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說話的注意事項與禁忌(1 / 3)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得體、恰當的語言使人如沐春風。反之,不分對象、不顧場合地說話,常常會把事情弄巧成拙,甚至無故地傷害到人,也使聽話的人不知所雲。所以說話不僅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也有許多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批評的禁忌

否定和批評是為了根除工作中的錯誤,使下級走上正確的道路。因此,要使批評達到目的,就必須講究批評的藝術,避免消極的、簡單的傾向。

一忌: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批評本來是改正錯誤、教育人的,因此它的前提必須是下級確實有錯誤存在。沒有錯誤,硬去批評人家,便給下級留下“蓄意整人”的印象。領導者應該心胸豁達,實事求是,最忌神經過敏、疑神疑鬼、聽信流言、無中生有。

二忌:言辭尖刻,惡語傷人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因此批評時一定要平等相待,絕不能以審判者自居,更不能幸災樂禍,甚至惡語中傷。否則訓斥不僅是對被批評者自尊心的損傷,甚至是人格的侮辱,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應是心平氣和地談論問題,給下級一種愛護、親近感。

三忌:乘人不備,突然襲擊

否定和批評下級,嚴重的批評要事先打個招呼,使下級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普通的批評也要給下級以充分的回旋餘地,做心理調整,“避免引起大的情感跌宕。一個人做錯事時,內心裏本來已有所反省、恐慌和不知所措,此時,如果像打擊罪犯一樣對待他,他會因此而羞愧不安,甚至一蹶不振,無法再肯定自我;或者,沿著錯誤的道路滑下去,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四忌:姑息遷就,拋棄原則

批評和否定下級,當然需要給他一些安慰和鼓勵,不能全盤否定,一棍子打死。但是,這決不意味著可以對下級的過失姑息遷就,庇護掩飾,不予追究。拋棄原則,聽之任之,好像寬容大度,關心下級,實際上這是養癰遺患,為其今後犯更大錯誤提供條件,貌似愛之,實則害之,萬勿這樣去做。

五忌:不分場合,隨便發威

場合即時間、地點,它是否定和批評下級的必要條件,也是領導者語言發揮的限製。講求語言藝術的批評者總是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看什麼情況行什麼令,靈活機動、隨機應變,從而創造出一個否定和批評下級的良好時機。魯莽的批評則往往不分場合,不看火侯,隨便行使權力,大耍威風,結果,使問題反而變得更加複雜和嚴峻起來。通常的批評宜在小範圍裏進行,這樣會創造親近融洽的語言環境。實在有必要在公眾場合批評時,措詞也要審慎,不宜大興問罪之師。

六忌:吹毛求疵,過於挑剔

上級對於下級的領導,是起一種指導和監督作用,而不應是下級的管家婆,不能事事都批評下屬。可是,有一部分領導者就喜歡尋找下級的不是。好像不經常挑出下屬一些毛病來,就不足以證明自己高明似的。而對如何防止出現問題,卻提不出建設性的意見。對於小事過份挑剔、大事反倒抓不住的上級,下級是很有看法的。

七忌:口舌不嚴,隨處傳揚

批評和否定下級既然不能不分場合,就更不應把批評之事;隨便傳揚出去。有的批評者前腳離開下級,後腳就把這事說給別人;或者事隔不久批評另一個人時,又隨便舉這個人做例子,無意間將批評之事散布出去,弄得風言風語,增加了當事人的思想壓力和反感情緒。

人人都有保護自尊的心理傾向。領導者批評下級,不能不愛護下級,要盡量將其心理振蕩控製在最低程度,絕不能無意中增加新的幹擾因素,影響下級接受批評,改正錯誤。事實上,口舌不嚴是領導人不負責任、缺乏組織紀律性的一種惡劣作風,亦在受批評之列。

八忌:婆婆媽媽,無休無止

批評不能靠量多取勝。少說能解決的,不要多說,一次批評能奏效的,不要再增加次數。婆婆媽媽,無休無止,未必能打動人心;絮絮叨叨,沒完沒了,反而使人生厭。嚴肅的批評,必須有準備的內容、合理的程序和必要的時間限製。那種企圖通過一次批評,就包醫百病的想法是不科學的。

秘籍:要想做到忠言也悅耳,就更要注意批評的禁忌。

開玩笑要適可而止

相熟的朋友聚在一起時,大家不免開開玩笑,相互取樂。說話不受拘束,原是人生一快事,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樂極生悲,因開玩笑而使大家不歡的事情也常常遇到。所以,要注意怎樣避免開玩笑而發生不悅。

開玩笑之前,先要注意你所選擇的對象是否能經得起你的玩笑,大概普通人可分為三類:第一種,狡黠聰明;第二種人,敦厚誠實;第三種,則介乎上列兩種之間。對第一種人,即狡黠聰明的人開玩笑,他不會使你占便宜的,結果是旗鼓相當,不分高下。第二種,敦厚誠實者,則無還攻之計,亦無抵抗之力,任你如何把他取笑,他脾氣絕好,不會動怒。對第一第二兩種人,你可以看看對方情形,而知道能否開玩笑。惟有介乎兩者之間那種人,應付最要小心。這種人大概也愛和別人笑在一起,但一經別人取笑時,既無立刻還擊的聰明急智,又無接納別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則變得惱羞成怒;如果是女的就獨自痛哭一頓,說是受人欺侮。所以開玩笑之前,要先認識對方,最為安全。

其次,要適可而止。普通開玩笑,一兩句說過便了,不要老是專門戲弄一個人,也不要連續取笑下去,那麼普通人十之八九都可以忍受的,若專對一人不停地進攻,則普通人十之八九都是不能忍受的。

開玩笑本來無所謂顧慮到對方的尊嚴,但使對方太難堪了,亦非開玩笑之道。你笑你的同學考試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親戚做生意上了當而蝕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時跌了跤……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件,你卻拿來取笑,不僅使對方難於下台,且表現出你的冷酷。同樣地,不可拿別人生理上的缺陷來做你開玩笑的資料,如斜眼、麻麵、跛足、駝背等等,別人不幸的,你應該給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談話中的人,有一位是生理上有缺陷的,在談話中,要盡量避免易使人聯想到缺陷方麵去的笑話。

我舉一個例子:

一天,三四個同事在辦公室聊天,其中一位張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鏡,於是拿出來讓大家看看她戴眼鏡好看不好看。大家不願掃她的興都說很不錯。這件事使老吳想起個笑話,他就立刻說出來:“有一個老小姐走進皮鞋店,試穿了好幾雙鞋子,當鞋店老板蹲下來替她量腳的尺寸時,這位老小姐是近視眼看到店老板光禿的頭,以為是她自己的膝蓋露出來了,連忙用裙子將它蓋住,立刻她聽到一聲悶叫聲:“混蛋!保險絲又斷了!”店老板叫道。

接著是—片笑聲,孰料事後竟從未見到張小姐戴過眼鏡,而且碰到老吳再也不和他打一聲招呼。

其中的原因你不難明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老吳來想,他隻聯想起一則近視眼的笑話。然而,張小姐則可能這樣想:“你取笑我戴眼鏡不打緊,還影射我是個老小姐。我老嗎?上個月我還是26歲!”

所以,說笑話要先看看對哪些人說,先想想會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不然會嚴重地傷了一個人的自尊,這是不可取的。

秘籍:過猶不及,什麼事都一樣。

演講的禁忌

演講是一種說話的形式,演講更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演講水平,不僅要了解該怎麼做,還要從另一麵,了解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問題。

常見演講的注意事項

聲音和速度

說話的聲音不要太響,也是說話禮儀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這僅僅是指日常的說話、聊天、談心中的講話利益。如果演講時聲音太小,使部分聽眾聽不見演講者的聲音,勢必影響聽眾的注意力。甚至會引起聽眾不滿,而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演講者的聲音一定要洪亮、有力,甚至大到足以壓倒分散注意力的嘈雜聲。人的聽話速度大大超過講話的速度。聽眾在聽演講時,注意力隨時可能分散。這是因為聽眾在聽講時有從容的時間去想與演講無關的事,因此,在演講時,必須牢牢地保持講話的速度和節奏,這樣才能吸引住聽眾的注意力。

時間和內容

演講的精彩性,與演講內容的長短無關,並不是內容越長越吸引人。相反,演講者要考慮到聽眾注意力的持久性。研究表明,演講開始20分鍾之後,一般人的注意力開始下降,一個小時以後注意力急劇下降。因此,在準備演講時,要盡量把自己的演講壓縮到最短時間,在聽眾開始聽講時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時間裏,把自己所要講的話都講完,以取得演講的最大效果。還要看到,聽眾以對白己能夠理解的內容感興趣,如果演講者使用的語言超過了聽眾的水平,聽眾就難以接受。他們可能采取兩種辦法:猜測意思或幹脆不聽。反之,如果演講者使用的語言大大低於聽眾的水平,即低估了聽眾的理解力而使用幼稚的語言,聽眾就會對演講持強烈的否定態度。因此,在演講時,要注意通過對措辭和語言的靈活、準確的運用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多餘的客套話

演講與一般的訪談、會晤性的談話不同,不需要過多的寒暄,最好直接切入主題。演講者說些毫無意義的客套話,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影響演講氣勢。對比那些氣勢博大,節奏感強,咄咄逼人的演說,聽眾再聽到那“哼,講得不好,啊,請大家多包涵”之類陳腐的客套話,那該是多煞風景啊!難怪聽眾反感,甚至會導致走動聲、口哨聲,沒有掌聲了。所以,演講中必須消除、克服客套話。演講者要自覺做到充分考慮聽眾對象,杜絕說那些無用的客套話。關鍵是演講者要提高水平,不必開口“水平不高”,閉口“研究不夠”,“高不高”、“夠不夠”,要靠演講本身,聽眾自有評價,倘若真的講不好,聽眾見你有誠意,也會原諒你。

演講常見的禁忌

忌豪言空談

空話、套話,人人厭煩,空談是言之無物,空空洞洞之謂也。試看那些不結合當時、當地的曆史現狀和實際的情況太多了。有的單位一年一度的總結會議,會議的開幕詞用的是陳年的講話稿,隻把第一屆改成第二屆,第三次改成第四次,內容照舊,年年如此,這就是空對空的典型例子。所以演講要想不講空話,就應該注意與題無關,離題萬千裏的廢話不要;言之無物,無的放矢的空話不要;違背事實,言不由衷的假話不要;重複羅嗦的多餘話不要說。要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切忌空談。同時要保持語言的含蓄,做到“言有盡而意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