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為文化巨人的誕生提供沃土(1 / 3)

文化發展環境中還缺乏直接的土壤,文化生態還需要建設

凡有成就的文藝家無一不是植根於本民族豐腴的文化沃土

為經典和大家提供土壤,是一項緊迫而重大的任務

發展文化產業不在於有無高雅愛好,關鍵在於有無文化意識

“三俗”短期內很有市場,但同時在破壞市場,不可持續

時代之問

為文化巨人的誕生提供沃土

他是個探索者,是文化產業領域“吃螃蟹”的人。

當人們還在討論文化產業的概念時,2005年12月,中國數字電影基地在懷柔破土動工了。那是中國電影集團的戰略決策,當時的地方領導對文化產業尚處於蒙昧階段,沒有前瞻意識和對文化產業的了解,是不可能扶持這樣的項目的。記者從2005年北京市的規劃修編文本中讀到,“懷柔是北京東部發展帶上的重要節點,國際交往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發展影視文化產業、環境友好型的都市工業……”,可以呼吸到一股探索者身上特有的氣息。兩年之後,2008年7月,亞洲最大的電影基地在懷柔建成。接著是文化企業從600個發展為3000多個,增長了5倍。

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則從另一個角度描述他的創舉。《泰晤士報》說,人們熟悉玩具、服裝的“中國製造”,但還不知道音樂劇的“中國製造”,2010年8月,“中國製造”的音樂劇《何處尋愛》風靡愛丁堡。後者“中國製造”的主持人就是這位區委書記。《何處尋愛》巧妙地把電影故事與舞台劇結合起來,講述了電影製片商怎樣讓自己的兒女環球旅行、競賽,最後在中國的長城尋找到答案,接受了中國文化的啟示。接著是音樂劇“牡丹亭”的國際化製作,昆曲“紅樓夢”的創作、演出,以及音樂劇的製作。這其中的曲折、複雜,內在的變化,都是一個個有價值的改革創新的案例。

王海平還是個地地道道的詩人、作家,經常有詩作和小說問世。他在為文化巨大的誕生提供豐腴的沃土,這個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府官員兼詩人、作家,是怎樣看待經典與文化關係的?

記者:您作為一個文化產業的成功實踐者,怎樣看待當前文化發展的大環境、經典作品與藝術大家以及文藝作品與文化產業的關係?

王海平:文化大發展的宏觀背景是具備的。中央的思想是開明、開放的,政治局學習時對文化發展形勢的判斷是實事求是的,不適應是主要矛盾。現在經濟發展到人均GDP 3000美元後,人們的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北京去年已經超過1萬美元,人民群眾的文化和精神需求迅速增加。“倉廩實而知禮節”,人們的生活開始講究多了,有閑階層也出現了,北京的電影票房在急速上升、各種演出有了相對固定的觀眾群,書店的營業額在上升,你去西單圖書大廈和中關村圖書城去看看,覺得那就是一種繁榮。但準確地說那是一種文化需求的繁榮,作為供求關係中供的一方,已呈現出繁榮的跡象和趨勢,但還不是繁榮本身,還缺乏一批劃時代的作品。回到我們的題目,文化發展環境中還缺乏直接的土壤,我們的文化生態還需要建設。

記者:文化發展的土壤對產生文學的經典和藝術大家十分重要,沒有環境的熏陶,很難想象會產生經典作品,您能具體談談文化生態的含義嗎?

王海平:我們學康德哲學時有個很有意思的描述,馬克思把康德哲學稱為“法國革命的德國理論”。從理論發生的角度看,康德的理論深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當時的德國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但理論是活躍的。仔細再分析,德國哲學界是活躍的,存在一批積極思考的哲學家,先後有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說明哲學發展有個哲學土壤問題。推而廣之,文化也有個土壤問題。18、19世紀德國先後出過若幹世界級的思想家,馬克思、恩格斯、海德格爾、胡塞爾、韋伯等,還有歌德、海涅等詩人,席勒等戲劇家。201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給了巴爾加斯·略薩,又一個拉丁美洲作家,那裏的經濟不發達,但有豐厚的文學土壤,當年在中國產生過深遠影響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百年孤獨》,就是哥倫比亞的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

如果以大師級、照耀文學天空的大家為例,更是如此。縱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文學藝術家,無論是英國的莎士比亞,還是俄羅斯的托爾斯泰;無論是中國古代的曹雪芹,還是現當代的魯迅、巴金等,無一不是植根於本民族豐腴的文化沃土。正是由於燦爛的俄羅斯文化以及對沙皇黑暗統治批判,才造就了俄羅斯群星閃爍的文學天空,而托爾斯泰的文學成就,成為其中最為光芒四射的星座。魯迅的成就同樣如此,辛亥革命的失敗促使年輕的魯迅對中國的現狀與未來進行深入思考,對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給予無情鞭撻,他的《阿Q正傳》、《藥》、《祥林嫂》等小說,至今閃爍著文學的光輝。

文學經典的產生離不開社會文化,離不開作家藝術家所處的時代,當然,不能否認作家藝術家的天賦,正是由於他們傑出的才華與豐腴的文化交融,才會使他們創造出經典作品,才能產生影響一個時代的文化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