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秉璋哈哈笑了,他說:“借胡軍門吉言,但願石達開兵敗大渡河!那時我將大擺宴席為諸公慶功。”
26.大渡河邊紫打地(一八六三年五月十四日)石達開的隊伍人困馬乏,到達大渡河邊的紫打地時,人人疲憊得不行了,個個全身濕透。大雨不歇,他們連個帳篷也沒有,都在樹下站著挨雨淋。
石達開和張遂謀、黃再忠幾個人來到鬆林河人大渡河河口處,老遠就聞吼聲如雷,雨後山洪到來,大渡河水白浪滔天,像一頭狂獸向下奔騰。
黃再忠說:“殿下,此處不宜屯兵,大渡河水猛漲,過不去,左麵鬆林河水也在漲,右麵也有老鴉漩河擋住去路,東南是崇山禿嶺,四麵是險,我們不是進人……”他沒敢把“絕境”二字說出口。
石達開也很猶豫。
事有湊巧,宰輔曾仕和冒雨過來報喜,說:“翼王大喜!汪王娘生了一子。”
石達開果然已聽到鬆林,中一陣嬰啼。他問:“是男是女?”
曾仕和說:“是個騎馬的。”
石達開高興極了,他仰起臉來,對著茫茫的雨絲大喊:“吉兆,這是吉兆!誰說我們是身陷絕地?”
他跑到鬆林裏,嶽氏正把剛剛包起來的孩子抱出來,侍女用傘罩著上方。
石達開接過孩子舉了起來。嶽氏埋怨他:“孩子才出生,雨淋著還了得嗎?”
石達開抱著孩子在雨中轉了好幾圈,他狂喊:“石達開的兒子豈在乎風雨!”
嶽氏好歹把孩子搶回去了。石達開在泥濘中走了幾步說:“這孩子叫險生,生於驚險,生於險地,卻又是險處逢生。”
張遂謀說:“好名字!殿下真是文思如泉湧啊。”
石達開說:“通令將士,伐樹紮營,我們是履險如夷,你們看,大渡河之壯觀,不是天下之最嗎?這怒濤吼聲如戰鼓,是為我們擂起進軍鼓啊!”
27.大渡河邊太平軍在伐木編木排,準備搶渡,河水依然呼嘯狂瀉,雖然天晴了,仍然不減水勢。
石達開領著石定忠在一個木排上試著撐篙,剛一用力,木排即卷入狂濤,孩子嚇得抓住木排大叫,石達開卻大笑,幸好木排拴有繩子,岸上聖兵們急忙扯回來。
石達開剛上岸,張遂謀來了,麵色陰鬱,石達開看了他一眼,知道有事,就隨張遂謀走到了十步以外的按樹林中。
張遂謀說:“指望賴裕新接應落空了。”
石達開問:“他離開了這一帶?”
張遂謀說:“他們兵敗了,幾千人全戰死、潰散了,賴裕新也陣亡了。”
石達開望著卷著連環漩渦的大渡河,表情木然,一句話也沒說出來。
張遂謀又說:“對岸清妖已層層布防,我們搶渡這樣的天險,怕不易成功。”
“不!”石達開斬釘截鐵地說:“明天強渡,把火炮搬到木排上。一定要衝過去,後退是沒有出路的。”
28.紫打地渡口(一八六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四十多隻木排下水了,每隻木排上有十多個太平軍,每人一槳,火藥手、炮手在最前麵。翼王的大旗插在黃再忠的指揮船上。
石達開親自揮旗,頓時鼓聲驟響,南岸等待過渡的太平軍呐喊助威,喊聲壓過了大渡河的波濤聲。
黃再忠的船衝在最前麵,船到河心,開始向對岸射擊,可是木板不聽使,紛紛在急流中脫離了目標。對岸清軍拚命打炮,有幾艘船中彈沉了,有一些被急流打翻,隻有幾隻船回到了南岸。
黃再忠水淋淋地上了岸,他自己扛著那麵大旗。
石達開此時正在鬆林河邊打主意。
黃再忠問:“過鬆林河嗎?”
石達開說:“鬆林河比大渡河窄多了,最多有三十丈寬,我們過了鬆林河,直出滬定,也是可以的。”
黃再忠說:“鬆林河上原有鐵索橋的,叫上司拆了。現河西又有土司王應元、清妖謝國泰把守,正麵搶渡怕也不行。”
石達開問:“夜裏偷渡呢?”
“試試吧。”黃再忠沒把握地說。
29.鬆林河畔(一八六三年六月三日)夜色朦朧,鬆林河麵一片濃霧。
石達開對先鋒賈維揚說:“你帶五百人搶渡過去,立即消滅土司王應元。”
賈維揚帶船出發,眼看到對岸了,王應元忽然發現河中有水聲,即令士兵點起幾百個火把,賈維揚的船隊一下子暴露,敵軍重炮猛轟,賈維揚第一個中炮落入水中。
第二次搶攻的太平軍退了回去。
30.鬆林河右岸張遂謀對一籌莫展的石達開說:“土司畢竟不同於清妖,他們也可為清妖賣命,也可不為其賣命,能否派人下書給土司王應元,請其讓我們和平過境呢?”
石達開說:“立即寫信,你帶人過去投書。”
31.鬆林河上(一八六三年六月五日)張遂謀高舉一麵白旗站在舟中,已至河心。
西岸土司王應元大聲問:“你要幹什麼?”
張遂謀說:“我帶了太平天國翼王殿下書信一封,致土司大人。”
王應元說:“別放箭,讓他上來。”
張遂謀上岸後,被幾個土司兵押著,來到王應元麵前。
張遂謀遞書信,王應元接都不接,說:“我不懂漢字,你用嘴說,該不是來投降吧?”
張遂謀道:“我太平天國與土司王大人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你們何苦對我們苦苦相逼,你們何苦為清妖賣力。翼王大義,不究你等阻擊之過,請土司大人息兵讓路,讓我們從這裏過去,翼王將把坐騎兩匹千裏馬贈頭人,另奉上白銀千兩,為犒軍之資。”
王應元說:“駱秉璋一次給我五千兩餉銀呢,你們好小氣。”
張遂謀見他嫌少,忙說:“軍旅之中,攜銀不便,日後更有厚贈。將來,太平天國一統天下之時,對土司大功,定有回報,當有加封。”
王應元說:“你們自己的命都不保了,還想給別人加封!你快走,國你一條命,回去給石達開報信,他已經是死路一條了,除了投降什麼也別想。”
張遂謀無計可施,隻好返回。
32.昆山(一八六三年五月三十日)譚紹光在昆山北門外紮營二十餘座,嚴陣以待。
戈登找到李鴻章,說:“昆山城堅固,護城河又寬,不好攻打。昆山之西的陽澄湖,北麵的巴城湖,南麵的青陽江,水麵都在大帥控製下,由昆山到蘇州的陸路交通線必經正義鎮,我們何不攻取正義鎮,切斷昆山守軍退路,這樣,長毛的補給線就切斷了。”
李鴻章想了想,說:“戈登先生的辦法很好。我將派部將程學啟與先生的常勝軍一起攻下正義鎮。”
戈登得意地說:“昆山這一回肯定到我們手裏來了。”
33.昆山城下(一八六三年六月一日)譚紹光得到部將報告:“正義鎮被英國人的常勝軍占了,我們已斷了歸路。”
這時槍炮齊鳴,敵人已從幾路殺了過來,譚紹光一麵下令迎戰,一麵說:“做退守蘇州的準備。”
34.大渡河紫打地(一八六三年六月九日)石達開又派丞相韋普成帶二百人去詐降。
他們在渡口扔了槍械,向對岸喊:“我們是來投降的,請放我們過去!”
對岸的敵將唐友耕與蔡步鍾交換看法說:“這必是石達開的詐降詭計。”
蔡步鍾下令:“打!”
頓時火炮齊鳴,韋普成帶人退了回去,對石達開說:“詐降也不成。”
這時,喊殺聲連天,大渡河和鬆林河上全是清兵的兵船,已經分幾路殺了過來。
石達開親自麵向敵船開炮,但敵軍還是紛紛登岸了。張遂謀架起仍趴在山石後麵開炮的石達開,說:“快走吧,再不走,叫他們抓住了。”
石達開見清兵漫山遍野壓過來,太平軍節節敗退,石達開下令:“向老鴉漩撤退!”
黃再忠李了一匹馬過來,石達開剛要上馬,石定忠大叫“爹——”向他奔來,後麵有四五個清兵緊追不舍。
石達開大叫一聲:“兒子,我來了!”拍馬趕過去,開了兩槍打死兩個清兵,將兒子一哈腰夾起來,甩到後背上,石定忠緊緊摟住石達開的脖子,隻聽耳邊呼呼風響,石達開沿山路急馳而去。
35.山路上清兵在追擊,石達開的妻子嶽氏扶著產後不久的汪氏,抱著孩子,一共是一妻四妾,踉踉蹌蹌逃難,她們周圍已無一兵一卒保護,眼看追兵已近,清兵在一路大喊:“捉活的!”“石達開的老婆,好美喲!”“誰抓住分給誰當媳婦……”
嶽氏喘成了一團,對四個王娘說:“我們跑不出去了,叫清妖抓住必定受辱。”
汪氏說:“那也對不起翼王啊。”
嶽氏說:“我們投河吧。”
幾個女人抱著哭成了一團。汪氏說:“這孩子怎麼辦?他可是翼王的骨血呀!”
嶽氏說:“留下來也是死,死在清妖刀下,不如和咱們在一起。”
再沒有什麼爭執了。就在清兵追到隻離幾步遠的時候,她們先後從高高的懸崖上縱身投入了白浪翻卷的大渡河中,驚得幾個清兵目瞪口呆。
36.大渡河老鴉漩(一八六三年六月十日)石達開的殘兵都疲憊不堪了,散坐在林中。
張遂謀說:“我們又損失了一半兵力,現在全軍不過七八千人,輜重大炮盡失,什麼吃的也沒有,再想渡河也不可能了。”
石達開正要說什麼,黃再忠垂著頭過來了。石達開望了他半天,問:“沒有找到?落人清妖之手了?”
黃再忠說:“五位王娘抱著孩子投了大渡河了。”
石達開木然半晌,說了句“倒也幹淨”。
風聲、濤聲在山同上轟鳴,石達開真的不知該怎麼辦了。
忽然有人叫:“快看!”
石達開見很多士兵都擁在一起向對麵看,也走了過去。原來在洗馬姑那裏,清兵豎起了一麵大旗,上麵有四個大字“投誠免死”。
石達開冷笑一聲,又走了回來。
石達開說:“縱使戰死大渡河,我石達開斷無投降之理。”
這時,從清營那麵射過來一封信,士兵送給了石達開,石達開看了,交給了張遂謀。一些聖兵都圍過來,問:“信上說什麼?是不是又叫我們投降?”
張選謀說:“清將楊應剛說,他奉了駱秉璋之意旨,招撫我們,隻要我們放棄抵抗,翼王可回原籍退隱,所部將士遣散為民,回家去安居樂業。”
聖兵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騙人吧?”有的說:“反正我們隻有死路一條了,拚到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活下來再跟清妖幹,不一樣嗎?”
石達開心裏很亂,他鐵青著臉離開士兵們,來到懸崖上。大風吹著他那沾滿硝煙的征袍,腳下是渾濁咆哮的大渡河水,他哺哺自語:“真的到了絕路了嗎?”
37.林子裏石達開在大渡河畔,在他戎馬生涯最後時刻,也是他人生旅程接近尾聲時,召集了最後一次極具蒼涼悲壯色彩的會議。
石達開莊嚴地說:“我不忍心看著七千將士最後慘死,我們已經沒有出路了,我想好了,以我一死,換取大家的生存。”
張遂謀說:“翼王,要死,我們死在一起!”
軍師曹偉人說:“千萬不可如此,翼王,你肯定上當。”
石達開說:“他們抓住了我,可以送到北京去請賞,士兵對他們有什麼用,我以我命,可保全七千將士不死。”
黃再忠說:“倒不如全部戰死。”
曹偉人說:“翼王,清妖會講什麼信義嗎?必然是這樣的結局:你陷入魔掌,未必能救出將士。”
“你不必多言!”石達開說,“願以我一人之命而全三軍將士。馬上給駱秉璋投書。”
曹偉人仰天長歎一聲:“翼王不聽吾言,必有大禍,我不願看到這一天。”說罷,拔劍自刎。
眾將領望著血泊中的曹偉人,心情壓抑到了極點。
38.大渡河對岸駱秉璋大營楊應剛拿著石達開的信來見駱秉璋說:“石達開願意自己投案,以他的命免他部下將士一死。”
駱秉璋笑著接過信,說:“末路英雄走上末路了。”他看過後,說:“他到這時候還再三申明不為求榮而事二主,決不降清呢。”
楊應剛問:“答應他嗎?”
駱秉璋說:“為什麼不答應?他自己過來,不比我們費時費力地去抓好得多嗎?”
楊應剛說:“那他的條件……”
“全答應。”駱秉璋說,“至於他過來以後怎麼樣,看情形再說,兵不厭詐嘛。”
39.洗馬姑清營(一八六三年六月十三日)楊應剛率兵在大渡河南岸嚴陣以待,有人喊:“來了!”
隻見三條小船橫切河濤破浪而來,第一條船上飄揚著“真天命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大旗,石達開手拄戰刀威嚴地立於旗下,他的身旁站著五歲的兒子石定忠。
石定忠問:“爹,我們去投降嗎?”
“不。”石達開說,“我們去送死,用我們的死,換得幾千將士的活命。”
江水滔滔,浪花在石達開腳下翻卷。
船漸漸靠岸了,石達開沒有立即下船,他問:“誰是參將楊應剛?”
楊應剛站在沙灘上說:“標下便是。”
石達開問:“駱秉璋何在?”
楊應剛說:“駱製台已回成都,他在總督衙門等你。”
石達開說:“我警告你們,你們必須待人以誠信,不蓄詐虞,倘你們心存狡詐,騙了我們,你們不會有好下場,太平天國並沒有失敗,他們會十倍、百倍地報複你們。”
這時總兵唐友耕上來,說:“翼王請放心,駱中丞所應之事,必全部照約辦事。”
楊應剛問:“你們的殘部何在?”
石達開說:“即可渡河,由張遂謀率領。”
石達開抱幼子下船,曾仕和、黃再忠、韋普成緊跟其後。
唐友耕一擺手,立刻上來一夥親兵,把他們綁起。石達開說:“小人!何必如此?我們是自來請死的,你們還怕我們跑了不成!”
40.大樹堡石達開一行押解在前,二百多名部將和兩千多名士兵另作一大隊,被清兵團團圍裹著押到大樹堡。
石達開被押到了河岸,唐友耕說:“請上船!”
石達開說:“我要看著你們親手放了我的將士,我才能走。”
唐友耕道:“這你就放心吧!”
石達開這時恍然大悟,他大聲說:“你們言而無信!我悔不聽曹偉人之言,是我想救部下,反倒害了他們!”
石達開幾人死活不肯上船。幾乎同時,他們聽到了高昂的口號聲:“清妖必滅!”
“太平天國必勝!”“翼王啊!你為什麼不領我們打到底!”
石達開毛骨悚然起來,他跳上河岸向大樹堡方向看,清兵正把兩千多名太平軍將士圍起來,用火箭、抬槍和火炮轟擊、殘殺。
張遂謀、曾錦謙等人率眾高呼口號,一個個倒在血泊中。直到大多數人倒下了,石達開還能聽見“翼王啊,你太輕信了”的淒慘叫聲。
熱淚滾淌的石達開跳下河岸追打著唐友耕,把他逼到河岸,飛起腳來把他踢下河去。
石達開對著大渡河仰天大叫:“石達開呀,石達開,我活該兵敗於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