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是如何看待藝術和娛樂這兩種不同文化形式的?
陳平:藝術和娛樂應該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目前國內對於藝術和娛樂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藝術帶有很強的公共屬性,表演藝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呈現,代表著一個民族對美好事物的欣賞水準與情趣,而娛樂則是流行的、消遣的和通俗的。政府對於藝術和娛樂應該區別對待。對於國家文化意誌集中體現的高雅藝術,比如像國家大劇院這樣具有推廣普及高雅藝術功能的文化機構,政府應該加強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培育優秀劇目創作,培養人民群眾的高雅藝術修養;而娛樂,則更多應在市場規律指導下,謀求自我發展。
中央要在扶持高雅藝術發展上下工夫,娛樂項目在國外有非常明確的區別,娛樂靠市場,藝術靠政府,英國、意大利的歌劇院政府扶持經費50%,最低不少於30%,巴黎歌劇院政府每年扶持1.5億歐元,政府扶持那些難發展但又必須要發展的藝術。在中國就是要扶持歌劇、民族舞劇等高雅藝術。
同時,對文化產業要進行很好的規劃。一是知識產權保護,美國所有的劇院不能帶相機,為的是嚴格的產權保護,假唱片進美國要高額罰款。二是稅收政策應該調整。歐洲交響樂團,政府主辦政府資助,而美國的交響樂團基本不補貼,靠社會和企業資助,但重要的是政府給投資藝術院團的機構實行免稅政策。娛樂業應該收稅,而真正的高雅藝術應該免稅。
記者:在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形勢下,作為最高藝術殿堂的國家大劇院,肩負怎樣的責任和使命?
陳平:國家大劇院一經成立,擺在觀眾麵前的就是一個高規格的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能否朝世界頂級劇院的方向而努力?在研究對比了世界各大劇院後,我認為,我們的吞吐量跟人家比應該說不少,但是在質量上,目前人家專業化的程度比咱們高。
談及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起一個標杆,讓大家知道高品位高水準的藝術是怎樣的。一兩場演出的票房好不好沒關係,關鍵是不能因放鬆對藝術質量的把握而自毀長城,我們甘做高雅藝術的守望者。
未來我們的生產能力、創作能力都將逐漸提高,與世界的融合程度也越來越高,如何把中國民族的、原創的、好的東西推出去,是個很重大的任務。當初確立戰略目標時,我們參考了全世界十幾個著名歌劇院和藝術中心,對他們的經營模式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還走訪了國內經營比較好的劇院,在別人經驗的基礎上又加上了自己的創意,現在看我們設定的目標是正確的。
近年來,我國與國外的藝術交流日漸頻繁,但仍缺乏擁有廣泛影響力的高端藝術精品。在世界最權威的音樂刊物之一、英國雜誌《留聲機》5月刊介紹的2010年夏季演出季期間世界32個主要藝術節的211台劇目中,其中歌劇51台,音樂會152台,其他演出8台。我翻了3遍,居然沒有一個中國的劇目或藝術院團,這與中國的社會經濟地位、傳統文化大國地位極不相稱。代表國家的高端藝術要走出去,要與國際接軌,體現在哪裏?怎樣與國際攜手? 需要認真加以研究。政府要扶持高雅藝術。國家大劇院通過滴灌工程來培養高雅藝術觀眾,話劇、歌劇、交響樂都要培養固定觀眾。高雅藝術要靠熏陶。培養高雅的,抵製低俗的。因此,有關部門應采取得力舉措,集中財力物力打造能夠代表國家、民族的“藝術航母”,早日以高端的藝術精品在世界上傳播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藝形象。國家大劇院及為數不少的藝術院團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可以率先打造成為弘揚中華文化、展示精品力作的“藝術航母”。
陳平小傳
陳平,1954年1月生,北京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現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院長,兼任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曾任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館長,北京市東城區文化文物局局長,北京市東城區副區長,2001年任北京市東城區區長,2003年任北京市東城區委書記。2007年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院長。2010年兼任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此外,2006年兼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在東城區政府工作期間,陳平主持進行了王府井商業街改造、東方廣場建設、皇城根遺址公園、菖蒲河公園、南池子曆史文化風貌保護試點建設等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其中,2002年皇城根遺址公園項目、2003年菖蒲河公園項目獲得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04年皇城根、菖蒲河、南池子項目獲得聯合國迪拜“人居環境範例獎”;2006年主持進行了“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被列為中國建設部“十五”科技攻關計劃示範工程和國家信息化示範項目,獲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