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黃巢亂(2 / 2)

王善猛的推了推正抓著自己的兩個嘍羅,隻是背部插著一支箭,痛的臉上直抽搐。“給我鬆綁。”這時楚飛熊急眼了,大喝:“大膽,大廳之上一再放肆,老子這就砍了你。”說罷,持斧就要去砍王善。

“飛熊退下,”大王怒斥了楚飛熊一聲,楚飛熊乖乖站回原處默不作聲,大王吩咐左右道:“給這廝鬆綁,晾他也跑不出去!”左右解開了繩索,王善手捋胡須,一副正義凜然。大王斥道:“快講!”

王善在廳上踱了幾步,長歎一聲開口道:“唉……我本朝廷敕封的定遠將軍。隻因奸臣擋道,蒙蔽聖聽於內,反賊興兵造反於外,以致國家喪亂,烽煙四起,百姓飽受戰火,黎民塗炭,四處餓殍遍地,悲慘之景觸目驚心……”說到這裏,王善不覺潸然淚下。少年大王深表同感,道:“你說的這些淒慘我確實親眼目睹,但你說殺你等於毀了大唐江山,卻為何意?你且細細道來。”

王善擦拭一下淚水,繼續道:“去歲陛下開科選取文武賢才,有一曹州冤句縣人姓黃名巢,文武兼備,時奪得當科武狀元。然因沒有對奸宦田令孜使好處,田令孜便對陛下隱瞞了黃巢的本事,讓自己的外甥魏尋做了狀元。那黃巢雖係奇才,然骨子裏卻是賊性,當時憤恨離開長安,並發誓奪大唐江山。”

頓了頓,王善咽口唾沫,繼續道:“黃巢回去之後,聚集鄉裏,到處殺人越貨,後又收攏山賊草莽,誘騙百姓從其隊伍,短短半年,已聚賊眾二十餘萬。上個月,黃巢率兵攻打都城長安,太尉方岐,司空吳炯等齊齊上書請求陛下宣高思繼和史敬思兩位將軍率兵解圍,然而奸臣田令孜卻妖言惑眾,言外兵不可進京,還拿昔日董卓之事恐嚇陛下,並勸陛下放棄長安移駕西川,言西川乃昔日明皇中興之地,尚有明皇留下的宮殿可用,王氣鼎盛。”王善仰天又是一聲長歎:“唉……可憐這大唐三百年的帝都古城,就這樣拱手送給了黃賊!”

聽到這裏,少年大王亦是一聲長歎,急問道:“後來呢?”

“陛下移駕西川,黃賊兵進長安,燒殺搶掠之後,在長安金鑾殿僭越稱帝,定囯號大齊,改金統元年,妄自加封文武,留在京城的朝廷大員被誅戮殆盡,然而黃巢仍要趕盡殺絕,派大將朱溫率賊兵五萬前來追擊陛下,西川節度使鄭畋率兵死命防守,黃賊又派葛從周將兵五萬助戰,現已將我等君臣團團包圍,情急之中,陛下命我突圍去沙坨搬晉王李克用率兵來援,我奮力殺出重圍,行了一天一夜的路程,所部兵將無一生還,我的頭盔也在混戰中丟失,行至此處,不料被你等所擒,方才聞你言語,卻有忠義之心,料來占山為王隻是出於無奈,不知大王肯救大唐江山否?”

王善似乎看到了希望,也沒有了剛才那般倔強,拱手向大王施禮,眼中充滿了渴望。他渴望的不是活命,而是拯救大唐江山。

少年大王微微一笑,點指王善道:“你說你是陛下派出搬救兵的,可有憑證?”

王善不急不緩,從容的從懷中掏出聖旨,道:“有聖旨為證!”

大王道:“遞上來我看!”

王善怒道:“聖旨到處,如陛下親臨,如何能隨意觀看?”

大王環顧眾人,轉而對王善笑道:“那我如何可看?”

王善道:“當先對聖旨行跪拜之禮。”

大王沉思片刻,道:“你若敢戲耍於我,定將你亂刀分屍!”說罷起身走下台階,對著聖旨納頭便拜,旁邊楚飛熊待欲阻攔已經來不及,大王跪拜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大王都跪拜,其他人豈敢站著?齊齊跪倒,山呼“萬歲”。

大王接過聖旨,驗明真偽,確如王善所說,當即下令設宴款待王善,並請醫匠為王善治療箭傷。

席宴之上,大王自我介紹一番。原來此少年大王本是前輔國將軍花從萬之子花天鴻,故此辨識聖旨真偽,後來父親陣亡,以致家道中落,然花天鴻自幼習武,天生神力,十歲就到處拜訪名師,練就一身絕世武藝,熟讀兵法,深諳奇門遁甲之術,本欲投軍,然而奸臣擋道,隻落的報國無門。上個月從此處雲來山經過,遭遇楚飛熊攔路搶劫,花天鴻將楚飛熊製服,因無處可去,也就留在此處做了山大王,整日裏招兵買馬,漸漸發展到上千嘍羅,交給楚飛熊終日以軍人的標準訓練。

此乃國家多事之秋,花天鴻在等待報國的時機,他給山寨定的規矩,隻劫官商富貴之人,對黎民百姓秋毫無犯。

“啟稟大王,山外有數百人在外叫罵,點名要大王出戰!”(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