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每個人都是拯救自己的天使(2)(1 / 3)

可是即便是晚上,吵鬧聲還是偶爾會有。一旦有聲響,他們便停止拍攝,直到幹擾消失了,他們才扛起攝影機繼續工作。有時,噪聲連續不斷,等噪聲消失的時候,他們已經昏昏欲睡。

這樣的日子過不了多久,劇組每個成員都成了大熊貓。

不久,北方的冬天真真切切地來了,寒冷的空氣無孔不入,可是房間裏卻沒有暖氣。一大群人常常在深夜凍得發抖,每當這時候,他們便圍在一起取暖,等身體稍稍暖和些了,再繼續開拍。他是個要求完美的人,對拍攝要求精益求精。一天下來,他總是口幹舌燥,聲音沙啞。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短劇第一季終於拍好了。出乎意料的是,短劇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第一季15集在網上單集點擊率高達172萬。他開始走紅,時不時地有人找他簽名。演員也走紅了,不僅常常有人找他們簽名,而且博客流量也大大增加了。

第二年夏天,他們的電視劇在重慶台播出。因為貼近生活,風格輕鬆幽默,他們的電視劇取得了很好的收視率。

他就是李洪綢,這個劇組的名字就是優優劇組。

於現在而言,他們成功了,但是我們無法忽略成功背後的沮喪、迷茫、挫折和辛酸。成功,向來都是苦難熬成的花朵。

每個人都是拯救自己的天使

少時,他的夢想是成為足球隊員,拯救中國的足球。他一直為自己的夢想不懈追求,當然,他的球技也在慢慢精進。不久後,他被選為北京某球隊的預備隊員。

一切似乎都在朝他的夢想前進,然而上天卻與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中考時,他因發揮失常而無緣心儀的足球特色學校。無奈之下,他隻好讀了一所中專學校。

不承想,中考的失利隻是上天給的小小玩笑,接下來的玩笑幾乎改變了他的一生。1993年,他18歲,正準備迎接自己的大好年華。期末考試的那天,他的父親出乎意料地出現在考場。父親並不是來給他鼓勁、加油,而是告訴他得了肝炎。

那一刻,他蒙了,自己怎麼轉瞬間就成為病人了?他幾乎還沒完成考試,就住進了海軍總醫院的傳染科。當科室醫生喊了聲“傳染科的病人來了”,周圍的患者立刻作鳥獸散。18歲的他,第一次感到了沮喪。那種被世界孤立、拋棄的感覺如麥芒般刺痛他的心。那個寒假,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度日如年。整個寒假,他都在醫院裏度過。好在寒假過後,他的病好了,他又可以像往常一樣生活。

遺憾的是,沒過幾天第二場病又來了,並且比第一場更凶猛。他再次住進了醫院。家人上班,同學上學,他幾乎與世界完全隔絕了。他的苦悶比第一次更甚,麵對白花花的牆壁,他的心裏塞滿棉絮般的孤獨。為了排遣心中的失落,他一遍又一遍地撥打電台的有獎問答熱線。如你所知,他並不是為了獲獎,而是為了證明自己並沒有被外界完全孤立。

那些年,病魔幾乎時不時地光臨他瘦小的身軀。第三場病緊接著襲來。他感覺自己的世界突然坍塌了。那一次,他想到了死。他想,打死也不去醫院了。但冷靜下來後,他還是決定去醫院,自己是獨子,他沒有不活下去的理由。他去醫院接受治療,出院後乖乖地在家休養。他久病成醫地請在醫院實習的同學給他開藥方,每天早上給自己整理醫藥用品,給自己綁止血帶、輸液,做著護士的工作。慢慢地,他的身體終於康複了。

後來,他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要怎樣生活,怎樣才能不用每天打卡上班?他想到了音樂。他開始沒日沒夜地寫歌。終於,在一個淩晨,門縫裏透出來的燈光引起了母親的注意。所有的情緒在母親的心裏交織,並在最後化為滿腔怒火。她對他說:“咱祖上八輩子都沒人幹過音樂這行當,你要是能玩出名堂,全世界都能成。”他沒有像那些叛逆的孩子一樣對著母親大吼大叫,而是堅定地說:“你不要勸我了,我不撞南牆不回頭,就算撞到南牆也不會回頭的。”

她的母親沒有再勸說,幾天後花了大半積蓄給他買了音樂用品。他開始練習單聲道電子琴,用卡帶學習聲樂,看書學習樂理知識。就這樣,他邊摸石子邊過河,最終成功了。他叫陳羽凡。後來的事情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他與胡海泉組成的羽泉組合紅遍大江南北,《冷酷到底》《最美》《彩虹》《奔跑》等歌曲被唱成經典,羽泉更是成為樂壇常青樹。

他說,如果你自己做不到,這個世界上就沒人能做到。是的,隻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每個人都是上天派來拯救自己的天使。

蔣方舟的“荒廢”

蔣方舟小時候,媽媽告訴她,法律規定中國小學生在小學畢業之前都必須寫一部書,否則會被警察叔叔捉起來。她信以為真,於是,她在心裏播下了寫作的種子。5歲時,她用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她讀得津津有味,即使有很多字還看不懂。7歲時,她開始寫作了,用上文字、拚音,甚至圖畫。她的寫作熱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兩年後,她的第一個集子《打開天窗》出版,她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出書人。十幾歲時,她看完了《金剛經》與《二十四史》的大部分,並瀏覽諸子百家。再之後,她卻突然開始補看兒童書和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