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複治療 8(2)(2 / 3)

(3)心理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個別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係統式家庭治療等。

(4)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鋰鹽、鋅製劑、胰島素、促胃腸動力藥等。

731.何謂貪食症?

貪食症是以反複發作性暴食,並伴隨防止體重增加的補償性行為及對自身體重和體形過分關注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

732.貪食症的病因有哪些?

貪食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多數研究認為,本症的發生與生物學因素、心理學因素和社會因素有關。患者有完美主義傾向,情緒不穩定,自我概念損害,自信心不足,衝動控製能力差,適應能力欠佳。存在體象認知歪曲,對自己身體的各項測量指標估計過高,堅持認為自己超重,為追求苗條的體形,適應社會的要求,會采取不同的措施控製體重。若通過饑餓與發作性暴食、自我誘發嘔吐、濫用瀉藥等方式控製體重,易發展為貪食症。生物學研究認為,中樞神經遞質異常特別是5羥色胺不足與貪食症有關。

733.貪食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有暴食史,進食量遠遠超過正常,常吃到難受為止。在初期,患者對暴食行為感到害羞,常秘密進行。暴食後馬上采取不恰當補償措施以防止體重增加,常用的方法是誘吐,用手或其他器械刺激咽喉部,也可服用催吐藥致吐,一段時間後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意願吐出食物,即使進食少量食物也能吐出。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出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體能消耗,如快速活動,增加體育鍛煉等,活動量大大超過正常,且影響正常生活。患者過分重視自己的體形,常感到不滿意。可伴有抑鬱或焦慮症狀,內容多與體重和體形有關。病情嚴重者,可出現水、電解代謝紊亂,表現為低血鉀、低血鈉等。嘔吐致使胃酸減少而出現代謝性堿中毒,導瀉可導致代謝性酸中毒。病程後期,可引發食管、胃腸道和心髒等器官的並發症,從而有致命的危險。

734.貪食症的治療有哪些?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抗抑鬱藥、抗驚厥藥等,如三環類抗抑鬱藥、單胺氧化酶抑製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藥等。

(2)認知行為治療:此療法一般是通過對合理行為的獎勵或模擬來教育患者改變扭曲和僵化的思維模式,並采用行為技術減少貪食行為,包括回避易發生暴食的各種環境及情緒因素,改變對問題的思維方式,教給患者預防複發的技術等。同時使用自我監測方式詳細記錄自己的飲食情況。

(3)人際關係心理治療:此療法並不直接關注貪食症患者的症狀,而專注和矯正“有問題的人際關係”。強調有問題的人際關係,而回避討論飲食方式、限製性飲食和對體重及體形的態度。通過改變患者人際關係的方式,達到控製和緩解症狀的目的,故顯效慢,耗時較長。

735.何謂功能性遺尿症?

功能性遺尿症指兒童5歲以後仍不能自主控製排尿,因而尿濕了床鋪,或白天尿在褲子上,而又無明顯的器質性病因所致的遺尿。不包括神經係統障礙、癲發作、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尿路結構異常等所致的膀胱功能失控引起的遺尿。

736.功能性遺尿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功能性遺尿症可分為原發性遺尿和繼發性遺尿兩大類。原發性遺尿指從小到大一直尿床。繼發性遺尿指5歲以前曾有一段時間已不尿床(至少6個月),5歲以後又再次出現尿床。原發性遺尿較為多見,占75%~80%。遺尿又表現為夜間遺尿、晝間遺尿、晝夜間均遺尿三種類型。其中以夜間遺尿最為常見,約占80%,男孩多於女孩。約50%夜間遺尿者每晚尿床,有的甚至每晚遺尿2~3次。如白天過度活動、興奮、疲勞或軀體疾病後遺尿次數往往增多。晝夜間均遺尿者約占15%,晝間遺尿者較少見,約占5%。

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兒遺尿的次數會逐漸減少。多數患兒到7—9歲便停止遺尿,少數持續到少年期,極個別延續到成年。遺尿症患兒常伴有睡驚、睡行症、夜間多夢、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啃指甲或其他情緒和行為問題。

737.功能性遺尿症如何防治?

(1)一般治療:仔細觀察並掌握患兒遺尿的時間規律,定時喚醒讓其排尿,幫助患兒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培養良好的作息製度和飲食習慣,定時休息,按時起床,白天活動不能過於疲勞。晚餐吃含水少的食物,避免睡前大量飲水,或吃一些有利尿作用的瓜果,以減少夜間的尿量。家長不要嗬斥或懲罰患兒,更不要到處張揚。

(2)行為治療:是目前治療遺尿症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間斷強化法。具體操作如下:囑患兒睡在一特製床單上,床單內放置兩個電極,電極的另一端分別與電鈴及電源連接,患兒遺尿時可使電路接通,電鈴響聲可喚醒患兒或父母。患兒若未醒,父母應喚醒讓其排尿。多次應用後可建立條件反射,一旦膀胱充盈,患兒能自動清醒並排尿。

(3)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效果不佳時,可適當采用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三環抗抑鬱藥、1脫氫8右旋精氨酸血管緊張素胺、抗膽堿能藥物等。

(4)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治療、針灸治療、推拿捏脊療法、外敷藥物療法、穴位磁療等。

738.何謂夜醒?

夜醒是指兒童在夜間睡眠時常常醒來,不能持續地整夜睡眠。

739.夜醒的病因有哪些?

(1)撫育不當:兒童發生夜醒與父母不正確的撫育方式有直接關係。父母對兒童的睡眠過度關注,稍有不安就馬上去照顧,影響兒童睡眠節律的建立。采用搖著、抱著入睡、睡前喂食、甚至含著乳頭等方式幫助入睡,可使兒童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

(2)心理社會因素: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氣氛緊張、母嬰分離、父母的焦慮或抑鬱情緒均可引起兒童夜醒。應激性生活事件如搬遷、生病及睡前過度興奮也可造成入睡困難及夜醒 。

(3)環境因素:睡眠環境過於嘈雜、光線過於刺激、室內溫度過冷或過熱、兒童衣被不適、饑餓、口渴等均可引起夜醒。

(4)氣質特征:夜醒的兒童可能感覺閾低,適應性及節律性差。

740.夜醒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夜醒的兒童由於沒有建立起正常的睡眠節律,表現為夜間不能持續睡眠,容易驚醒,輕者2~3次,重者4~5次,並伴有哭鬧不安,迫使父母半夜醒來照顧兒童;有的兒童睡眠節律顛倒,晝睡夜醒;有的表現為不願上床睡覺,非要抱著睡、搖著睡或聽著故事入睡等。

741.夜醒的治療有哪些?

(1)支持性心理治療:詳細了解病史,找尋可能的病因,給父母安慰、解釋、指導,消除其焦慮、抑鬱心情,幫助其建立糾正兒童睡眠障礙的信心,合理解決家庭矛盾及生活應激事件。

(2)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幫助父母建立一個規律的上床製度,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安靜,光線較暗,溫度適宜,空氣新鮮,衣被溫暖而舒適,減少睡前過多的刺激。改變不良的撫養方式,如兒童一哭就去抱、拍、喂食等。

(3)行為治療:通常采用消退法,讓父母對兒童的夜醒行為有意識地忽視,使兒童學習自己入睡。但這種方法許多家長無法接受,因為他們不能對兒童的哭鬧不理不睬,這時可采用按時喚醒法,具體做法是先了解兒童夜醒的規律,然後在其自然覺醒之前15~30min將其喚醒,喂食,再令其入睡。

(4)藥物治療:原則上不主張藥物治療,對個別睡眠過少、哭鬧較嚴重者可給予地西泮或氯氮治療,用於協助建立新的睡眠規律。

742.何謂睡驚症?

睡驚症是一種常見於幼兒的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睡眠中突然驚叫、哭喊、伴有驚恐表情和動作及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擴大等自主神經興奮的症狀。多見於4—12歲兒童,4—7歲為發病高峰。

743.睡驚症的病因有哪些?

睡驚症的發生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約50%的患兒有家族史。

(2)心理因素:家庭不和、與父母分離、學習和生活上的矛盾、意外生活事件,看了驚險的電影、睡前聽了緊張的故事等常與本症的發生有關。

744.睡驚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睡驚症多發生於第一個NREM睡眠Ⅲ~Ⅳ期,一般在入睡後的0.5~2h出現。典型的睡驚症表現為:患兒在入睡後突然坐起尖叫、哭喊、雙目直視或緊閉,表情非常驚恐。意識呈現矇矓狀態,定向力障礙,對周圍事物毫無反應,呼之不應,極難喚醒。有的坐在床上,有的下床行走,偶可有幻覺,甚至出現自傷或暴力行為。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興奮症狀: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擴大,大汗淋漓。一般發作持續1~10min,然後恢複入睡。次日對發作經過不能回憶,可頻繁發作,多則一晚數次。發作時,腦電圖為深睡波形,無異常波。

745.睡驚症的治療有哪些?

睡驚症一般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無須特殊治療。

(1)培養良好的習慣:合理安排生活,改善睡眠環境,避免白天過度興奮緊張,消除影響睡眠的不良因素。發作時,父母應及時安慰,使患兒重新入睡。對於頻繁發作者,可在入睡後1h左右叫醒患兒,改變其睡眠結構,消除發作。

(2)心理治療:主要是幫助患兒尋找發病的原因,消除緊張情緒。如果睡驚症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患兒往往產生煩惱的情緒反應,心理治療對於解除患兒的煩惱情緒相當有益。

(3)藥物治療:目前效果尚不肯定。對於發作頻繁,可能有受傷危險者,可用小劑量鎮靜藥,或用小劑量的三環類藥物。

(4)針灸和推拿:可取安眠、內關、大椎等穴位。

746.何謂夢魘?

夢魘又稱夢中焦慮發作,是指兒童從噩夢中突然驚醒,對夢境中的恐怖內容能清晰回憶,並心有餘悸。常見於5—10歲兒童,其中6—7歲發病率最高。

747.夢魘的病因有哪些?

(1)心理因素:有的患兒內心存在矛盾衝突或焦慮情緒,有的患兒白天看了恐怖電影或聽了妖魔鬼怪等恐怖故事,或用威脅的方式哄兒童入睡,均可導致夢魘。

(2)軀體因素:某些軀體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所致呼吸不暢,腸道寄生蟲病,陣發性血糖過低等,入睡前進食大量食物以致過飽或過饑,均易誘發夢魘。

(3)藥物因素:一些抑製REM睡眠的三環類抗抑鬱藥突然戒斷時,由於REM反跳,可導致夢魘的發生。

748.夢魘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患兒夢見威脅安全、危及生命的恐怖事件,如被野獸追趕,從高處掉下或受迫害、受侮辱等。夢境使患兒表情驚恐、焦慮、緊張、心跳加快、麵色蒼白、大汗淋漓等。肌張力高度鬆弛,所以想掙紮卻動不了,想逃跑卻邁不開腿,猶如被鬼壓住一般。夢魘很容易被叫醒,或被噩夢驚醒,醒後意識很快清醒,能清晰回憶剛才的夢境,往往不會很快再入睡。夢魘常發生於REM睡眠,下半夜多見。

749.夢魘的治療有哪些?

夢魘一般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無須特殊治療即可自愈。如果存在環境或軀體因素時,應當改善環境,消除軀體誘因。在夢魘發作時,可喚醒患兒,給予安慰,待情緒穩定後再使之入睡。也可運用係統脫敏法的基本原理,采用肌肉放鬆法,在進行定期肌肉放鬆訓練的基礎上適當地想像其夢魘,引發緊張或焦慮時放鬆。如果發作過於頻繁,可在短期內給予地西泮或氯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