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了一條“中間路線”(3 / 3)

1965年2月,胡耀邦到安康地區巡視工作,8天走了7個縣,他在講話中鮮明地提出,春耕大忙在即,幹部可以暫時“不洗手洗澡”,先集中力量抓生產。後來他又把處理幹部的政策概括為四條:(一)凡屬從社教以來處分過重的幹部,一律實事求是地減輕下來;(二)凡屬停職但尚未處理的幹部,一律先放到崗位上去,待問題查清或經過一個時期考驗再做結論;(三)凡屬以前犯有錯誤,但已作過交代的幹部,不再“洗手洗澡”,隻要做好工作,搞好生產,將功補過,就一律既往不咎;(四)從現在起繼續幹壞事的人,一律從嚴處理。這四條用《電話通訊》形式,發到各地、縣委立即執行。他還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生產力,隻有生產不斷發展,才能談得上大好形勢;隻有領導群眾增了產,才能稱得起是忠誠地為人民服務。他宣布,一切領導群眾增了產的幹部就是好幹部。西北局主要領導看到了這個《電話通訊》,立即給胡耀邦打電話,批評他提出的四條不妥。

2月18日,我參加中央工作會議後從北京回到西安。當天,西北局主要領導就向我談了他對胡耀邦的意見。後來胡耀邦也來找我談陝西工作情況和他的一些想法。雙方不同的意見都向我這裏集中,又都希望得到我的支持,由我出麵調解。我聽了兩方麵的意見,感到雙方思想距離很大,情況也很複雜,不好馬上表態。

3月4日,張德生病逝。6日,在西安人民大廈舉行公祭,公祭後送遺體去公墓時,我搭乘西北局主要領導的車,在車上同他談了5日胡耀邦找我談話的情況,告訴他胡耀邦的態度比較好,承認已發《電話通訊》不妥。從公墓返回時,我改乘胡耀邦的車,又同他交換意見,並告訴他西北局將召開會議討論《電話通訊》有關問題,並要我屆時參加會議。當時,胡耀邦表現精神緊張。

3月11日,西北局開會,先聽取胡耀邦關於陝西工作的彙報。胡耀邦說,省委對麵上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是考慮到陝西生產落後了,而春耕大忙在即,必須以《二十三條》為武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投入組織農業生產的高潮中去。因此,有必要把麵上的奪權鬥爭暫時放一下,集中力量抓生產。他承認對處理幹部的“四條”事先沒有經過省委討論,也沒有請示西北局,從組織原則上講有錯誤。會上對胡耀邦進行了批評,指責他隻抓生產,不抓階級鬥爭;提出幾個暫停是驚慌失措,給運動吹了冷風,是指導思想上的傾向性錯誤等等。會後,胡耀邦立即給我打電話,表示對會上的許多發言不滿,提出要到中央去說明情況。我勸他要冷靜,聽下去再說。會議一直開到3月17日,胡耀邦已心力俱乏,臥病不起了。

3月下旬,胡耀邦的秘書戴雲來到牛角大隊,帶來胡耀邦病中寫給西北局的信稿,表示認識到處理幹部“四條”是有錯誤的,但對西北局會議上對他的批評解釋得多了一些。我同戴雲對信稿逐段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3月28日至31日,西北局繼續開會。會前,我去醫院看望了胡耀邦,盡量穩定他的情緒。會議最後一天,我發言指出,《二十三條》下達後,耀邦同誌思想有片麵性,原因是他看到陝西生產落後,很著急,想用緩和革命形勢的辦法來促生產,心意是好的。同時他對前一段麵上的社教也有些不同的看法,在中央工作會議以後,他錯誤地認為自己原來的想法是正確的,是符合《二十三條》精神的。是不是說耀邦同誌的錯誤已經成為路線上與中央和西北局對抗呢?我看不能這樣說。他有片麵性,有搖擺,但不能說他有與中央平行的路線。在革命與生產問題的關係上,他的認識是正確的。今後怎麼辦?耀邦同誌應該在省委會議上作個檢查。耀邦同誌的信,寫得是好的,態度是誠懇的,就根據這封信的認識水平作檢查,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從現在起,到省委開會之前,大家都不要再議論這個問題了。省委的同誌要抖擻精神,挺起腰杆工作。最後,會議宣布胡耀邦已對他的錯誤作了檢查,省委決定停止執行對幹部的“四條”,問題初步解決,就結束了。

4月29日,我去陝南看了麵上的“四清”情況後回到西安。這時,胡耀邦的身體尚未恢複,陝西省委的會議也還未召開。我請西北局主要領導考慮,胡耀邦仍在病中,目前農事正忙,召開大規模的省委擴大會議是否合適?可否推遲到夏收後再召開?西北局主要領導表示可以考慮。隨後我又去看望胡耀邦,胡耀邦的情緒仍然很激動。他們二人不直接交談,我夾在他們中間也很為難。我隻好對胡耀邦說,要慢慢進入角色,要保持高姿態;又對另一方說,要注意班子的團結,不要影響工作。

關於雙方之間的爭論,我在電話中報告了彭真。彭真的意見是西北局的會議不要再開了,互相有意見讓他們直接見麵解決。我從陝西回到北京後,又分別向鄧小平、彭真彙報了陝西的情況。對雙方的爭論,小平同誌主張等一下,看看再說,不必急。小平同誌知道,當時毛澤東對下麵的“四清”運動並不滿意,有關爭論的是非也很難說清楚。

事過境遷,30餘年後,楊尚昆怎麼看待這場爭論呢?他說:

現在看來,胡耀邦大體是正確的。胡耀邦對1964年下半年全國各地“四清”運動中“左”的做法本來就有看法。到陝西後,對麵上“四清”搞奪權鬥爭,亂批亂鬥,處理過重,致使幹部情緒消極,嚴重影響生產,他心情十分著急。他提出四條糾偏措施用心是好的,隻是做法急了些,組織程序也不周全,自然會遭到西北局領導的反對。當然,胡耀邦上台伊始,說話不夠謹慎,輕率表態,也容易引起別人對他不滿。在這個問題上,我能夠做的,隻能是盡量緩衝當時他們的緊張關係,穩住大局,別無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