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3 / 3)

新生兒訪視率=新生兒訪視人數當年該地活產人數×100%

2.體弱兒專案管理率反映早產、低出生體重、佝僂病活動期、中度以上缺鐵性貧血、中重度營養不良、在健康篩查中發現的疾病患兒等體弱兒專案管理人數占當年體弱兒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體弱兒專案管理率=體弱兒接受專案管理人數當年該地體弱兒人數×100%

(二)嬰兒死亡統計指標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嬰兒死亡水平,不僅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嬰兒健康水平、婦幼保健、醫療服務的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環境等綜合因素。它是健康狀況指標,也是重要的社會、經濟狀況指標之一。

1.新生兒死亡率指某年每1 000名活產兒中,未滿28d的新生兒死亡數。計算公式:

新生兒死亡率=年內不滿28d新生兒死亡數同年內活產兒數×1 000‰

注:①新生兒死亡:是指出生後(活產)在不滿28d內,因各種原因死亡的嬰兒,即為新生兒死亡。②活產:是指胎兒脫離母體時(孕期滿28周),有過呼吸或其他任何一種生命現象(心跳、臍帶搏動或隨意肌收縮)的。

2.嬰兒死亡率某一地區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未滿1周歲的嬰兒死亡人數與同期該地區活產總數的比率,以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

嬰兒死亡率=年內未滿1歲嬰兒死亡總數同期該地區活產兒總數×1 000‰

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某一地區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未滿5周歲的兒童死亡人數與同期該地區活產總數的比率。計算公式: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年內未滿5周歲兒童死亡人數同期該地區活產總數×1 000‰

嬰兒死亡率的優點是不受人口構成不同的影響,不同國家之間可直接比較。

(三)嬰兒疾病統計指標

1.出生缺陷兒發生率某一地區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每千名圍產兒中出生缺陷兒的發生人數。計算公式:

出生缺陷發生率=圍產兒中發現有出生缺陷的例數同期該地區圍產兒總數(活產+死產+死胎)×1 000‰

注:圍產兒是指出生時體重≥1 000g(或胎齡≥28周或身長≥35cm)的胎兒到出生後7d以內的活產、死胎、死產。

2.低出生體重兒百分比某地某年出生時體重不足2 500g的例數與該地當年活產數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低出生體重兒百分比= 出生時體重不足2 500g的例數同期該地活產數×100%

3.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指每1 000名活產中,發生破傷風的小兒數。計算公式:

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新生兒破傷風發病人數同期該地活產數×1 000‰

破傷風發生率,不僅直接反映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的強度或頻率,而且還間接說明了新法接生的普及程度。

(四)母乳喂養及母嬰同室率

1.母乳喂養率某一地區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每100名4個月以內的嬰兒中堅持母乳喂養的人數。計算公式:

母乳喂養率=調查時24h內母乳喂養的4個月內嬰兒數同期該地區4個月內嬰兒總數×100%

2.母嬰同室率母嬰同室指產後1h內開始每天24h與母親同室,分開從未超過1h的嬰兒,母嬰同室率指母嬰同室嬰兒數占出院嬰兒數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母嬰同室率=母嬰同室嬰兒數出院嬰兒總數×100%

三、計劃生育統計指標體係

(一)反映人口生育水平的指標

1.出生率又稱粗出生率,或普通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人數(活產數)。計算公式:

出生率=某年活產總數同年平均人口數×1 000‰

年平均人口數指:(上年末人口+本年末人口)/2,此指標隻能粗略地反映人口生育水平。出生率的高低不僅與育齡婦女生育率有關,還受人口中育齡婦女所占比例的影響。

2.生育率亦稱育齡婦女生育率或普通生育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1 000名育齡婦女的生育(活產)人數。計算公式:

生育率=某年活產總數同年平均育齡婦女數×1 000‰

育齡婦女是指15~49歲這一生育年齡範圍內的婦女,不論其是否結婚。在比較各國或各地區的生育水平時,生育率比出生率更為確切,因為它消除地區間育齡婦女占總人口數比重不同的影響,但在進行國際間的比較時,應注意有的國家生育年齡範圍是15~44歲。

3.總和生育率某一地區年內各個年齡組的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年齡別生育率)之和,反映在該年該地區各年齡組婦女的生育水平下,一個婦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數。計算公式:

總和生育率=年齡別(組)生育率之和×年齡組距

注:年齡別(組)生育率=某年齡別婦女全年生育嬰兒數/該年齡育齡婦女數×100%

(二)反映人口再生育的指標

1.人口自然增長率指每年每1 000人口中的增加人數(即出生數-死亡數)。計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粗再生育率指總和生育率與活產中女嬰所占百分比的乘積。計算公式:

粗再生育率=總和生育率×女嬰占總嬰兒數的百分比

粗再生育率是根據某年的生育水平得出的,每一個婦女經曆全部育齡期後平均可生女嬰數。超過1說明下一代女子多於上一代,小於1則說明下一代女子少於上一代,因此,它可粗略地反映兩代人口的更替水平及今後人口的發展趨勢。

3.淨再生育率指用出生的女嬰乘以女性壽命表中各年齡組的尚存率,求得出生女嬰中活到不同育齡期的尚存婦女數。將後者相加求和即為淨再生育率。淨再生育率考慮了女子從出生到各育齡期的死亡因素的影響,故它可準確地反映兩代人口的更替水平及發展趨勢。

4.平均世代年數指上、下兩代人平均相差的歲數,也就是平均繁殖一代人所需的年數。

平均世代年數說明人口繁殖的速度。母親生育子女的年齡越大,這一指標值也越大,所以,提倡晚婚、晚育就可縮短生育期,而使平均世代年數增大,即降低人口繁殖的速度。

四、婦幼衛生服務及管理工作指標體係

反映婦幼衛生服務及管理工作包括4類:反映婦幼衛生管理的統計指標、婦幼衛生資源投入指標、婦幼衛生資源利用情況指標、婦幼衛生服務情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