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八字方針”,壓縮城市人口(3 / 3)

不久,各地紛紛報來精減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的計劃:精減職工分別為華北150萬人,東北180萬人,西北88萬人,華東248萬人,中南200萬人,西南171萬人,預計全國共精減職工1037萬人;減少城市人口分別為華北320萬人,東北410萬人,西北198萬人,華東470萬人,中南400萬人,西南124萬人,預計全國共精減城市人口1922萬人。各地報來的數字接近中央的要求。

五月會議以後,精簡工作與國民經濟的調整特別是工業的調整和企業的關、停、並、轉結合進行,決心大、方法對、行動快。到1962年10月,大中城市和重要企業減少職工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或者接近完成。1962年底,全國城鎮人口總數為11659萬人,與1961年底的12707萬人比,減少人口和同期內自然增長以及其他增長因素相抵後,實際減少1048萬人;農村人口總數為55636萬人,與1961年底的53152萬人比,增加了2484萬人。從1963年開始,精簡工作進入掃尾階段,中央精簡小組的主要工作轉入政策研究和勞動工資安排。

1963年2月,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會上討論了由中央精簡小組起草的《關於全部完成和力爭超額完成精減任務的決定》。該《決定》說:“現在全國職工還有3260多萬人,城鎮人口還有11800多萬人,同目前的經濟水平和生產任務比較,還是多了。”“1963年全國必須減少職工160萬人以上,減少城鎮人口800萬人。”《決定》還提出:“隨著國民經濟情況的好轉,在減少大量職工以後,我們有可能撥出一部分錢來調整職工的工資。”這個文件後來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於3月3日正式下發。調整工資的範圍是工人和行政18級以下幹部,調整麵為45%(後落實為40%)。執行結果是,1963年全民所有製職工年平均工資為641元,比1962年的592元,增加49元,增長8.3%。

3月15日,楊尚昆主持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中央一級司局長以上幹部會議,請周總理作關於中央精簡工作的報告。周總理要求精簡任務必須限期完成,以利於從8月份起開始調整工資,為第三個五年計劃打下新的發展基礎。總之,精簡工作必須抓到底,決不能草草了事。

在企事業精簡工作取得預定的效果後,中央精簡小組開始騰出手來抓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的進一步精簡工作。1963年3月27日,中央批轉了中央精簡小組《關於中央國家機關、黨派、人民團體編製進一步精減調整的報告》,提出為了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部完成和力爭超額完成精簡任務的決定。中央機關行政編製總數,擬在目前實有50900餘人中再精減4900人,即編製總數控製在46000人以內,比1960年6月底精減前的67200餘人,減少21200餘人,減少31.5%。

到1963年6月,同1961年1月比,全國職工總數減少了1887萬人;全國城鎮人口減少了2600萬人;吃商品糧人數減少了2800萬人。平穩、順利、提前、超額完成了這項幾乎震動全民族生活的特殊任務。1963年7月31日,中央批轉中央精簡小組《關於精減任務完成和結束精簡工作的意見的報告》,至此,全國性精簡工作基本結束。

精簡工作基本結束以後

全國性精簡工作基本結束以後,中央精簡小組並未立即解散,而是繼續工作,不定期召開會議,分析形勢,研究政策,指導各地各部門妥善處理精簡工作中遺留的和精簡工作結束後出現的各種問題。直到1964年7月,中央精簡小組還召開會議,討論城市勞動力的安置問題。楊尚昆說:“1964年9月,我準備去陝西搞一期‘四清’,臨行前,我給小平、彭真寫信,交代我離京後的工作,還特別交代‘精簡小組還有一些善後工作,可由富春同誌兼顧’。20年前,李富春去東北,他把中辦的工作交給我;20年後,我去陝西,又把精簡工作交給他,想起來也很有趣。當然,我交給他的是臨時任務。”

精簡工作基本結束以後,到1963年底,全國城鎮人口總數1.16億人,工業勞動者人數1600萬人,分別比1961年底的1.27億人和2200萬人淨減1100萬人和600萬人;鄉村人口總數5.75億人,其中農業勞動者2.2億人,分別比1961年底的5.31億人和1.97億人淨增4400萬人和2300萬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城鄉人口比例、工農業勞動者比例趨於合理。由於城鎮人口減少,糧食購銷量相應減少,農民留糧水平有所提高,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複和發展。1963年,糧食產量為3400億斤,與1959年產量持平,比1961年的2950億斤增加450億斤。

大規模精減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這是在我國三年困難時期特定的曆史條件下,不得已采取的一種特殊措施。一句話,農村養不起這麼多的城鎮人口,城鎮人口隻好倒流回農村,別無出路。楊尚昆說:“回顧30多年前這段曆史,幾千萬人逆曆史潮流而動,浩浩蕩蕩地從城市退回到農村,不能不說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奇跡。這充分體現了當時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在黨的領導下克服困難的決心、力量和勇氣。”他強調:“當時精減回鄉的職工,無論以後重返城市或留在農村,都是做出了貢獻的。”

曆史證明,貫徹執行調整國民經濟“八字方針”,精減城市人口起了關鍵作用。那時,楊尚昆協助周總理宵衣旰食,殫精竭慮,終於按時完成了精減城市人口2000萬這項攻堅任務,創造了曆史的奇跡,為我國平穩渡過三年困難時期,工農業生產迅速恢複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