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加慶大黴素口服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複發率低。具體的方法是:
(1)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日1次,睡前口服,連服2~3周;
(2)慶大黴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連服3周。若個別患者服用慶大黴素後上腹不適,可改為卡那黴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若患者上腹疼痛明顯,可加服山莨菪堿或硝苯地平(心痛定),疼痛緩解後停用;上腹飽脹明顯者,可先服3天乳酶生(每次1.5~3.0克,每天3次),再服雷尼替丁加慶大黴素;伴有消化不良時,第1周配伍多酶片;遇症狀嚴重,惡心、嘔吐,不能進食的患者,先靜脈滴注慶大黴素,肌注甲氧氯普胺(胃複安),待嘔吐停止能進食後再行口服慶大黴素加雷尼替丁治療。
慢性淺表性胃炎無須長期服藥
在胃鏡檢查時,隻要見到胃黏膜有充血水腫而不伴有潰瘍、糜爛、出血、腫瘤等實質性病變,一般的都可報告為“淺表性胃炎”。因為胃在大多數時間裏都處於工作狀態,負荷較重,黏膜難免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所以臨床醫生應結合患者症狀分別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慢性淺表性胃炎”,治療方麵應在建議患者戒煙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暴飲暴食的同時,更著重精神和安撫療法,增加體力勞動和鍛煉,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等非藥物治療,適當應用安定藥和胃動力藥等對症處理,讓患者能理解和接受你的治療方案,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而完全無需耗費巨資長期服藥及頻繁胃鏡檢查,增加無謂的痛苦。個別患者若症狀持續、漸重,應及時複查胃鏡,以免漏診惡性疾病。
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有哪些中成藥
1.保和丸 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陳皮、連翹、萊菔子。其可消食導滯,和胃健脾。主治飲食停滯胃脘所致納差、腹脹、泛酸、噯氣等症。
2.越鞠丸 香附、川芎、梔子、蒼術、六神曲。其可理氣寬中,解鬱消脹。主治胸脘痞悶、腹中脹滿、噯氣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 木香、砂仁、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其可健脾和胃,理氣止痛。主治胸脘脹悶,嘔吐泄瀉。
4.香砂養胃丸 砂仁、木香、白術、茯苓、枳實、豆蔻仁、厚樸、香附、陳皮、半夏、甘草、土藿香。其可健脾和胃,理氣消滯。主治納差、乏力、胃痛、腹脹、噯氣、反酸。
5.舒肝丸 柴胡、厚樸、川芎、香附、枳殼、沉香、砂仁、木香。疏肝解鬱,和胃止痛。主治兩脅脹痛、腹脹、噯氣、惡心。
6.氣滯胃痛衝劑 柴胡、枳殼、甘草、香附等。其可疏肝行氣,和胃止痛。主治:肝鬱氣滯之胸痞脹滯,胃脘疼痛等。
7.良附丸 高良薑、香附。溫中祛寒,行氣止痛。主治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喜暖喜溫者。
8.溫胃舒膠囊 黨參、白術、山楂、黃芪、肉蓯蓉等。其可扶正固本,溫胃養胃,行氣止痛,助陽暖土。主治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脹氣、噯氣、納差、畏寒。
9.陰虛胃痛衝劑 北沙參、麥冬、川楝子、甘草等。其可養陰益胃,緩中止痛。主治用於胃陰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隱隱灼痛,口舌幹燥,納呆幹嘔等症。
10.養胃舒衝劑 黨參、黃精、雲參、烏梅、白術、菟絲子等。其可扶正固本,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主治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熱,手足心熱、口幹口苦,納差等症。
11.胃乃安膠囊 黃芪、三七、合成牛黃、珍珠層粉。其可補氣健脾,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消炎生肌。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
12.胃康靈膠囊 白芍、甘草、延胡索、三七等八味藥物組成。其可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緩急止痛,去腐生新。主治:適用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出血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13.三九胃泰 三椏苦、九裏香、白芍、生地黃、木香。其可消炎止痛,理氣健脾。主治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各型慢性胃炎。
14.猴菇菌片 猴頭菌。其可消炎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食管癌。
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有哪些單驗方
1.雞內金10克,香櫞皮10克。共研細末,每服1~2克。治慢性胃炎之食積胃脘疼痛。
2.萊菔子15克,水煎,送服木香麵4.5克。治慢性胃炎之食積胃痛。
3.畢澄茄、白豆蔻各等份。研末,每服1.5~3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脹痛。
4.薏苡仁30克,製附子15克。研末貯存,每服1.5克。治胃寒痛。
5.荔枝核,燒焦,每3克加木香0.5克。共為細末,熱湯調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氣滯疼痛。
6.百合30克,丹參20克。水煎,空腹服。治虛熱胃痛。
7.百合30克,烏藥9克,延胡索9克。水煎服。治虛熱胃痛。
8.薑黃18克,炒香附15克。共研末,每服2~3克。治慢性胃炎之氣滯胃痛。
9.黑香附12克,砂仁3克,甘草3克。共為細末,每服2~3克,治氣痛。
10.五靈脂(燒煙盡),研細末,每服6~9克,開水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胃痛。
11.桃仁、五靈脂各15克。微炒為末,米醋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開水送下,孕婦忌服。治慢性胃炎之血瘀胃痛。
12.旋覆花(包)、蘇梗各10克,清炙杷葉(去毛)12克,水煎溫服。可治慢性胃炎之噯氣不止。
13.訶子6克,藿香6克,白豆蔻6克。共研末,每服3克,薑湯送下。治慢性胃炎之惡心吐酸。
14.番石榴30克,焙幹研細末,過篩。日3次,每服9克,飯前半小時服。治慢性胃炎之胃酸過多,嘈雜
15.烏賊骨9克,木賊草18克,大黃9克。共為細末,每服6克,開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治胃炎吐酸水。
16.香附6克,高良薑3克,水煎服。適用於胃脘痛之泛酸明顯者。
17.三七粉3克,白及粉4.5克,大黃粉1.5克。混合均勻,每日3克。適用於胃脘痛瘀血證,嘔血黑糞者。
18.金香消脹散:鬱金6克,廣木香6克,香附6克,幹薑6克。共為細末,日服1~2次,每次3~6 克,米湯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兩脅攻撐作痛、脹滿、食欲缺乏、噯氣者。
19.胃炎衝劑:鐵樹葉、蒲公英、蘇梗、白芍、甘草、製香附,水煎濃縮,製成衝劑。
20.胃炎煎劑:黨參、白術、茯苓、丹參、香附、高良薑、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