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顧準:無情未必真豪傑(2 / 3)

是不好理解,再怎麼說,顧準也是他們的爹呀!沒錯,當時的顧準確實又“黑”又“髒”,誰沾邊誰倒黴,但也不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顧準的弟弟陳敏之、老朋友駱耕漠、弟子吳敬璉等等就沒有回避(顧準病危時他們都在床前陪伴),就連張純音的女兒咪咪(徐方),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也和顧準成為朋友。就在顧準的子女拒絕來醫院看望護理他時,遠在蘭州的咪咪卻給她敬愛的顧伯伯寫信說:“我就是你的親女兒”。兩兩對比,難道不發人深思嗎?難怪當顧淑林和顧逸東參加告別儀式時,一位老先生看他們的眼光,會“像刀子一般。”

我們不想責備誰。我們也沒有資格責備誰。我們自己在那個荒唐年月裏幹的荒唐事還少嗎?有什麼資格對別人說三道四?但事情卻必須搞清楚。為了曆史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必須找出原因並引以為訓。

那就恕我不恭了。

依我的猜測,子女們不願見顧準,倒未必是自私(怕受牽連和影響),多半也是心裏有一份怨恨(這一點想必他們現在不願意說出來)。所謂“怨恨”,也未必是因為顧準“害”了他們,而多半是因為顧準“害死了”他們的媽媽。顧準的妻子汪璧是在1968年4月8日服毒自殺的。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她1964年在在家中幫顧準銷毀積存多年的手稿筆記一事被揭發,因此遺書上有“幫助反革命分子銷毀材料罪該萬死”的字樣。其實,早在1967年她與顧準離婚之前,就已經有了自殺的念頭。“文革”剛爆發,她就受到顧準的株連而被批鬥,既是“走資派”,又是“狗右派的臭婆娘”,後來又被當眾宣布開除黨籍,而這一切,又無不與顧準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汪壁就是顧準害死的。汪壁被逼死後,幾個頓失庇護的孩子哭得昏天黑地,叫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隻好姐弟幾個相互幫襯攙扶著,料理了母親的後事。這個時候,那個“害死”媽媽的顧準在哪裏呢?他可曾來看亡妻一眼?可曾來為喪事出一把力?可曾來安慰一下痛失慈母的兒女們呢?沒有。

這當然不能怪顧準。當時,他也在千方百計打聽家人的情況,甚至在為家人攢錢攢糧票。但他被牢牢地管製住了,一點消息也得不到。他同樣叫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可惜這些情況子女們都不知道,知道了也未必能抹去心頭的陰影。至少是,一邊是很少回家、卻不斷給家裏惹麻煩添亂子帶來災難的父親,一邊是受盡驚嚇、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母親,做子女的站在誰一邊,將心比心,還不難理解嗎?

子女們毫不猶豫也別無選擇地站在了汪壁一邊。

汪璧的立場,就是“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立場。汪璧也是個老黨員,早在三十年代就參加了黨領導的地下革命鬥爭。六十年代她幫顧準“銷毀罪證”時手法熟練動作敏捷,就因為她當年用這辦法對付過特務。對於這樣一個老黨員來說,黨的立場就是她的立場,黨的思想就是她的思想,黨要她奔向何方她就奔向何方。因此,當一個足以逼死人的兩難問題擺在她麵前時,她的內心世界就分裂了。這個問題就是:要革命還是要顧準,跟黨走還是跟顧準走,相信毛主席還是相信顧準?她當然是要革命的。顧準也要革命。這本來不成問題,他們是“革命夫妻”麼?問題是,一個人是不是革命,並不由他們自己說了算。顧準說自己是革命者,別人卻說他是“反革命”,而這些“別人”又據說代表黨。這一下,汪璧就像哈姆雷特一樣,不知道該生還是該死。甚至就像祥林嫂一樣,連“死路一條”都沒有(請參看本書《懺悔與做人》)。誠如顧準次子顧南之(高梁)事後回憶所說:“她實在是沒有一條好路可走啊?”

汪璧一開始也想兩全。但即使她願意犧牲自己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前途,子女呢?難道讓他們也淪入萬劫不複的地獄黑牢?倒是作為父親的顧準想得“周到”。1966年,當他看到女兒的思想與自己尖銳對立時,為了保護子女的前途,爽性與汪壁議定,今後就讓子女把他作為“反黨右派”來看待,讓子女和主流文化融為一體。他甚至很少回家或不回家,以確保子女和自己劃清界線。由於同樣的原因,汪璧也痛苦不堪地同意了丈夫的決定。她隻是衷心祈望,“顧準能逐步向組織靠擾,而組織上則逐步諒解顧準,於是,一切又恢複常態。”

然而她盼來的卻是失望。顧準並沒有“逐步向組織上靠擾”,反而越走越遠;組織上也沒有“逐步諒解顧準”,反倒越整越凶,最後,連劉少奇、鄧小平、陶鑄這樣的黨的最高層領導都被打倒,她一個“右派老婆”、“反革命家屬”,又能有什麼指望?

汪璧自殺了。留下的是無法彌合的裂痕。

從六十年初開始便已和顧準“劃清界線”的子女們,此刻已再也無法理解他們父親,站在他們父親一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算下來他們已冷凍了十四年,已是“積重難返”。看來,顧準當年的決定實在是錯了!本來,顧準是可以爭取自己的子女的。至少長女顧淑林,就“一向與父親平等地討論問題”,而且“善於思考,愛鑽研”,怎麼就不能好好談談?張純音也坦誠地對顧準說:孩子們今天對你的態度,你自己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你以前隻對他們說社會上那些‘正麵’的話,而我對孩子說真話。我告訴孩子,右派分子其實是受委屈的好人,還帶她去見了幾個右派。結果,張純音養育了咪咪這樣的好女兒。這個好女兒不但沒有和張純音“劃清界線”,還成了顧準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