產片創作質量不高你怎麼不說?我說,質當然重要,但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很多事不得不首先重視量的積累。總是先讓人有電影可看,然後再逐步提高創作質量,質總是從量中成長起來。這跟吃飯穿衣一個道理,人多嘴雜,眾口難調,總要先吃飽,不挨餓,再考慮吃好吃精,滿足不同口味。
近10年中國電影發展首先解決的就是“吃飽”的問題,吃好、吃精一時還顧不過來。為什麼這幾年票房增長這麼快?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影院多了,銀幕多了,以至於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特別是中小城市的老百姓能走進影院看電影了,這樣票房自然就有增加。消費增長,市場繁榮,就能吸引更多資金、資源向電影聚集,更多的民間資本願意來投資建影院和拍電影。這樣反過來又能刺激、推動創作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對於產業化改革剛起步的中國電影來說,這種良性循環來之不易,證明這些年鼓勵電影產業擴大外延增長的策略是有效的。我之所以對當前電影現狀持樂觀態度,主要就是基於這一點。但這種樂觀又是相對的,樂觀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現在還有很多問題和困難沒有解決,有的一時還找不到有效的辦法,隻能一步步摸索。
我把電影比作穿衣吃飯。要說吃飽,現在也還沒有完全做到。要說吃好吃精,就更任重道遠了。換句話說,中國電影現在還處在產業化的初級階段,還屬於一種依靠外部投資拉動的粗放型增長,還有待於向內涵發展轉變。內涵發展主要是指提高電影創作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為觀眾提供類型更豐富、風格更多樣的內容消費,為社會提供更完善的電影文化服務。在維持產能和市場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主要依靠提高質量和完善服務來推動票房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學上經常說,要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投入產出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外延擴張和內涵發展,這兩種增長模式的目標並不一樣,前者著重解決吃飽穿暖的問題,後者著重滿足食不厭精和個性化選擇的高層次需求。現在,國家宏觀戰略上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電影產業也麵臨同樣的問題,要由目前的外延擴張模式逐步轉變為外延內涵同步增長的雙輪驅動模式。
記者:基於以上認識,您如何看待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
石川:至少從市場角度,中國電影未來還有相當可觀的發展空間。首先,目前100億票房還主要集中在200多個大中城市,而中國縣級城市有將近3000座。也就是說,大部分中小城市的普通百姓還很少或基本看不到電影。未來電影產業、市場發展的重點應該在這。這是涉及國家文化資源布局是否均衡,不同地區的老百姓是否享有均等文化消費權利的大問題。今後中國電影的發展,應該繼續吸納社會資本投入,在中小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中小城市多建影院,保持銀幕數量穩定有序增長,讓大多數因為影院和銀幕數量不足而不看、少看電影的百姓都能走進影院。
其次,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為電影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現在中國城市人口有6億多,農村人口有7億多。未來10年,城市人口會逐漸超過農村人口,這意味著電影潛在消費群體還會進一步擴大。一旦這個人口基數被轉換成電影的消費群體,今天的百億票房又算什麼?江浙地區一個鄉鎮,甚至一個村的收入都比它多。前一陣,媒體在討論未來票房是否能達到150億、300億。從長遠看,這都不難做到。現在的問題是,中國人口基數雖大,卻因為市場資源有限,沒法變成消費者,因此現在每年觀眾數量沒有想象得多,平均下來每人每年看電影的次數都是以小數點後麵的數字計算。而曆史上年觀眾人數最多的是1979年,將近300億人次,當時隻有8、9億人口,人均每年看30多場電影。如果按現在的票價算,票房能到多少?所以我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在消費能力還遠遠沒有釋放出來。
再次,現在我們100億票房是靠全國6000多塊銀幕做出來的,平均20萬人口才有一塊銀幕。如果像北美市場那樣有4萬塊,平均8000人一塊銀幕,那票房又能達到多少?
最後再來看產能,2010年影片產量過500部應該沒有懸念,但後麵幾年不太可能再出現每年30%以上的增幅。因為市場容量有限,增長過快就會出現過剩。我估計從2011年開始,電影產量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增長期。相應的,影片創作與生產的重點也會慢慢轉移到提高質量和影片市場競爭力方麵。2009年400多部影片,能進入主流市場的也就120部左右。2010年估計略微增加一點,但也差不多,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不到。後麵幾年要想辦法提高這個比例,讓盡可能多的影片能進市場與觀眾見麵。
記者:似乎我們的話題又回到“量”上來了。看來您比較看重“量”,究竟應該怎樣理解“量”和“質”的關係?
石川:所謂“質”,其實也不單是指創作質量、藝術質量,還涉及電影文化服務是否健康、公平、均衡和可持續發展。從內容方麵說,還有電影的價值取向、文化與審美取向等等。這都是目前知識界、文化界談論比較多,批評聲音也比較大的問題。比如有人說,最近幾年中國電影在文化上墮落了,缺乏價值追求,藝術質量不高。還說中國電影每年30%的增量是泡沫式增長,量的增長掩飾不住背後的文化孱弱等等。
究竟怎麼來看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孤立地就電影說電影,而是要把電影放到當前大的文化環境中來觀察。剛才說了,現在電影產業的發展策略是擴大產業外延,但為什麼先擴大外延,而不是首先提高創作質量?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電影不是在一個封閉環境中發展,而是必須麵對開放的國際競爭。中國加入WTO以後,市場就要逐漸向世界開放,這對國產電影業壓力很大。按2003年的產能和市場規模,我們幾乎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現在有人對商業大片意見很大,認為大片把中國電影給毀了,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現在大部分票房冠軍都是國產大片;連續五六年國產片市場占有率高於進口片,靠的也是大片。如果沒有國產商業大片,《阿凡達》來了,《2012》來了,《盜夢空間》來了,國產片該如何應對?所以,市場在那,你不去占,人家就會搶了去。所以我的觀點是,我們的商業大片即使藝術上不成熟,質量不完善,但也要不斷拍下去。要用中國自己的商業片先占領我們本土的市場,然後再一步步提高創作質量。不然的話,市場就會出現疲軟,出現供給不足。這不是藝術思維問題,而是市場戰略問題。你能靠藝術思維去解決戰略問題嗎?
現在很多人批評某大導演,說他掉錢眼裏了,10年來除了拍一堆大而無當的爛片,在藝術上毫無建樹。當然,這也不見得都針對這位導演個人,而是透過批評他來表達對國產電影創作的不滿。因為他是國產商業片的領頭羊,許多批評和不滿自然就首先落到他的頭上。但人們批評他的時候,是否想過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而不單單是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今天沒有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薑文,以及一批“北上淘金”的香港導演每年拍大片,中國電影市場就不可能這麼快回暖,就不可能吸引大量投資進入影院建設和製片生產,也就不可能有每年30%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