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一無所有,才是拚的理由(5)(1 / 3)

利雅得學校興建於20世紀60年代,曆史悠久,但由於管理不當,加上幾任領導的不作為,到了2010年,學校已經瀕臨倒閉的邊緣,老師隻剩下老態龍鍾者,學生也是學習最差者。偌大的教學樓,門可羅雀。

新任校長霍地先生十分頭疼,這是政府對他的信任與考驗,如果在兩年任期內,無法扭轉這種尷尬的局麵,這所學校將麵臨關閉的風險,屆時,這兒的土地將被賣給開發商,也許用不了幾年,朗朗的讀書聲便會被如林的經濟大潮所淹沒。

霍地的家就在這兒,因此,當他被任命到此地時,他並沒有做過多的考慮,隻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使百年名校發揚光大,但到達現場時,才發現自己的感覺全是錯誤的——他有些後悔,但已經無濟於事。

霍地召開了全校老師會議,按照標準,學校應到老師120人,實到老師才20餘人,一些老教師如數家珍地向新校長介紹著學校過去的輝煌曆史,說到痛處,現場一片啜泣聲。霍地鼓勵大家振作起來,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扭轉這種局麵。

要想招到學生,必須要有好老師,霍地在當地媒體貼了廣告,給出了豐富的待遇,老師們應征者無數。由於政府的幹預,加上學校教育有回暖的跡象,一些學生家長嚐試著將孩子轉回了利雅得學校。

霍地經過認真地思索後,製定出了“學生可以選擇老師的製度”,定期對老師進行考核、選舉,在這兒,學生們說了算,對於學生們提出的意見,老師們必須認真傾聽,有選擇性地接受,實在是無理取鬧者,便可以直接交給學校教導處進行處理,老師無權決定學生的去留。

當地議員與群眾對此事褒貶不一,認為不一定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霍地校長卻固執己見。

由於特立獨行的教學風格,加上校長的平易近人,學校的生員不斷增加,到了2012年,學校已經擁有師生2000餘人,2013年,利雅得學校參加了巴西名校競選活動,在全國2000多家中小學校中,奪得了第7名的殊榮,徹底扭轉了原有的困境,霍地校長也因為製定了與眾不同的校規和采取特殊的教育模式,而受到了巴西總統羅塞夫的接見。

媒體應約參觀了利雅得學校,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一名剛剛被學生否決的老師,不得不從教育崗位上下來,去學校的後勤處工作,另外一名優秀的老師已經頂替了他的位置。

利雅得學校的校規是: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老師,學生與老師共同成長。

022秋天,請收下這枚痛苦的籃球

1978年初夏,年僅18歲的鄧華德迎來了自己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抉擇,他有幸成為芝加哥大學籃球隊的一員,這得益於自己父親超凡的籃球執教才能,以及對他良好的家教影響。從小的熏陶,加上自己的天賦,使得看起來乖巧可愛的籃球在鄧華德的手心裏成為一隻靈巧的精靈,靈動中舞動著殺氣,讓對手膽寒。

從此,他改換了自己幼稚的脾氣,而成為一個殺氣騰騰的戰場鬥士。

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內,他參加了至少20場以上的籃球比賽,他逐漸成為隊裏的主力,有人告訴他,隻要能夠在芝加哥大學隊獲得主力的榮譽,就有可能直通NBA的賽場,這是他夢想已久的渴求。

但時間卻來到了3個月後的初秋,那天,天氣十分陰沉,鄧華德早早地收拾好行裝,因為今天有一場十分重要的賽事,芝加哥大學隊應邀與到訪的劍橋大學籃球隊進行比賽,這可是一次難得的與外界球隊切磋的機會。昨天晚上,主教練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對手十分強大,要注意減少犯規次數,更不能意氣用事,對於裁判不公的情況,要學會理性反映。

對於這群年輕的孩子,主教練這些叮囑是必要的,他們容易莽撞行事,總以為拳腳可以解決任何問題。鄧華德的眼裏流露出一絲不屑。

比賽進行著,鄧華德今天打得非常不順,他總覺得對方防守自己的小個子十分可惡,因此,他犯規的次數在明顯增加,以至於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水準,對方的一個障眼法也使自己眼花繚亂。在技術暫停時,主教練對他今天的表現十分惱火,很想換掉他,但瞅瞅周圍實在沒有可以抗衡的人,他壓了壓怒火,叮囑他小心點,要淡定。

“啪”的一聲響亮,震撼了全場,鄧華德抬起的手懸在半空中,好半天沒有落下來,他在無法容忍的情況下,給對手一記響亮的耳光,隊員們愣住了,對手也嚇呆了,主教練長歎一聲坐在地板上,裁判員怒吼著。

隻是在一瞬間,卻差點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有時候,一念之間做下的事情,卻會波及整個宇宙空間。

芝加哥大學隊铩羽而歸。鄧華德不得不麵臨3個月的禁賽,這對於一個以籃球為責任的人來說,無異於砍去手臂般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