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糖尿病病人秋季營養飲食與搭配(1 / 1)

秋季氣溫由熱轉涼,人體會發生一些“秋燥”反應,而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燥熱的體質,對燥邪更為敏感,故更應注意防燥。因秋燥易傷津液,故糖尿病患者秋季飲食調養主要以潤燥滋陰為主,采用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並為越冬做準備。並且天氣涼爽,人的食欲也隨之增強,但是糖尿病患者仍要控製好自己的飲食,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免血糖波動,加重自己的病情。

糖尿病病人秋季營養飲食原則

一、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準則

秋天氣候幹燥,燥盛則消耗津液,應多食芝麻、核桃、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老年糖友還可多食粥來益胃生津。並要盡量可能少食蔥、薑、蒜、韭等辛味之品,防止耗傷陰血津液而加重口唇幹燥的感覺。秋季各種瓜果豐收之時,多食水果對健康也大有益處,還可預防“秋燥”的產生,但秋季氣候漸冷,瓜果也不宜多食,以免損傷脾胃的陽氣。秋天魚類、肉類、蛋類食品也比較豐富,人們選擇食品的範圍擴大了,這時在膳食調配方麵要注意攝取食品的平衡,注意主副食的搭配及葷、素食品的搭配,要符合“陰陽平衡”的原則。

二、宜酸潤,忌辛散。即少食辛味多食酸味食物以平肺氣,助肝氣。因秋季肺氣正旺,辛味入肺,故宜減少辛味食物以平肺氣,以免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損,中醫上講肺屬金肝屬木;酸味入肝,增加酸味食物以助肝氣,防止肺氣太過乘肝,使肝氣鬱結。同時酸味斂澀,辛味發散,“少辛增酸”以應自然界斂肅之氣。秋季天氣轉涼,宜多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護肺胃之氣。

三、烹調方法以清淡為主,少用紅燒、油炸、油煎和油燜等肥膩烹調。進入秋季,好多糖友食欲大增,若不控製熱量密度較高的食物,很容易長“秋膘”,血糖就不容易控製。四、多飲水和多喝湯、汁類,以補充身體水分,養陰潤燥。

五、秋冬養陰,適當進補

自秋分或霜降之後,體弱之人開始進補,但不宜峻補。由於夏天食用涼食或暑濕常令脾胃功能減弱,如大量進補會突然加重脾胃負擔,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脹、腹瀉、厭食等症狀。故秋季宜補食富含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為冬令進補做好準備。進補時宜采取清補、單補之法,從緩、從少、從素。像海參、蛇肉、甲魚、鴨肉、鴨蛋、蘿卜、豆腐、芝麻、銀耳、蓮藕以及中藥黃芪、麥冬、沙參、百合、蓮子、山藥、扁豆、紅棗等藥食同源食品可為席上佳品,雞肉、牛肉、鴿肉、當歸等較為偏溫熱之品也可適當食用,但對於羊肉、狗肉、鹿茸、附片、辣椒、花椒等大溫大熱之品除非陽虛體質者應盡量少吃。

六、秋季配餐

農曆七月、八月、九月屬於秋季,此時糖尿病病人適宜選擇秋季應季的,並且符合糖尿病病人營養特殊需要的蔬菜水果。如萵筍、西紅柿、黃瓜、苦瓜、南瓜、冬瓜、絲瓜、魔芋、扁豆、茄子、甜椒、西葫蘆、胡蘿卜、山藥、白菜、蘋果、獼猴桃、橘子、橙子、柚子、石榴和山楂等。