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傷外科疾病(3 / 3)

五、網球肘

(一)概述

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肱橈關節滑囊炎或肱骨外髁骨膜炎,由於慢性反複勞損導致的肱骨外上髁形成炎症導致肘關節疼痛、腫脹或活動障礙。治療後常反複發作。本病好發於前臂勞動強度大的人群,網球運動員多發故稱為網球肘,此外還多見於羽毛球運動員、木工、泥瓦工、鉗工、理發師等人群中。

(二)症狀

肘外側疼痛或壓痛,起病時間慢,日久可逐漸加重,做擰毛巾或掃地等動作時疼痛加重。遇寒受涼或夜間疼痛感加重。嚴重時局部腫脹,疼痛向上肢、前臂放射,前臂無力,用手提物體困難。病久者可出現局部肌肉萎縮。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肘關節周圍手三陽經絡循行路線、患側局部(圖5-14)。

(2)操作:首先選擇肘關節周圍前臂或上臂部位,采用中等刺激,用梅花針沿手三陽經絡循行路線進行叩刺。再選擇患處局部用梅花針叩刺3~5遍,均叩至皮膚微微發紅即可。每日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

2.方法二

(1)部位:患肢曲池穴、手三裏穴、外關穴、合穀穴(圖5-15)。

(2)操作:選擇患肢曲池穴、手三裏穴、外關穴、合穀穴,用梅花針采取輕到中等度刺激叩刺,每穴叩刺30~50下,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3.方法三

(1)部位:壓痛處、合穀穴。

(2)操作:用梅花針采取輕到中等度刺激叩刺合穀穴,叩刺20~30下。在患側從上到下觸摸按壓,選擇壓痛最明顯處,常規消毒後采用重叩刺強度,用梅花針在該處皮膚表麵進行密集叩刺,叩刺至皮膚表麵出現密集出血點為度,然後用小號火罐在叩刺區拔罐以拔除瘀血,留罐10分鍾後取罐,用消毒棉球擦去血跡。每日1次,一周2次,5次為1個療程。

梅花針治療網球肘效果明顯,但此病容易因勞累、受涼再次複發。在平時勞動和運動中要合理用力,避免損傷牽拉,避免誘發或加重本病的一些活動,如提壺倒水、擰毛巾等。另外此病遇寒受涼可使症狀加重,故應避免肘部接觸寒冷潮濕物體。在急性發作時要限製活動,多休息,病情緩解後逐漸恢複肘關節活動,進行上肢功能鍛煉。

六、凍瘡

(一)概述

凍瘡是由於人體局部肌膚遭遇寒冷刺激過久後所發生的一種病變。好發於顏麵、手、足或者耳朵等容易暴露的部位。接觸寒冷是導致此病的最常見原因,平時營養不良、缺乏鍛煉、耐寒能力差、運動量少的人也容易發生。

(二)症狀

受凍部位起塊,皮膚蒼白、紅腫,自覺麻木冷痛,遇熱則發癢灼痛。嚴重者病變部位可有水皰,容易發生破潰,潰後流水或流膿,出現潰瘍,而且潰瘍麵不易愈合。常拖延至天氣回暖才逐漸收口愈合,破潰處容易發生感染。

(三)治療方法

1.方法一

(1)部位:患處局部,腰背部陽性反應物。

(2)操作:首先選擇患處局部,消毒後,采取中等左右刺激用梅花針逐個叩刺腫塊部位,宜密刺,叩至不適症狀減輕或局部微紅即可,若凍瘡部位已經破潰,則在其周圍用輕刺激做環形叩刺。其次選擇腰背部陽性反應物,用中等左右刺激叩刺,若凍瘡發生在上肢或顏麵部位,在頸椎兩旁尋找結節條索部位叩刺,若凍瘡發生在下肢部位,在腰骶部位尋找結節條索部位叩刺。每處叩20~30下,叩至皮膚微微發紅即可停止,每日治療1次或者隔日1次,一般叩至凍瘡消除為止。

2.方法二

(1)部位:脊柱兩側經絡循行線、大椎穴(圖5-16,圖5-17)。

(2)操作:選擇背部脊柱兩側沿膀胱經循行線共4條線,背部大椎穴。常規消毒後,首先在循行線處沿其走向,用梅花針選擇中等刺激,從上到下,先內後外,進行叩刺,每條線叩刺3~5遍,再在背部大椎穴處用梅花針采取中等刺激,叩刺20~30下,均叩至皮膚微微發紅但不出血即可。每日治療1次,叩至凍瘡消除為止。

在凍瘡部位可塗抹凍瘡膏,曾發生過凍瘡的部位在下一個冬季到來時非常容易複發,在入冬時應當做好保暖防護。發生凍瘡時,要注意保持凍瘡處皮膚幹燥,若凍瘡破潰要注意預防感染。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冬季注意保暖防凍,經常活動肢體,加強血液循環,鞋襪注意保持幹燥。每年易生凍瘡者,可在入冬時期用梅花針輕輕叩刺胸、腰部位、易發凍瘡局部,可以預防凍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